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从当阳迁驻宜昌城。现全市人口4百余万,民族31个,行政区划为5区、3市、5县,即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
2、如果湖北省的城市名字都改成古代的名字,那么谁的名字最好听?
1、荆州一直没有改过名字的,千年古城,刘备借荆州时甚至更早时就有了,一直都是荆楚大地的核心区域、楚国八百年强盛的核心区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第三大平原,而江汉平原又是其中连接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的枢纽、核心,荆州历史之悠久、城市脉络之深厚,别说湖北省了,就是在两湖地区、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最无可比拟的;荆州古时候也被称之为江陵、郢都的,但都不及现在的名称,没有现在的名称影响深远的;2、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夷陵”二字中的“夷”字可能有些人会有些误解,有“蛮夷”之嫌,所以还是“宜昌”好听些;3、鄂州古代为“樊国”、“鄂都”、“鄂国”,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称“武昌”,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武昌现在是武汉三镇的一部分,不可能叫回去了,国呀、都呀都不可以叫了,感觉原先的鄂城倒是有点古风,比较好听些;4、天门古称竟陵,仙桃原称沔阳,潜江古为云梦泽一角,这三个省直管的县级市的古称其实还真都很有历史底蕴的,为什么要改,真的不知就里,老湖北人,谁人不知云梦、沔阳呀?竟陵郡也是很多古文中提及到的,干嘛舍本求末、忘掉祖宗的?5、随州原先分属孝感、襄阳地区的,建市历史也不长,是炎帝神农诞生地,本身这个就厉害了,能够改名叫炎帝市、神农市,似乎也没必要吧?6、襄阳就是原来襄樊改回去的,没什么好改的了;十堰的地盘是原先郧阳地区的,其实叫郧阳蛮好,感觉怀古的味道很足的,十堰这个名字给人感觉莫名其妙的,就像湖南的张家界原先是叫大庸市的,把厚重的历史都丢掉了,很可惜的;7、咸宁最早建制时叫过永安的,意思是永远安宁的意思,其实颇有古意的,荆门跟天、仙、潜一起其实都是从荆州分离出来的,追溯古称,没什么意义的;8、武汉古称江夏、汉阳,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了新兴的汉口镇,其实古道衷肠的人还都喜欢汉口这个称谓的,但现在已然不可能了,武汉之大,也不是一个汉口所能包容下去的了;9、黄石脱胎于大冶,黄石是地级市、大冶是县级市,黄石是死活不愿意叫大冶市的;孝感本身就是千年古县,因此地“孝子昌盛”,也叫过“孝昌”的,但因为孝道而感天动地还是要深刻些;10、综上,最好听的名字还是荆州,简直就是湖北的象征了,本来也是湖北的腹地、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的;其次仙桃、潜江改回去叫沔阳、云梦;第三是本来就有的孝感、襄阳,第四是鄂州、咸宁改回去叫鄂城、永安;第五是十堰、黄石改叫郧阳、大冶,黄冈改叫黄州。
文章TAG:宜昌 宜字 湖北 宜昌的宜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