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千灵山在哪儿

千灵山公园位于丰台区王佐镇西北,与戒台寺紧邻,距京城30公里,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环山路6852米,景区内千峰竞秀,经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测量其主峰极乐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西南第一高山。据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对景区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后,确定景区内有植物273种。千灵山风景区具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被誉为“北京最大石窟寺群”。千灵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山谷内布满大小洞窟30余个,有观音洞、极乐洞、老爷洞等,是隋唐以来佛教僧人隐修的处所,景区内还发现了14个保存完好的石井,石刻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鉴定认为:根据这些石井可得出结论,这里以前生活的是常住僧人,而且是有组织的,是一个石窟寺群。北京市考古协会会长、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长齐心说,现存洞窟都是木制结构的建筑,有殿堂,说明当时是有法事活动的,这里是北京城八区唯一的石窟洞群。

千灵山在哪儿

2,千灵山的由来为什么它是北京必去的旅游胜地

千灵山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西北部的群山之中,距北京城30公里,景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它是一个融合了佛教文化、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拥有北京最大的石窟寺群。千灵山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据现存碑刻和历史文献记载,早在隋朝时这里就有佛教传播,距今约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而千灵山海拔高达699米的主峰—极乐峰,是北京近郊最高的山峰,比香山的鬼见愁还高100多米。民间流传着“先有极乐峰,后有戒台寺”,也可以看出它的历史十分悠久。从2003年3月建园以来,王佐镇集合全镇力量开发建设千灵山景区。经过近四年的努力,景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了各景点的配套服务设施,恢复了佛教洞窟的供奉面貌;同时为改善生态环境,关闭了非煤矿山36家,有利的保护了周边环境。所以说千灵山景区是领悟佛教文化、登山健身、欣赏山野风光的最佳去处。在千灵山以有着非常丰富的野山资源,重峦叠嶂,山石陡峭,奇峰怪石,植被繁茂,千灵山目前有十八个较有名气的洞,较大的有太古化阳洞、孙膑洞、朝阳三慧洞、万寿朝阳洞、极乐洞、三佛洞、金灯洞、文殊庵、达摩洞等洞穴,一条条羊肠小道把一座座山洞串连起来,一些山洞至今仍保持着喀斯特溶洞的自然形态,石笋、石幔、石钟乳依稀存在,因此被人叫千佛,千洞,千灵山,所以千灵山也是这么来的。千灵山的历史悠久,自然的秀丽风光,每年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令人陶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流连忘返!

千灵山的由来为什么它是北京必去的旅游胜地

3,千灵山为什么人很少

千灵山可能知名度比较低,或者宣传的力度比较弱,所以人少。千灵山风景区位于北京市王佐镇西北,与戒台寺紧临,距京城30公里,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景区千峰竞秀,景色奇佳。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西南第一崇山,最大石窟洞群。2003年王佐镇政府投巨资对千灵山进行了全面开发修建。重修后的千灵山已成为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于一身,以佛教洞窟为特色的著名风景区,是人们休闲健身和探幽览胜的理想去处。历史文化千灵山,史称极乐峰,位于王佐镇西北部马鞍山,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一座最高的山峰之一。登上山顶,可以俯瞰京城全景;天气晴好时,西南的猫耳山,西北的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北面的阳台山、妙峰山,东北的鳞龙山、莲花山、凤凰坨、黑坨山、云蒙山等千米以上的远郊名山均清晰可见,是北京近郊远眺视野最佳的山峰(东灵山尖淹没在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山脊中,但每年10月到来年4月东灵山积雪,可较容易地从上述山脊中分辨出来)。山下有神仙谷,山洼中布满大小18个洞窟,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佛教石窟群,其中著名的洞窟有观音洞、朝阳三慧洞、极乐洞、孙膑洞、关公洞、财神洞、老爷洞和小观音洞等。千灵山佛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据史料记载推测,早在唐代以前这里就有佛教传播;民间流传有“先有极乐峰,后有戒台寺”的说法。从唐至今,它一直是戒台寺属地,作为该寺僧人隐修之所,与戒台寺同兴同衰,共同演绎了一千四百余年的辉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资源。

