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山国,历史上有哪几个朝代修建了长城历史上有哪哪些朝代修建了长城百度知
来源:整理 编辑:石家庄本地生活 2022-10-04 18:44:44
本文目录一览
1,历史上有哪几个朝代修建了长城历史上有哪哪些朝代修建了长城百度知
1、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秦代、汉代、北朝、隋代、金代、明代修筑长城。2、春秋战国时代:秦长城,秦昭王时,秦国修筑了北部长城;赵长城,赵国先后筑有两道长城,分为赵北长城和赵南长城;齐长城,齐长城建于公元前五世纪,在今山东境内;燕长城,燕国北部长城,西起造阳,东至襄平郡;魏长城,魏河西长城和魏河南长城;中山国长城。古中山国长城始建于公元前369年。秦代:秦长城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的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汉代: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北朝及隋代: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金代: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明代: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2,古代时候的中山国是哪为何这么说呢
古中山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大致为今太行山脉以东、拒马江以南、河北冀州以西、邢台以北。 包括河北省石家庄市及其下属县市,以及保定市的大部分下属县市。中山国是公元前414年由白狄中山武公建立的国家,分布在今石家庄市、灵寿、平山、晋州一带山区,因城中有山而名中山国。晋国元生《书纪征》记载太行八行:“太行山起于河内,北起幽州、番白岭,连接十二州界。有八行:……第五景行; 第六飞虎星,名都;第七濮印星,第三在中山;……”这里的中山是指中山国,可以确认。 景兴属今石家庄市,飞虎兴位于保定市涞源县城北,张家口市玉县以南,蒲银兴位于保定市义县境内。 这是以太行山脉为基础的中山国南北边界的大致范围。 公元前506年,鲜于人在中仁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的宿山)建国,是一个安定的国家。 衡水区西部,南北从巴至直指约200公里,东西从景兴至浮流约150公里。中山国起源于仙域部落,由山西迁至建国的正定、新乐一带,国都后迁至鼓岭寿城(今河北平山县上三集乡附近) . 在经历了容帝、仙域、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后,长期与晋国等中原诸国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诸国的重灾区。 公元前407年,魏文侯灭国,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桓公回国定居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上三集乡附近)。 与赵、燕、魏、汉“五国为王”,五国相互平等,互称王。 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分道赵国南北,因而成为赵国的心腹。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公元前296年。 赵国终于彻底灭了中山国。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将尚王迁至伏施。 中山国始建于春秋末期,历经350多年,宣告灭亡。
3,古中山国现在在何方
20世纪30年代,当那块在平山县三汲乡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大河光石”,被当地农民刨出地面时,一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古老王国被惊醒了。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活动在石家庄一带的鲜虞人创立了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始建于顾(今石家庄晋州东),公元前381年迁都灵寿(今平山三汲),在8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5代君主,疆域“方五百里”,拥有百座城池,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 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中山国乘机出兵夺取燕国大片土地,名声大振。赵国面对中山国的强势,推出“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连年发兵进攻中山,公元前296年,中山国灭亡。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平山三汲乡发现中山故城遗址,城垣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4千米。城垣呈不规则三角形,依地势修筑。城内文化内涵丰富,分为东西两城。东城为宫殿建筑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住区;西城为王陵区、商业区、居住区和农业区。王宫建筑规模宏大, 手工业作坊按照制陶、铜、铁、骨器、玉器、铸币划分,反映出当时的繁荣景象。 在中山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珍贵的文物:铁足铜鼎和夔龙铜方壶是目前发现铭文字数最多的战国青铜器;错金银龙凤铜方案、错金银双冀神兽、虎噬鹿屏风架及巨型铸铁方盆等金属器物都是中国罕见的文物精品;青铜“兆舆图”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筑图;两壶古酒在地下尘封了2300多年仍然散发着香气,是世界上发现保存年代最久的古酒实物。 在故城遗址附近发现了中山守丘石刻和中山王池囿遗址。石刻成于公元前378年,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碑碣实物;池囿则是石家庄一带发现最早的古园林遗址。由于历史久远,中山国的许多情况并不为人们所知,它连同它的神秘给石家庄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4,错金银铜板兆域图揭开了春秋战国哪个国家的百年浮沉
