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2018年上海和深圳的GDP基数以及增长率计算,深圳想要超过上海至少需要34年的时间。我个人觉得未来10年到20年深圳的GDP应该能超过上海,深圳完全有可能超越上海,只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说深圳GDP超过上海大概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从上海和深圳的产业布局来看,我认为未来10年到20年深圳的GDP增速肯定会继续高于上海,而且两者的增速会进一步拉大差距。
1、深圳未来会超越上海吗?
我是生活在上海的人,也去过多次的上海。从最近十年的情况来看,在中国的大型城市中北京和深圳在前进的势头上要超过上海,上海就像一个优点力不从心的老头子一样,步伐不再像从前一样的快捷,但总体来看步伐还算得上稳健,虽然总体上来讲,后面的追兵确真真实实的越来越近了,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上海,总体上来看,上海市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运行最为规范的城市,当然也是中国经济运行成本最高的地方,相信如果有在上海和深圳工作过的会有这方面的感觉。
无论是个人的社保和个人所得税,上海都要比深圳高,这与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商业化中心的印象并不相符合,毕竟作为科创商业化中心,每个人的薪资待遇应该是高于上海的才对,而且从目前的统计数据也常常出现深圳平均薪资高于上海的情况,但这方面超越并没有带来税费的相应上升,对于初创企业来讲,人力成本的降低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毕竟完全安装社保的话,基本是企业所付出的成本差不多要是个人进入银行卡数额的2倍以上了,深圳这方面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吸引人才和企业的创立,这一点估计上海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匹敌深圳。
深圳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的低成本优势很大程度上是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巨大差异导致的,目前深圳的户籍人口约为总人口的30%左右,上海的比例约为60%,总所周知,非户籍人口在中国的待遇,让更多的人来工作做贡献,但他们仅能得到比户籍人口少得多的福利待遇,这还无疑问是中国现代史上非常不光彩的一面,目前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莫不深深收益于这个制度,只不过相比之下深圳的户籍人口占比最少,相比之下基本一个人可以接受两个非户籍人口缴纳税费的除好处,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会有所减少,能有更低的税费政策或合规要求。
2、深圳以后能超越上海吗?
深圳完全有可能超越上海,只是时间问题!上海的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上海每一年富人固定投资比深圳高出一倍,但是经济增速却远远落后于深圳,上海的经济是靠投资拉动的,而深圳的经济是民营企业拉动起来的,两座城市的经济结构不同,决定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悬殊。对政府的投资过度依赖,这是上海的硬伤,上海的成长很少依赖市场,较多是依赖国家的倾斜扶持,或者靠行政力量的垄断经营,
这是一种非良性和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于上海,深圳的企业更多是从草根阶层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往往可以产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例如华为、腾讯、大疆创新、比亚迪、万科、恒大、平安、创维、TCL、康佳等企业,都是在深圳崛起的。其次,深圳企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那些优秀的知名大企业身上,更体现在无数有竞争力的小企业身上,作为民营企业的集大成者,深圳是创业和创新的天堂,自古以来,“山寨企业”就比“庙堂企业”更具有活力和创新,
市场环境与法治环境深圳的崛起得益于香港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国家给上海和深圳的形象定位中,金融中心是唯一重叠的,虽然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外表上看,已经抢占先机,但是有名无实,首先国有四大行的总部在北京,不在上海,同时,建设金融中心并非行政力量的堆砌,而是制度建设和市场主导,深圳目前的法治环境比上海好得多,目前现金交易、企业之间的交易最频繁的城市不在上海,而是在深圳,上海缺乏只只有的市场环境和优良的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很那成为一个高效的金融中心。
3、上海、深圳是两个不同的城市,未来几年深圳超越上海只是时间问题吗?
不管是什么城市,只要政策倾斜给谁谁就能快速发展,上海从开埠开始到解放前成为远东第一城市,解放后新中国各项政策扶持成为国家最好的城市。深圳也是同理,改革开放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再加上和香港是邻居沾了不少光,而改革开放前期上海由于没有优惠政策的扶持有一段时间是不怎么样所以发展得没有深圳好,现在不一样了如果大家都平等的发展应该都能为国家出力。
文章TAG:超越 深圳 上海 未来 上海超越深圳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