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离娄上的译文

孟子说:“圆规、曲尺,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想成为好君主,就要尽到做君主的道理;想成为好臣子,就要尽到做臣子的道理。二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不用舜侍奉尧的态度来侍奉君主,就是不敬重他的君主;不用尧治理百姓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就是残害他的百姓。孔子说:道路只有两条,仁和不仁罢了。对百姓残暴太厉害,就会自身被杀、国家灭亡;即使不太厉害,也会自身危险、国家削弱,死后被加上幽、厉这类恶谥,即使他有孝顺的子孙,一百代也无法更改了。《诗经》上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代的夏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离娄上的译文

2,离娄上原文

原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翻译: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离娄上原文

3,孟子 离娄上 译文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说话办事唯一需要遵守的原则就是义,有时善意的谎言比真话更有效果。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读解】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 “言必信,行必果,任任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 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 的。 关于“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亦即“信”的通权达变问 题,我们在《论语》的有关读解中已说得很多。这里只作简单重 申,即,一方面,“信”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最典型的强调就 是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但另一 方面,又不能拘泥固执于“信”而不知变通。用我们所说的最为 极端的情况就是,难道对你的敌人也要讲“信用”吗?所以.要 根据具体情况而通权达变。通权达变的标准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 “惟义所在”。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也是指导我们在实 际生活中掌握的原则。 有了原则,当然就要好办得多了。

孟子 离娄上 译文

4,孟子离娄上全文翻译

中国文化不能这样解释,也不应该是开玩笑的工具。 正解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字,音义皆同「又」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此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 「三十而立。」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刘氏《正义》:「立,谓学立。」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5,离娄上的译文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孟子说的名言有什么? [ 标签:孟子,孟子 名言,名言 ] SOSO用户 回答:2 人气:5 解决时间:2008-01-06 18:20 检举 满意答案孟子名言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完善答案 that... 2008-01-06 18:19 检举 评价答案 是否解决问题(参与评价1次) 能 解 决: 1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部分解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不能解决: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是否原创答案(参与评价0次) 原 创: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 非原创: 0次 评价成功原创加2!满意答案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6,孟子离娄上

  参考资料: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mzdxzyj/7.shtml   孟子卷·论性善(5)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5:30   连载: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作者:李鍌 等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有的恶习都是后天沾染的。譬如考试之后,成绩不够理想的人,都会自责考前不用功,这证明他有良心--善良的本性,才懂得自责与后悔。不过这种良心发现之后,便应该好好用功,加倍努力。否则一受外力影响,又会偷懒贪玩,下次考试时,成绩仍然不理想,看在大家眼里,以为这是生来就偷懒贪玩的劣根性。难道是真的没有善良的本性吗?其实不然。所以孟子告诫我们要把持本性,不要丧失良心。   (二)   孟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②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③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④,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⑤也;义,人之正路⑥也。旷⑦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一○)   章旨   孟子哀痛暴弃仁义者自甘堕落。   注释   ①暴犹“害”,糟蹋的意思。   ②弃抛弃。   ③非诋毁。朱熹《孟子集注》:“非,犹毁也。”   ④居仁由义存仁行义。居,居心、存心。由,行。   ⑤安宅可安居的住宅。   ⑥正路正大的道路。   ⑦旷空。   析论   前一章“牛山濯濯”说到人心因不用不思而迷失,人生便也因心之迷失而沉沦。但什么叫做不用或不思呢?就是不顺着他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做决定。什么是本性呢?那就是仁义。   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这就叫做“安宅”。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乃天理之当行,无人欲之邪曲”。人必须遵此而行,才能在这世上与人和乐相处,共成一体,这就叫做“正路”。这“安宅”与“正路”是人的心原本所具有的,只要顺着去做,就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但是却有很多人漠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而弃之不顾,白放着人生美好的大道而弃之不行,结果徒然使自己陷溺于冲突矛盾、痛苦迷惑之境,这不是很悲哀吗?这些人就是“自暴自弃”的人。对自暴自弃的人,跟他说什么话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信仁义,所以也就“言非礼义”;跟他一起从事事业也不能成功,(新浪读书独家首发)因为他不能“居仁由义”,处处都会和社会环境相冲突。像这样不能居于“安宅”、行于“正路”的人,真是可哀。其所以如此,乃是自放其良心,不能存养善性的缘故。   人生在世,父母是我们最好的保护者,老师是我们最好的指导者,听从父母或老师的指引,就是属于“居仁由义”的事,但是有些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无视于仁义,到头来成为问题青少年,这不是很悲哀的事吗?读了此章,真要好好思考反省啊!   (三)   孟子曰:“仁,人心也①;义,人路也②;舍其路而弗由,放③其心而不知求④,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一一)   章旨   孟子言为学之本,在求其放失的本心。   注释   ①仁人心也仁,是人人固有的爱人之心。   ②义人路也义,是人人应该走的大路。   ③放亡失、丢失。   ④求寻找、找回。   析论   孔门有三千弟子,最被孔子许为好学的是颜回。颜回的成就属于德行科,可见孔子的教学最终目标除了知识的长进外,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培养。孔子的道德总概念是“仁”,孟子则开展为“仁、义、礼、智”四项,四项之中,孟子尤重仁、义,认为仁、义之心是人的良心本性,一切道德的培养要依乎仁、义来发展。孟子说仁是人心,是人之安宅;义是人路,是人之正路。做学问如果不依仁、义,所学得的只是外在的知识。试看有些知识分子学问渊博,但是枉法坏纪,作奸犯科,这种学问要了又有何用?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是一语中的。学问之道最重要的是把放失的仁、义之心找回,然后掌握住这颗心,无论进德修业,或是待人处事,都不至于有所缺失。   (Google搜索,仅供参考)

文章TAG:离娄  孟子  上的  译文  离娄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