春秋战国时期,在燕赵两国的夹缝中,曾诞生过一个传奇而神秘的国家。存世两百多年间,屡次被强国所灭,又屡次顽强复国,还一度发展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与燕、赵、韩、魏四个大国共同称王,风光无限。然而历史却没有为它留下多少笔墨,浩繁的史料中,它的名字并不多见,多数情况下,是在别国讨论军事时,才捎带着提到它。中山国(前507年~前296年)。(中山国强盛时,疆域面积达到500余里,包括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大部以及保定南部和衡水部分地区。)关于中山国的起源,一直存有争议。一说是由春秋时活跃于滹沱河北的“鲜虞”更名而来,一说是由陕西北部榆林一带的狄族部落东迁而来。但大致可以确定这是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戎狄建立的政权。于是,初入中原大地,它便像一个“外来户”般,被晋国等一些国家视为眼中钉,不断征伐。尚武善战、不屈不挠的游牧民族依靠着太行山下“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势,一次次绝境重生。倒下,再站起来。古中山国所在地身处“群雄虎视”的忧患之中,它深知自己的处境,不断提升着小国生存技能。学习儒家思想,完善政权及礼乐制度;重视农业与游猎,努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擅用趋利避害的实用主义外交策略,尤其会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争取时机、谋求生存。终于,这个“弹丸小国”强大了,可以“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后来,和所有的灭国悲剧一样,强大后的中山国慢慢进入了骄奢淫逸、昏庸腐败的局面,终为赵国所灭。存世200多年,中山国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战国时代,跌宕起伏的经历背后,它的身影却始终模模糊糊、扑朔迷离。直到20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场大型古墓的发掘,不经意间推开了这个神秘古国的大门。中山王陵遗址这是中山国多位君主的陵寝。独特的墓室格局,让一部分随葬品躲过了盗墓者的劫掠,共出土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9000多件。中山王陵发掘现场随着一件件陪葬品的发掘,一个绚丽的“艺术王国”慢慢呈现在人们眼前……山字形器仪仗礼器,是中山国王权与国家的象征。上部如“山”,下部如“中”,两侧各有一回纹凤鸟,造型奇巧,为中山国独有。错银铜双翼神兽镇席之器或陈设品。刻画了神兽两肋生翼,仰天怒吼的形态。通身错银,身躯为卷云纹,兽翼为长羽纹,背部装饰两只左右对称的错银鸟纹,充满力量和神秘气息。中山王铜圆壶出土时,壶内盛满清水。壶腹刻有铭文182字,是纪念中山王厝的悼词,其中所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5,古中山国是现今的哪个范围都城在现今哪个地方
中山国,春秋战国时白狄的一支——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于前507年建立的国家,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都于顾,后迁都于灵寿(今中国河北省灵寿县),因城中有山得国名 前406年(周威烈王二十年)为魏将乐羊第一次攻灭。至遅到前380年左右,中山桓公复国。中山王其间,北攻燕国,南侵赵国,国势大为强盛。至中山王 (妾子)??,屡屡遭赵国攻伐,领土大为缩小。前296年最终为赵国所灭。西周至春秋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后来转移到太行山区。姬姓是周王族的姓,白狄的来历,有说是周文王后裔毕万公的后裔,也有说是来自周文王封给弟弟虢叔的西虢国。西虢国历代国君世袭兼任周王朝卿士一职,同时有是三公之一,担负为周王朝南征北战、东讨西杀以惩罚不庭的任务,可能是周宣王时期虢国国君虢季子白北御猃狁,在内蒙古萨拉乌素河、榆溪河朔方城之后,其部分后裔就留在陕北了。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鲜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国语》一书中。该书记载,前774年太史伯答郑桓公问话时谈到,成周雒阳四周有16个姬姓封国,6个异性诸侯国,还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蛮、东夷及西北的戎、狄国家或部落集团,其中就有鲜虞。春秋时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前652年春,鲜虞攻击邢国,前651年,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挫败了鲜虞。春秋中后期,晋国先后消灭了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鲜虞也展开反击,于前507年出兵晋国的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灭其属国之仇。前506年,鲜虞人在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即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前505年、前504年,晋国两次进攻鲜虞中山,报“获观虎”之仇。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春秋时期的鲜虞部落联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逐渐开始扩张势力。公元前652年春,鲜虞出击邢国,次年又征伐卫国,邢君出逃,卫君被杀,齐桓公联合宋、曹、邢、卫诸国的兵力挫败鲜虞,才将邢、卫两国从灭亡中挽救回来。 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敌人是晋国,晋国采取了先吃掉鼓、肥、仇由等鲜虞属国,最后消灭鲜虞的战略。公元前530年,晋将荀吴借道鲜虞进入鼓都昔阳(今河北省晋县西),但并未灭掉鼓。当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国君绵皋,肥国旧地归属晋国。