翰林学士是“翰林学士院”的主管官员。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部门,翰林学士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主要职责有三个,一是负责起草朝廷的重要文件,比如起草诏令,撰写敕诰,发布政令,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翰林学士可以参与到皇帝和宰相关于某项政策制订的商议环节中,就算是政策定下来了之后,由翰林学士草拟文件(诏书)的时候,翰林学士如果觉得皇帝和宰相的命令有问题,还可拒绝起草诏书。
1、古代的翰林学士有多牛?
翰林学士在古代是非常大的官,类似于今天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处书记(副国级)。历史上当过翰林学士的名人,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给人的感觉好像翰林学士不是文学家,就是历史学家,翰林学士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像搞“科研”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官不大,地位不高,其实翰林学士不是“学者”,更不是科研机构——“翰林院”的领导,翰林院在古代是技术部门,翰林院里的人,是研究画画、写字、治病、算命、下棋等等的事情。
和翰林学士完全是两码事,翰林学士是“翰林学士院”的主管官员。翰林学士院和翰林院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部门,翰林学士院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主要职责有三个:一是负责起草朝廷的重要文件,比如起草诏令,撰写敕诰,发布政令,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翰林学士可以参与到皇帝和宰相关于某项政策制订的商议环节中,就算是政策定下来了之后,由翰林学士草拟文件(诏书)的时候,翰林学士如果觉得皇帝和宰相的命令有问题,还可拒绝起草诏书,
二是代表皇帝在官员呈报的例行公事的奏疏上批示意见(批答),不过这个和明代内阁的“票拟”不同,翰林学士的“批答”的文件只是一些例行公事的奏疏,不是军国大事,比如高级官员得到皇帝颁布的任命书之后一般要表示感谢,得上个的奏疏给皇帝说说感激之情,皇帝生日,大臣们都会给皇帝写个类似于节日贺卡的奏疏,这些东西啊,皇帝根本不需要看,也知道写的是些什么,但皇帝为表示对大臣的重视,来了信,总得回吧,所以这时就由翰林学士负责代表皇帝写回信,这些回信实际上翰林学士写的,但名义上是皇帝写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职责是,翰林学士还要轮流在皇帝身边值班(宿直),在皇帝身边给皇帝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皇帝在处理政务时,需要参考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本朝的惯例,这时需要翰林学士依据历史资料和惯例,随时给皇帝提供相关的政务处理的参考资料,翰林学士就相当于一个人肉百度,所以在官场上,翰林学士具有“候补宰相”的地位,甚至比宰相更有优势,因为他们可以经常见到皇帝,常在皇帝身边,对皇帝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巨大的“无形权力”。
2、明清大学士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如侍读大学士,文渊阁,武英殿,翰林大学士?
明朝各殿、阁大学士是有实权的,内阁首辅多来自四殿两阁大学士中,而清朝自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三殿三阁大学士就多为荣誉加衔了。一、从皇帝秘书,到内阁大学士大学士起源于唐代,是辅助皇帝批阅奏章和起草文书的官员,到了宋代多用于优待卸任宰相的荣誉职衔,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的宰相职位,六部完全归皇帝直接管理,但是随着国家管理正式进入正轨,致使皇帝处理的工作量过于庞大,所以增加了殿阁大学士。
明朝共设有六种殿阁大学士,分别是: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了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四殿大学士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官员,并没有实际权力,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等。后来又增设了文华殿大学士,其职权是作为太子的辅官,同样也是没有职权的,当时大学士的官阶为正五品,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朱棣经常随军南征北战,对于国家政事无法做到完全应对,所以朱棣需要一些人帮助他处理政事,由此开始内阁被正式设立。
文章TAG:翰林 学士 梅州 古代 梅州翰林学士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