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三让徐州出自于《三国演义》。陶谦病重,再次召见刘备,提出让刘备出任徐州牧,最后刘备在无奈中出任徐州牧,此为三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开始推辞谦让,但接手徐州后最大失误是什么故事的开始是刘备受邀救援徐州,然后刘备带着他的“仁义”出发,进入徐州后迅速感化徐州的官民,陶谦一看到刘备就要让徐州,此为一让徐州。

1、陶恭祖为何三让徐州于刘备?

陶恭祖为何三让徐州于刘备

一直以来,人们怀疑,刘备空手套白狼取得徐州,是不是耍了什么阴谋?这确实冤枉刘备了。按陶谦的说法,自己的儿子太庸劣,事实上,他的儿子从未做过官,确实比较平庸,既然自己临终,陶谦就要托给一个靠谱的人,他选择了刘备。原因何在呢?首先,刘备是徐州恩人,一直保卫徐州,徐州被曹操攻击,刘备带着三千兵马来了,当时是他的全部家当。

在徐州,陶谦给刘备四千丹阳兵,让他驻小沛,保卫徐州北大门,作为倚靠,刘备是徐州的恩人,也就是陶谦的恩人,从这点说,他应该选刘备。第二,刘备与周边诸侯关系好,能保徐州,刘备救孔融、救陶谦,出于“义”,美名满天下。徐州周边诸侯,袁绍、袁术、刘表等人,跟刘备都没矛盾,袁绍对刘备接管徐州非常支持;刘备跟曹操,也没有大矛盾,

2、陶谦三让徐州,刘备除了高风亮节,还有什么因素?

陶谦三让徐州,刘备除了高风亮节,还有什么因素

陶谦三让徐州出自于《三国演义》。演义中将陶谦塑造成君子形象,毕竟演义是尊刘贬曹的,刘备要救的曹操要打的人当然也得是君子。演义中讲,曹操发达后,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一家老小四十余口从琅琊前往兖州投奔曹操,路途经过徐州。徐州太守想结纳曹操,出境迎接曹嵩,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曹嵩要出发了,陶谦专门派都尉张闿带五百兵马护送。

张闿本是黄巾余党,迫不得已归顺陶谦,见曹嵩一家富得流油,起了歹心,将曹嵩一家老小全杀光了,曹操得到消息后,迁怒陶谦,发誓要洗荡徐州。曹操带兵杀向徐州,所过之处,鸡犬不留,曹操是要所有徐州百姓为他父亲陪葬。陶谦抵挡不了曹操,向北海孔融和青州田楷求援,恰好孔融被管亥围攻,太史慈杀出向刘备求援,刘备替孔融解了围。

孔融又约刘备去救援陶谦,刘备,孔融,田楷一起去救徐州。之后就有陶谦三让徐州,演义将陶谦塑造成仁人君子,出让徐州也就成了正常的事情了。陶谦三让徐州,最主要原因还是被曹操给打怕了,这时候唯一有希望和曹操对抗的只有刘备,刘备是几路援军中最能打的,又是汉室宗亲,陶谦也不想称王称霸,只想保全性命。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才会玩命地保徐州,保住徐州,陶谦才能保住自家老小,

演义的尊刘,使得刘备是迫不得已才接下徐州,体现出刘备的仁义。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流行三推三让之礼,陶谦不管是不是真心让徐州,这个三让之礼必须有,刘备当然也要三推,不过第三次,陶谦都要病死了,刘备也没有推的必要了。曹丕篡汉时也是三推三让,在那装模作样一番,宋江做第一把交椅也都是这么玩的。三推三让这个礼仪,到现在都非常流行,还是从小就培养,

过年给亲戚长辈拜年,亲戚给红包时也是流行三推三让的,亲戚给红包,想要还不能直接去接,还得拒绝一下,亲戚再给,再拒绝,最后还装作很不情愿地收下红包,向亲戚道谢。我从小就不喜欢这个礼仪,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亲戚,老表们收红包,我就静静地看着他们表演,到我了,我是毫不客气地收下的。也有长辈对我有意见的,在背后说我,

有一次被我听到了,那时候我也就十岁左右,也不怕得罪人,直接就开怼了:“你说我收红包不讲客套,那你红包到底是不是真心给我的?你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你就别给,我是不会怪你的。你要是真心给我,我直接收了又有什么问题?我又不是太极宗师,干嘛要在那与你推来推去,我要是这样做,那就说明我没把你当亲人。”历史上的陶谦人品一般,刘备就更谈不上高风亮节了,

曹嵩被杀,众说纷纭,也有可能就是陶谦干的。陶谦本身也很可能是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君,历史上没有陶谦三让徐州的说法,不过确实有遗命要刘备继承徐州,陶谦将徐州送给刘备,刘备保住徐州的希望稍微大一点,当时他也没有别的人选了,没有刘备,陶谦也会将徐州送给别人,反正不会传给自己儿子,陶谦没病的时候就已经打算扔下徐州跑路了。


文章TAG:陶谦  徐州  刘备  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时多少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