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公元前527年秋,荀吴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 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 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今河北赵县)。前491年,晋大夫荀寅因晋内乱逃奔中山。晋国为了报此仇,两年后,派赵鞅“帅师伐鲜虞”,大破中山,这次进攻对鲜虞中山国的打击极为沉重,此后20馀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战国初期前459年至前457年间,晋国开始进攻中山,取得穷鱼之丘(今河北易县)。前457年,晋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今河北唐县),“一日下两城”,中山国受到了打击。而晋后来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在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领他的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中山桓公即位,桓公年幼无知,不恤国政,魏国则派遣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消灭了中山,魏文侯派太子击为中山君,三年后又改派少子挚,后来击被立为魏国国君,即魏武侯。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中山亡国后,桓公经过20馀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在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国,并定都于灵寿。复兴后的中山国位于赵国东北部,把赵国南北两部分领土分割开来,成为了赵国的心腹之患。赵国在前377年、前376年两次进攻中山,均遭到中山激烈的抵抗。此后,中山国开始修筑长城。桓公去世后,中山成公即位,继承先祖遗风,继续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国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强盛前327年前后,中山王继承王位。此后十馀年间,中山国富兵强,前323年,由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联合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在称王的五国中,只有中山国是“千乘之国”,其余四国都是“万乘之国”。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同盟,派相邦司马赒率军北略燕国,夺取几十个城市,占领数百里的燕地,还掠取了许多财物,并将取得的“吉金”(铜器)重新铸造了铁足大鼎和夔龙纹方壶,在上面铭刻长篇铭文来颂扬中山王和司马赒的功绩。史称“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此时为中山国的鼎盛时期。灭亡伐燕胜利后不久,中山王去世,继任者为中山王 (妾子)??,由于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中山国国力逐步衰落。而此时赵国实行“胡服骑射”、国富兵强。与秦国结盟,开始对中山发起了十馀年的残酷战争,燕国也趁机进攻中山国,收复旧日失地。前299年,赵军攻破灵寿,中山王 (妾子)??逃到齐国,最后死在那里。赵国立中山王尚为傀儡,296年,赵灭中山国,将王尚迁徙到肤施,中山国自春秋末期立国,经过200馀年时间,宣告灭亡。中山国灭之后,其后人后来被秦国迁放太原,后逐渐由太原南迁,分散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并改姓为“易”,“易”姓为中山国王族的直系后代。[编辑] 疆域春秋时的鲜虞国,大致南疆在今槁城、晋州一带,北疆在今唐县西南(鲜虞中人邑),西面在今太行山上的井陉、孟县一带,东面的疆域主要在滹沱河冲积扇地带,即今日的河北石家庄。春秋末至战国初年,中山国开始扩张领土。战国中期,中山桓公复国后,领土进一步扩张。中山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南北从鄗至鸱之塞约200公里,东西从井陉到扶柳约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上所标的长度比例推算,中山国疆土合战国时长度单位为南北距离606里,东西距离454里,总面积与《战国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说吻合。经济 中山国文物:错银双翼神兽史称“中山地薄人众。”,中山国受地理环境和鲜虞族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牧业与农业生产并存发展。北部以牧业为主。南部以农耕为主。中山国手工业生产非常发达,其工匠制造的铜、玉、陶、金、银、骨、石等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在数量、造型、工艺水平上,都有很高水平,《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山“丈夫……作奸巧冶,多美物”,正是对中山国手工匠人的工艺技巧和绚丽多姿的工艺品的赞叹。中山国也铸造自己的钱币。早期主要使用晋国的货币空首尖足布和燕国的货币尖首刀,后来,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成白”刀币。在国都中,还有专门仿铸燕、赵货币的作坊。在军力方面,大约有千辆战车和几万兵力。文化中山国建立后,鲜虞族在思想、文化、艺术上与汉文化逐渐融合,它的音乐舞蹈艺术既有游牧民族剽悍雄健的传统,又吸收了华夏艺术柔和婉丽的风格,阳刚与阴柔同存并济,形成了中山艺术的独有特色。思想方面,“中山专行仁义,贵儒学”,接受了儒家文化,中山国君尊贤重士,在重大政治活动中发挥士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平山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色彩。语言文字方面,中山国也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王墓出土的三件重器上的长篇铭文,篆书文字全部为汉字,字体工整规矩。
文章TAG:
古中山国中山 中山国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