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什么意思 有何含义
来源:整理 编辑:好学习 2023-08-25 16:20:05
本文目录一览
1,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什么意思 有何含义
意思是:第一个发明用陶俑殉葬而使活人殉葬成为风俗者,他大概不会有后代吧。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孔子的话:“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2,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作俑当什么讲原意比喻义
始作俑者,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现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什么意思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始作俑者”一般是这样解释的:第一个干坏事的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也就这样理解:第一个干坏事的人(或者恶劣风气的第一个带动人)应该让他断子绝孙。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绝后”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并且还和孝顺联系在了一起:对父母不孝顺的事情大的有三件,自己无后而使家族的血脉无法传承是三者中最大的不孝。始作俑者,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现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4,始作俑者典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5,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的含义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或开始某种恶劣风气的人。这句话,典出《孟子 - 梁惠王上》原文是: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论语中并没有这句话,这句话来自孟子的转述,也就是说,这话也许不是孔子说的,是孟子假托的。当然这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另外,孔孟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学术体系,就算是孟子假托的,孟子对俑的看法也应该符合仁的观点。而且这篇文章中,孟子是对梁惠王讲述仁政的道理。所以,更难想象,孟子引用的孔子的话是说人殉更好。好,我们具体看这句话。 未看孟子原文的时候,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最初的理解是,始作俑者(不用人殉者),其无后乎(难道就断子绝孙了么?)?也就是说,你看不用人殉的帝王将相,后代不也很兴旺发达么?就是说,人殉不是必要的。 朱熹的观点是“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就是说,朱熹认为以前的葬制,陪葬的是一捆草,只是略有点象人,而后来的木俑,陶俑,非常象人,所以孔子说这是不仁的,骂他们绝后。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人殉是世界各国早期文化中都有的。所以,俑的殉葬方式应该是晚于人殉的. 但是,从孟子的原文的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的意思应该是,“孔子说,最早以俑殉葬的人,他们断子绝孙啊!,孔子这么说是因为俑象人形,(这是不仁的啊)。何况让自己的人民冻饿而死呢,(那就更不用说是非常不仁的啊)”也就是说,孔孟连以俑殉葬都反对(因为不仁),更何况是以人殉葬呢。 另有说法,孔子的时代,一般认为是先有各种俑殉,才有人殉,比较接近朱熹的看法。孔子的骂,就是骂俑殉的发展最终带来了人殉。这种说法也符合仁的观点。
6,孟子梁惠王上原文
第一章 王何必言利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注释】 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 “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遗:遗弃,抛弃。【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 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读解】 是啊,何必一开口就说利呢? 孔子不是早就说过吗?——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为人处世是这样,治理国家也是这样。 荀子认为,盛世重义,乱世重利。(《荀子.大略篇》) 司马迁说自己读孟子见梁惠王,常常感叹不已:利实在是天下大乱的原因啊!(《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所以,君子不言利。这的确是儒学传统。 不过,朱熹《孟子集注》说的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麽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我们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23339今天来说,利义齐飞,君子已不羞与言利,或者说,君子也要言利。但是不是也有必要多言“仁义”而“救其弊”呢?当然,的确也不可能只说仁义而不说利,这已不合乎我们今天的现实。应该是既说利也说义,或者,还是用圣人孔子的那句话来调节,叫做——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论语.子张》)(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孟子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的。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2)“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家”家庭,这里明显用今义取代古义。春秋时期,大夫受封的城邑,叫采邑,这便是大夫的家。原句中的“家”是指大夫的采邑,而非现代汉语中家庭的“家”,所以,“以御于家邦“应译成进而治理自己的采邑和邦国。”《孟子.梁惠抄王上》4:孟子曰:“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说:“孔子说过:第一个以陶俑殉葬的人应该袭没有后代吧!因为俑象人形而用来随葬。”】俑-古代bai殉葬用的土偶木俑。古代奴隶主贵族死后以活人殉葬du,后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遂改用土偶木俑来进行随葬。但是孔老先生却认为是先有“俑”,后有人zhi殉葬,所以他对“始作俑者”深恶痛绝。后以“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dao的人。
文章TAG:
始作俑者 什么意思 意思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什么意思 有何含义
大家都在看
济南结婚男方要给女方多少钱,结婚一般给女方多少彩礼钱
2022-07-15
深圳哪里地铁人流最大,深圳地铁挣钱吗
2022-07-16
青岛城阳请月嫂大概需要多少钱,现在请月嫂要多少钱
2022-07-17
东莞哪里能买到口红,哪里可以买到正品香奈儿口红
2022-07-19
在广州没房子怎么落户,在广州没有房子
2022-07-21
山东粮补一亩地补多少钱,每亩能补贴多少钱
2022-07-23
深圳大亚湾怎么买房,确很难离开深圳
2022-07-26
乐山哪里有看油菜花的地方,哪里的油菜花好看
2022-07-30
湖北科技学院工程管理怎么样,湖北科技学院
2022-08-01
濮阳卤面哪里最好吃,濮阳哪里的凉皮好吃
2022-08-03
洛阳哪里有好花生种子,花生种子是早的好还是晚的好
2022-08-12
洛阳养生酵素怎么样,酵素功效怎么样
2022-08-24
唐山的恒大楼盘降价了多少钱,这些天恒大的楼盘直接大降价
2022-08-28
杭州汽车南站,网上卖的杭州汽车南站跟杭州南站是一个地方吗
2022-09-02
成都哪里山好玩,成都附近好玩的山
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