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论语 里仁第四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论语 里仁第四

2,论语里仁第四中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什么意思

里仁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 不要担心没有官位,而要担心有没有能担任官位的才能;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努力地设法使自己值得他人了解。

论语里仁第四中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什么意思

3,请问论语里仁第四中第一则里仁为美焉得知中 得 是什么意

第四章里 “仁”这个字。如同“生活的大潮滚滚向前”中的“前”:它是指引的,永远告诉你前进的方向;它是静态的,永远在你前面不远的地方等你;它又是动态的,你怎么追也追不着。 所谓仁,就是一种信仰或理想:通过它们来我们把握真理,也就是序里面所说的“利用超越自己的存在”。 所谓仁,也是一种追求、一种向上的精神:它以信仰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接近所信仰的终极。 所谓仁,还指一种境界: 指在某个静态的点上,你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原文】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内心有信仰(的人)是美的,内心没有信仰,是不可能得到智慧的。 【原文】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没有信仰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环境;也不能长处于乐境,他们永无满足之时。有信仰的人能够在信仰中得到安逸,有智慧的人能够利用信仰(来成就理想)。 【原文】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只有那些有信仰的人,才能以信仰为参照物,判定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原文】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如果非常注重于自己的信仰,就会觉得世上没有恶了,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不好的了。 以上定义信仰的内在标准:美是与真理相通的,所以追求真理就是追求尽善尽美。只有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得到智慧。真理高于生活且永恒不变,有如生活中的北极星或红太阳。在它的指引下,在我们的信仰中,智慧才不会沦于个人的小聪明;苦乐才不会缠绕我们的人生。有信仰加上有智慧才能真正地为大众谋取福祉;有信仰的人根据信仰,可以真正判断其他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如果信仰再进一步,就会觉得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了。

请问论语里仁第四中第一则里仁为美焉得知中 得 是什么意

4,论语学儿第1和里仁第4翻译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他自己。有能够一天用他的力量用在仁德上的人吗?我没看见会有力不从心的人。大概有,我也未曾见过。

5,请翻译论语里仁第四要写出每句的原文还有每句的解释最后是每句的译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白话解:孔子说:「一个乡村、社区应该具有淳朴、忠厚、仁德的风气才算美好,如果选择住所,不去选择风气淳朴善良,有仁德的地方,哪里算得上有智能呢?」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白话解:孔子说:「富有和尊贵是人人所希求的,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取得,也不愿意接受。贫穷与卑贱是人人所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来改善,也一定不会逃避的。」 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白话解:孔子说:「凡人的过失,总会偏向跟他的性情一样的类型,只要观察他所犯的过失,便可知其人心中有没有仁了。」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白话解甲:孔子说:「如果能在早上听闻『人生大道』,就算是晚上死了,也了无遗憾!」 ※(大道难闻,今生能闻、能行,可谓死而无憾矣!) ◎白话解乙:孔子说:「如果有一天能听到『天下太平』的消息,就是马上死去也无遗憾!」☆毛子水先生注译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白话解:孔子说:「有志之士,既然存心在道,还以粗糙的衣服和简陋的饮食为耻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议论『道』了。」 6.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白话解:孔子说:「如果放任自己依据个人『利益』来行事,必将招致很多怨恨。」 7.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白话解:孔子说:「不要忧虑得不到职位,应该忧虑没有担任那个职位的才能。不要忧虑没有人知道我,应该注重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认识、了解的才德。」 8.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白话解:孔子说:「参啊!我平日所讲许许多多的道,实在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融会贯通啊!」曾子回答说:「是的。」孔子出去以后,同学们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所说的道理,不过是『忠恕』罢了。」 ※ 按钱穆先生注:忠恕之道即仁道,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推己及人之心谓之恕。孔子亦自言:「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 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只晓得义,小人只晓得利。」 ※ 存心不同故。 1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白话解:孔子说:「遇见贤人,就想跟他学习向他看齐;遇见不贤的人,要能够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1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白话解:孔子说:「服侍父母,如父母有过错时,应当委婉劝谏,父母不接受时,应当照常保持恭敬的心,不可以违逆不孝,等待机会再行劝谏,虽然如此忧心操劳,内心一点怨恨也没有。」 1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白话解:孔子说:「古人不随便说话,因为恐怕说了不能做到,是一件可耻的事。」 1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对自己想要说的话,相当慎重,显露出有点迟钝的样子,做起事来却十分勤快敏捷。」 ※ 郑玄注:「言欲难,行欲疾。」 1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白话解: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必定有人来亲近他。」

6,论语里仁第四的前9个自然段的解释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翻译:1.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2.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3.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4.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5.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6.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7.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8. 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9.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原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文章TAG:里仁  第四  论语  里仁第四  里仁第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