千灵山为什么人很少

4,北京丰台千灵山景区怎么样

千灵山景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西北部,距北京市中心30公里,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因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故而得名,主峰--极乐峰海拔699米,是京西南第一崇山。峰顶供奉华北地区最大一尊金光万道的弥勒佛,高六米,重六吨。弥勒佛面朝青龙湖,背倚极乐峰,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藏风聚气,景色绝佳,是一风水宝地,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并且是融合佛教、道教文化,人文景观、洞窟文化、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是北京*大的石窟寺群,千百年来山中香火鼎盛,佛教建筑比比皆是,山谷间布满大小若干个洞窟,是隋唐以来佛教僧人隐修的处所,并留下许多佛像、碑刻、佛塔和石井等遗迹遗物,记载着千灵山曾经的沧桑与今天的辉煌。除了丰富的佛教洞窟文化,千灵山中的人文景观更是流光飞舞,耐人寻味。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在山中抒情言志,明代文学家王崇简(路俊无闲步)和清代书画 大师溥心畲(秋雨一夜寒)的诗词,道出了山路的险峻,话出了山色的艳丽。当代书法名家欧阳中石、李铎、马湘、丁嘉庚、付玉鹏等人,竞相为千灵山提字留书, 笔走龙蛇间流露着对千灵山的敬仰与赞美,书写出佛教圣地华彩的今天。千灵山,史称极乐峰,位于王佐镇西北部马鞍山,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一座*高的山峰之一。登上山顶,可以俯瞰京城全景;天气晴好时,西南的猫耳 山,西北的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北面的阳台山、妙峰山,东北的鳞龙山、莲花山、凤凰坨、黑坨山、云蒙山等千米以上的远郊名山均清晰可见,是北 京近郊远眺视野最佳的山峰。1、千灵山观音洞观音洞,是千灵山诸洞中最大、最深的一个洞窟,因洞前原有“观音庵”而得名;又名“庞涓洞”,传说是庞涓在千灵山学习武艺的居所;也称“太古化阳洞”,有浓郁的道教色彩,可能与道教有关。原为天然溶洞,后经人工改造为佛教洞窟。洞口处辟为佛堂,正中供观音菩萨,观音左右分别供善财童子和龙女。洞口往里极深,相传与永定河相通,当地人称无底洞,洞内仍保留天然形态。2、千灵山护国宝塔护国宝塔,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京都东直门外牛房主禅明辉及其徒普照、信官郝春共同建造。高6米余,为八角十一层实心密檐式石塔。塔身刻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大肚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佛像154尊,以及狮、龙、羊、象、犀角、金钱等吉祥瑞兽和杂宝纹饰。造型大方,雕刻精美,堪称塔中精品。3、千灵山极乐洞极乐洞,位于千灵山极乐峰下,为千灵山最早改造为佛洞的洞窟之一。高约5米,深约16米,面积约80平方米。据洞口《万古流芳》功德碑记载,最早开创者为一位外来游方僧人,但不知创始年代。到明万历时有僧人明信住此弘法。洞中央砖彻佛龛为民国时修建,内供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两侧供十八罗汉;后面小洞内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4、千灵山关公洞关公洞,史称万寿朝阳洞,坐东朝西。洞内正中供关羽,其左右分别供关平和周仓。相传关羽曾避难此洞,日以卖枣为生,后为山下百姓除灭盗匪,由此受到敬仰供奉。洞外有佛龛和石碑。石碑首题《戒台马鞍山万寿朝阳洞碑记》,记载第一代住持圆杲、徒明慧及捐资太监营建朝阳洞经过,反映了朝阳洞明代时与戒台寺、朝廷的密切关系。洞前原有万寿朝阳寺一座。5、道孚塔遗址道孚(1402-1456年),明代北京著名律宗高僧。号知幻,俗姓刘,江浦人。