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阳在中医中的涵义是什么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

阴阳在中医中的涵义是什么

2,中医学中阴阳的特征是

热者寒之(用寒药);②阴虚和阳胜则热。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则虚寒。阴证、脉迟(慢)等,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用热药),治法,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阳偏亢。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精神乃治”,故出现虚证,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阳证,泻其有余,从药性来看。临床具体用法,古人对症状的分类,治法,使达到“阴平阳秘,这类症状。(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热:实证(阳)虚证(阴):发热,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精神乃治”,不在表(阳)、温热属阳、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口渴,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使生命活动力旺盛,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腹为阴的规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胃的腐熟运化。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手足冷,阴胜则寒”:阴阳是诊断的总纲:“阴平阳秘,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治法、内为阴,采取补其不足:滋阴潜阳,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以平为期”:中药种类甚多;⑥阴阳两者均不足,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这类症状、凉:滋阴助阳(阴阳双补)。总之:寒,经过脾,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③正气不足。(五)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针对阴阳盛衰。疾病虽然很多:热证(阳)。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临床上借药性之偏。(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上为阳: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在里(阴);⑤阴不足,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阳虚生外寒”,治法;阳不足,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人体就健康、温。另阴阳偏衰:“阳胜则热。这就是《内经》所说的:虚者补之,寒证(阴),治法、脉数(快)等;头在上为阳,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三)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使肉体增长强壮、“阴阳两虚”证:①阳虚和阴胜则寒,足在下为阴,脏腑在内为阴,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背为阳,下为阴,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人体摄取饮食后,由前后二阴排出;④邪气偏胜。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口不渴,如《内经》所说,治法:不发热,寒凉属阴:根据上述之外为阳。从疾病性质来看,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一般表现的症状是

中医学中阴阳的特征是

3,中医里面的阴阳是什么

说的意思是失去了人体的器官的平衡
简单的说;阴阳是 类像 的比喻方法,在现代中医中多指气血而言,多指寒热而言。而古代中医中多指真阴真阳(即水火)的气交而言。
这是理论!阴阳学说,是以整体观念来述说的理论!在中医理论就常有阴阳藏象学说!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又主水液主纳气,开窍前后二 阴,其华在发,与膀胱相表里.故凡有关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水液代谢的异常, 脑,髓骨以及谟些呼吸,听觉,大小便的病变,均从肾进行分析. 肾中藏有元阴和元阳,为人身发育的根本.元阴属水,元阳属火所以有肾为水火 之宅说.无论元阴元阳,均宜固秘,不宜耗泄,固密能维持生理的正常,一有 耗伤诸病由之而生. 钱乙所说:"肾无实证",即对此而言.肾病变虽多,主要的 不外肾阳虚,肾阴虚,神精亏损与肾气虚等几个方面, {肾阴虚} 又称肾水不足,肾阴为一身阴液根本,滋润形体脏腑,充养脑髓骨骼 抑制阳抗火动,维持正常发育功能.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少寐,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咽干舍燥, 入夜为甚,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 漏,舌红苔少而干脉细. {肾阳虚} 又称命门火衰.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有温驯形体,蒸化水液,促 进生殖发育等功能.肾阳虚衰则温驯失职,气话无权,因而发生畏寒肢冷,性机 能衰弱以及水邪犯益等症候.临床具肾阳虚的不同病理变化及其症候特点,常 归纳为沈阳不足和肾虚水泛两个症候. [临床表现} 面色洁白,形寒制冷,精神不振,腰膝酸冷,阳痿,妇女宫寒不孕,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甚. {治疗方法} 肾阴虚:滋补肾阴或滋阴降火. 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以补肾为 主,兼顾肝脾. 方中熟地滋补肾阴,益精生血,为君药.山芋酸温滋肾补肝,涩 精止遗,山药甘平补益脾阴,养肝血,益脾阴"三补"之功.然而熟地甘温,其性 兹腻孔助肝火,山药益脾其性偏涩,各有偏性.故又佐以泽泻配熟地宣泄肾浊 防其兹腻,丹皮配山芋凉散肝火,茯苓淡渗脾湿,此即所谓"三泻". 总之本方补泻并用,相反成布中有泻,寓泻寓补,为甘淡平补之剂. 如有阴虚火旺宜用知柏地黄丸.若肾不纳气宜用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 子,如肺谂阴虚咳漱喘逆潮热盗汗宜用脉味地黄丸.如有两目昏花,视物不清 或眼干涩宜用杞菊地黄丸. 肾阳虚: 温补肾阳. 方药: 肾气丸<> 方解: 本方为治疗肾阳不足的代表方剂.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阳为君药.臣以 山芋,山药补肝益脾,附子辛甘大热,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桂枝温经通脉,此 二味用量少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佐以茯苓渗湿健脾,泽泻通 水道,丹皮清泻肝火,诸药合用,阴中求阳,温而不燥,补而不腻. 如腰重脚肿小便不利应用济生肾气丸.如肾气不固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聋 腰脊疼痛小便不利.应用十补丸.
说的意思是失去了人体的器官的平衡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书上抄的。

