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梅沙万科中心的介绍

万科中心地处大梅沙旅游度假区。大梅沙地处深圳市盐田区大鹏湾畔,北靠梧桐山绿色山脊,南依大鹏湾海域,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四周为崎头岭、上坪水库集水区、菠萝山和正角嘴所环抱。大梅沙处三面青山环绕之中,被近1000公顷的天然森林包围,1800米的长沙滩,一派浓郁的亚热带海滨风光。万科中心被大梅沙内湖公园环抱,南侧距大梅沙海滨公园约1公里。占地面积61,72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200平方米。

大梅沙万科中心的介绍

2,大梅沙万科中心的独特的结构

根据项目独特的建筑效果(若干巨型筒体及实腹厚墙、落地柱支撑起上部4~5层结构,在底部形成了连续的大空间,落地筒、实腹墙及柱水平距离50~60m,上部建筑端部悬臂15~20m),设计公司提出了世界首创的“斜拉桥上盖房子”的理念。通过合理布置高强钢丝斜拉索,发挥首层钢楼盖及顶层混凝土楼盖的轴向刚度和承载力,实现大跨度结构跨越和悬臂,同时通过预应力值的调整优化,改善上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受力变形状态,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比传统巨型钢支撑结构节约投资约8000万元。 在建筑内部,采取了目前先进的节水器具及节水方法进行节水,如采用低流量厕具,无水小便器,配合自动控制系统的低流量水龙头及低流量的淋浴喷头等,这些节水至少30%以上,仅此一项,年节水量1500吨以上。在室外空间,尽量采用渗水铺装路面以加强雨水渗透,种植本地树种,利用各种与景观相结合的措施,如植被浅沟,渗透沟渠,生物滞留等方式减低雨水冲刷,保持当地水土环境的同时又减少灌溉用水。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全面的雨水回收系统,将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并蓄积在水景池内,回用于绿化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的损失。设计中,亦充分考虑了成本效益并与实际的地形和景观相结合,如东侧屋面距景观水池较远,在设计中就近设置雨水花园用于消纳雨水,节省投资的同时,亦达到雨水回收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本项目将所产生的中水和污水亦全部回收,通过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以用作本地灌溉及清洗等其他用途,每日的水处理量达到100吨,保证100%不使用饮用水来作为景观用水,大大减轻了对市政用水的负担。

大梅沙万科中心的独特的结构

3,大梅沙万科中心的大师与建筑

万科中心设计师——Steven Holl先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好的建筑师,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他设计作品频频获奖,包括1998年的Alvar Aalto奖章、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美国普立兹克建筑奖等数十项。2007年,Steven Holl先生设计的两个项目获得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建筑称号,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八。万科中心作为深圳城市片段,Steven Holl Architcts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典范:漂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带给地面层更多的活力。在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设计各种不同功能来满足这城市片段的复杂需求,地面层多元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功能单元中不断改变和演化。这些单元和周遭活动之间的多孔穿透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主楼漂浮在空中,这些地面出租的空间可以让租户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自己建造,例如竹子、茅草屋顶等,并且可以提供紧密多样的使用性,使其具备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盘旋在独创的“海水涂鸦”花园上空,办公室、公寓、和酒店等,建筑物之间温和的碰撞,就好像他们一度曾漂浮在较高的海面上,如今那个海面已经退去,留下他们屹立在犹如玻璃或珊瑚般的基座上。这种项目是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作为一个热带的、可持续的21世纪构想,它融合了几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漂浮的建筑体创造了自由、灵活有遮盖的景观绿地,并且让海风和陆风穿透基地。这些利用中水系统运作的矩形水景池将冷能向上辐射到彩色的铝制建筑底面再反射下去。可动式外遮阳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利用太阳能的除湿和冷却系统经由特殊的“屋顶阳伞”形成了有遮阳的屋顶景观。这个防海啸的盘旋式建筑创造了一个多孔的微型气候和庇荫自由景观绿地。

大梅沙万科中心的大师与建筑


文章TAG:深圳  大梅沙  万科  中心  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PPT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