七岁在南京灵谷寺出家。宣德元年(1426年),随师入京,居庆寿寺。宣德七年朝礼五台山,途中自悟“一翳在眼,空花遍界”,自号“知幻”。宣德九年,住持戒台寺。正统元年(1436年),受僧录司左讲义。正统五年,英宗为戒台寺赐额“大万寿禅寺”,知幻受命开坛传戒,成为大万寿寺第一代开山大坛主。景泰七年(1456年)圆寂。荼毗后塔葬小观音洞(今药师洞)旁。6、千灵山朝阳三慧洞朝阳三慧洞,由文殊庵、财神洞和娘娘洞三洞组成,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财神和送子观音。现存有“四神咒塔” 塔碑、塔铭及塔基、摩崖石碑等文物。“四神咒塔” 碑记载住持法现建塔缘起。摩崖碑首题《戒坛朝阳三慧洞建礼忏施茶功德碑记》,记载信士杨大林、谢爵等人布施茶钱,帮助三慧洞僧人能省等于每年四月初八日举办的“梁皇忏”佛事活动。7、千灵山药师洞药师洞,原称“小观音洞”,共有三个洞窟,称“三洞连珠”。上洞独立,下二洞相连。主洞原供观音菩萨,现供奉药师佛及日光、月光二菩萨,是人们祈求身心健康的理想场所;洞顶垂一奇石,状如虎头,故俗称伏虎岩。右侧石壁间刻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佛龛山观音洞修造殿碑记》摩崖石碑,记载京城各王府太监和信官共同捐资重修佛殿经过。8、千灵山金灯洞金灯洞,为清中期千灵山高僧金灯长老修行的洞窟。金灯长老为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后裔,曾传授门徒“范小人”武艺,使之成为侠义之士。范小人为门头沟石门营村人,因长得瘦小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大学士朱桂曾亲自撰写碑文记载金灯长老事迹。9、千灵山实山上人塔实山上人,为清代千灵山高僧。出家前为石匠,曾为戒台寺雕刻石狮。受佛教思想感染,每凿一锤,即口喊一声佛号。石狮刻成后,出家为僧。一度云游四方,遍访高僧。最后回到极乐洞,面壁苦修,十年未出山洞,发长可绕臂,终成一代高僧。为临济正宗第十九代宗师。10、千灵山石井千灵山景区内有石井十二眼,深者五、六米,浅者一、二米,皆由山中僧人在岩石上凿刻而成。主要用于储存泉水,解决僧众日常生活所需。井壁凿刻痕迹仍历历可见,由此可见当年僧人凿刻之艰难。游人至此,怎不为古代僧人修道之精神和毅力所感动!11、千灵山孙膑洞孙膑洞,相传为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孙膑,生卒年不详,真名失传,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后代。少年时与庞涓同师鬼谷子。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后,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孙膑之名由此而来。后得齐威王重用,两次击败魏军,逼迫庞涓自杀。以正直、勇敢和足智多谋受到后人敬仰。12、千灵山佛岩垂笑佛岩垂笑,史称“佛岩山”,因山崖上刻有连山石佛一尊而得名。当人们跪在佛前礼拜时,抬眼可见佛在微笑,因此又称“佛岩垂笑”。此石佛为阿弥陀佛接引像,右手下垂作接引状,左手当胸捧紫金台。佛教净土经典宣称,如果众生在临终时念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便手捧紫金莲台,率领众菩萨弟子前往接引。千灵山索道是北京地区最长的一条客运观光索道,索道单程长度1869米,单向运行时间28分钟。乘坐缆车游客可以轻松登至顶峰,居高临下,俯瞰京城,四时美景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会让您心旷神怡,留恋忘返,从而真正体验到“缆车空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感。更多关于北京丰台千灵山景区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1d488161573180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文章TAG:千灵山千灵山  灵山  由来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