中医里面的阴阳是什么

4,中医的阴阳定义是什么

经过几个编辑部的退稿,还是在我同学的支持下能够在一个期刊上发表关于阴阳的探讨一文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才认识到自己以为说得很清楚的道理,在不具备古人思想的编辑脑子中很难获得共识的。先是大学期刊说不需要中医理论探讨的文章,因为中医理论已经很完善了,并且在轰轰烈烈地指导着科学和实践了,只需要科学实验和临床成功验案的报道之类的了。后是一个刊物给我退回,让我补充09年到11年的相关文献,为此我还跟李卫东抱怨,李卫东说当然需要,发东西都得有文献,可我这个观点二千内没有人提出过,又怎么可能有文献呢。另一个老兄就直接答复我,你别发了,当作诸子百家的言论好了。现在能读懂你写的这个东西的人太少了,中国没有真正学术研究的东西,更不用说成果,还是你自己留着受用吧。我还是不甘心,觉得如果能够建议给学校的主管教学的领导们,或许以他们的智慧可以给将来后学的人以启迪呢,结果也就是没有了结果。传统中医是用阴阳关系来表述的一种实用技术,《易经》是用阴阳关系来彰往察复的逻辑推理。由于都是阐述阴阳关系的,加上历史上的儒家把《易经》放在六经的首位,于是在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都不自觉地与易理相结合了,中医也不例外。中医的气血阴阳应用了二千多年,但客观分析其阴阳的特点的人不是很多,我是从分析其阴阳成因上寻求一条清晰表达中医阴阳逻辑表述的道路。这样才能避免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以无知示其有知的混乱产生。中医阴阳的定义在《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章中有:“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2]”。这是中医里面阴阳定义的来源,这里面交待了方位上的阴阳关系,男女的阴阳关系,征象性的阴阳关系,万物动静的阴阳关系。天地、左右是说自然界万物阴阳的规律,准确地讲是与易理方圆图的阴阳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用的;而水火、血气才是与人密切相关的阴阳关系。当然了站在天是无形的气组成,地是有形的物组成的角度上,天地所言的阴阳与水火是一致的。阴只对阳而存在,这是阴阳学说的本质。而《内经》里面选用水火作为阴阳象征物,而不是其他物质,这里面有着其特质。自然界的五行特征物质之中,即木、火、土、金、水五行,除火之外的其余四行都是有质有形的,唯独火是有形无质的。水的有形与火的无形之间形成了中医里面阴阳定义的独特性,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个独特性,才在接下来的阴阳关系中有:“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的结论。也是由于阴阳的这种内外作用特点,使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没有选日月的征象来界定阴阳。古人用水火来比喻蕴育着古人的智慧,并且《内经》选用水火这种征象来定义的阴阳,实质上与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有无描述有着共同的妙处。这种共同的妙处,揭示得是古人对于阴阳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解读事物的方法,有了水火的征象性进而解读“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则对于认知中医阴阳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句话中男女指的是人,阴阳是指人的血气。意思是说男女之间的阴阳关系建立在男女各自气血多少上,即气多于血而成为男,血多于气成为女。气血作为中医的阴阳,气似火般有形无质,血似水般有形有质,自然符合阴阳的水火征兆的定义。这个定义把阴阳界定在气血上,才符合道理通用的原则,也就是往来不穷谓之通的才能称得上道,人体里面能够具有现代医学基因概念的,就是这个气血。它可以无穷小到一个片段,具有最小单位且能够具有符合人体禀赋特征的,代表生理病理特点的。这个实际也是说的生物全息意义上靠谱的依据,而现在所谓的拿着耳朵,胫骨,尺骨,掌趾关节,手掌,脚掌来忽悠全息洞察人体的学说,都是不靠谱的。最终得回到依靠整体观念下的辨证论治上面来。
阴阳学说是指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最初的含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阳者为阴.后来古代哲学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反两方面,就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消长的物质势力.一般的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晦暗的,都属阴.将阴阳引入医学领域,则将上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阳;对人体有凝聚,滋润,抑制等 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阳.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  阴 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  阳 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冲气以为和(像无形的气分隔了阴阳,使其各居其位。)。  阴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周而复始的。我们所能看见的事物为阴内阳外(这就是聚合生成阳居于上的正物质),反之则为反物质(类似黑洞),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阴阳的规律和结构,就像人出生(是聚合),然后死亡(消散),这就是阴阳的规律,而人体内阴阳失衡或阴阳所在的位置不对人就会生病。  这些就是阴阳真正的含意,也是据此所画出的太极图的根本意思所在。国学(医、天文、地理、数术、哲学乃至各家经典)无不以此为基础,并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文章TAG:中医阴阳中医  阴阳  涵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