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确的包拯包大人脑门上是没有月牙的。真实历史上的包拯是位白面书生,没有黑的如碳的脸,也没有月牙在眉目之间,历史上包拯不但额上没月牙,连脸都是白的,乃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白面书生,包拯黑面、额上月牙分别寓意铁面无私和明察秋毫,是老百姓对包拯形象的艺术加工,表达了老百姓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而这种安宁需要包拯这样的清官来维持和声张正义。
1、包拯头上的月牙是怎么来的?
很明确的说,包拯包大人脑门上是没有月牙的。不信请看他的画像,是不是很意外?也没传说中那么黑,那么包拯是如何成了如今的形象的呢?人都说,京官难做,包大人任开封府尹时,为民做主,不畏权贵,平反了无数冤案,惩治了很多权贵。口碑怎么样,看下图,这个碑在开封,记载了历代开封的长官,那个凹进去的地方,就是包拯的名字。
几千年,人们都怀念这位义薄云天的老大人,所以到开封的人们,都会在石碑上抚摸他的名字,以至于久而久之凹入石碑,宋史记载,包拯做开封府尹之时,京城有个说法叫:“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大人已经和阎王爷齐名了,铁面无私,就是皇帝求情,该抓的还是抓,该铡的必须得铡,久而久之,铁面无私也就成了他的符号,所以,“铁面”慢慢被后人传成了黑面,成了现在影视剧的样子。
2、历史上的包拯也有月牙吗?月牙是从哪里来的?
有句骂人的话叫做“你脑门被驴踢了吗”,是说这人说话做事不靠谱,非常的混帐,居然还有人真相信包拯额上的月牙是驴踢的,我就弱弱想问一句,小时候你们家养驴了吗?历史上包拯不但额上没月牙,连脸都是白的,乃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白面书生。北宋名臣,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断案如神,口水喷得宋仁宗满脸都不敢当面擦的“青天大老爷”,
包拯性格很直,敢直谏,也亏得是宋仁宗这皇帝惜才,不然换个皇帝,早把包拯赶回乡下种田去了。既然历史上的包拯白面无月牙,这个月牙儿从何而来,还是因为人们敬佩包拯不畏权贵,明察秋毫,在故事中演变出来的,白变黑,铁面无私先是白面转为黑相,这是为了契合“铁面无私”的形象,不管包拯是否同意,人们便把包拯的脸色变黑了,黑的跟铁差不多,嗯,就要这个颜色!“包黑炭”这个名字也随之叫开了,仿佛包拯天生就一幅黑脸,再加上一张得理不饶人的黑口,完全一幅公事公办生人勿近的狠人形象。
老百姓一看,这个好呀,很独特!贪官污吏一见就怕了,坏人案犯一看就软了,不过咱老百姓喜欢呀,心里踏实,黑脸代表“铁面无私”,不是代表阴间,也不是包拯跑去夏威夷晒了个日光浴,当然更不是被宋仁宗派去非洲挖了三年煤回来,是被民间艺人艺术化了,以肤色的黑来表现“铁面无私”。月牙儿,明察秋毫老百姓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判忠奸,断案如神,坏人丧胆!那一张黑脸就是标志,谁家要有冤曲,跑到跟前一跪,正义就能得到声张,冤情就能洗清!包拯断了很多案子,有惊天大案,也有鸡毛蒜皮的民间琐事,奸臣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胆战心惊,看到包拯上门就觉得祸事临门,只有老百姓心里亮堂:包大人,吃了早餐没?我家老母鸡刚下了两个蛋,一个被我孙儿吃了,这个留给你!”后来有人一琢磨,总觉得铁面无私整天一个大黑脸,体现不出包大人对老百姓柔和的一面,也显现不出包大人明察秋毫的特色,
对给点颜色给包大人看看,不,是给包大人加点颜色。先添了个太阳,黑白分明也不错,阳光代表光明,可远看就不行了,象是女人在额头亲吻留下的唇红,这不是在诋毁包大人名声吗?换了个圆月,这个可以有,但有点不吉利,月盈则亏,这不是在诅咒包大人下台吗?大伙儿肯定不愿意的。画了个月牙,这个好看呢!月牙儿代表月亮初升,蕴有无限希望,最终毕将圆满,
如果把黑脸看作某些人的黑暗,包大人就是这月牙儿,微微毫光也能整个黑暗照亮,一丝一毫也不会落下,刚好是个“明察秋毫”!黑脸、额上月牙儿就定型了,这就是我们在屏幕中看到的形象。包拯黑面、额上月牙分别寓意铁面无私和明察秋毫,是老百姓对包拯形象的艺术加工,表达了老百姓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而这种安宁需要包拯这样的清官来维持和声张正义。
文章TAG:月牙 包拯 开封府 头上 开封府月牙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