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最大的沙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地理环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四个地区界内: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流沙面积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沙丘最高达200米。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

中国最大的沙漠

2,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第四纪地质

1994年和1996年,新疆水利厅工矿、石油供水管理总站和新疆地质矿产局分别在塔中沙漠腹地(北纬38°35'~39°00',东经83°15'~84°00')施工了全孔连续取心的水文地质勘探孔4眼。其中GS2孔孔深402.59m,GS3孔孔深402m,KT1孔孔深653.8m,KT2孔孔深886.02m,剖面分别如图1-5、图1-6、图1-7、图1-8。现据上述4孔取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沙漠腹地第四纪地层、古气候和古环境做一简要论述。(一)第四纪地层划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第四纪下限问题存在三点认识。(1)以往在沙漠腹地未进行钻探情况下,从地震波谱解释中发现沙漠地层中普遍存在一个界面,深度各处不等,一般在几十至300m左右,石油部门多将这一界面划为第三系与第四系的界限。(2)中科院新疆地理所阎顺等对满西异1井和塔中1井500m以上的岩屑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认为满西1井210m左右、塔中1井260m左右为第三系与第四系的界面。图1-5 GS2钻孔地质柱状图图1-6 GS3钻孔地质柱状图图1-7 KT1钻孔地质柱状图图1-8 KT2钻孔地质柱状图(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水文所、天津地质所等对塔中KT1、KT2孔进行全面取样,包括古地磁、磁化率、热释光、孢粉、粘土矿物、全矿物、微体古生物、碳氧同位素等多项分析测试项目,通过综合分析、对比研究,认为KT1孔所有653.8m地层基本属第四系,底部可能接近第三系,KT2孔634.3m以上为第四系,以下为第三系,而石油部门与新疆地理所划分的第四系与第三系的界面是早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的界面。可以认为,最后一种结论比较可靠,根据其研究成果,塔中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如表1-5。表1-5 塔中地区地层时代划分(二)沉积特征从区域构造部位看,4眼勘探孔均位于塔中中央隆起带内,因此,沙漠内多数地区第四系厚度要超过630m。从钻孔岩心的颜色、结构、构造、粒度变化上看,第四系与第三系在岩性上区别不大,肉眼观察不易区分。无论是第三系,还是第四系,地层岩性均较单一,主要由砂类地层和粘性土类地层构成。砂类地层主要为粉砂层,个别层段出现中粗砂和含砾中粗砂。粘性土类地层主要为亚粘土,多以薄夹层形式出现,单层厚度一般数十厘米到数米。第四系中,砂类地层占总厚度的95%左右,粘性土类地层仅约占5%。第三系中的粘性土类地层较第四系发育,层数增多,单层厚度加大,砂类地层占揭露第三系厚度的92%,粘性土类地层约占8%。据尹泽生等(1992)的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是第四纪的产物,具体来说是中更新世以来,塔里木盆地干旱环境不断发展的结果。它开始形成于中更新世,大规模的发展则是晚更新世之后,其成因是盆地内部各沙源区下伏沉积沙层,经风力吹扬和堆积“就地起沙”的多源说。(三)第四纪古气候及古环境特征晚上新世,该区气候温暖湿润,波动不大,呈现出森林草原景观。进入第四纪,气候总体上趋于干冷。早更新世以半干湿与偏湿交替的气候为主,基本上反映出稀树草原景观;中更新世早、中期气候干偏湿,仍反映出稀树草原景观;中更新世晚期气候干偏冷,开始有风积物形成,反映出草原植被景观;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气候以偏干冷与干温交替为主,沙漠开始形成,反映出荒漠景观。根据KT1孔的地层沉积特征、生物化石遗迹、孢粉、沉积物中铁和碳酸钙含量的变化、碳氧同位素以及石英砂表面特征的分析研究,对塔中地区的古气候与古环境概略总结如表1-6。表1-6 塔中地区古气候、古环境特征(四)第四纪研究成果对沙漠腹地寻找淡水的指导意义通过KT1、KT2孔的第四纪研究表明,塔中地区在早更新世早中期气候较温湿,为泛滥平原环境。因此这一时期形成的含水层骨架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形成的沉积物分布范围广,颗粒较粗。(2)沉积物形成过程中,除气候原因外,由于沉积速度快,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可溶盐累积速率大大降低,因此地层中的可溶盐含量低。(3)含水层骨架的透水性好(渗透系数大),释水性好,且易被后期地下水流系统演化过程中溶解淋洗干净,从而形成相对难溶的地球化学背景。这些特点使该时期形成的含水层骨架系统有利于后期形成地下深层淡水体(其形成机理详见后述),而其含水层骨架系统,仅是形成地下深层淡水的基础。KT1孔350.00m以下沉积物主要属河流相,河流在开阔盆地内来回摆动,河床相和漫滩相交叉出现,有时在漫滩低洼处成湖;350.00~280.00m段主要以湖相沉积为主。该孔425.00~528.54m试段地下水的TDS为2.279g/L。从GS3孔的地层剖面看,其273.00~354.00m段大体与KT1孔的湖相沉积段对应,354.00m以下与KT1孔350.00m以下对应。根据GS3孔270.00~420.00m段测井资料,推算该段含水层地下水的TDS大致为1.8g/L。由此,可以认为,塔中地区早更新世早中期河流相和湖滨相沉积层中最有可能赋存淡水,其深度在280.00m以下,这是今后沙漠腹地淡水勘查的目的层。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第四纪地质

3,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新疆哪一个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属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和喀什市、和田市、阿克苏市。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自治区西南部,处在塔里木盆地中部,沙漠北面是天山,南面有昆仑山,东面有祁连山,西面是阿赖山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扩展资料: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沙丘最高达200米。也有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腹地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的沙漠之一。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温暖适度,是明显大陆性的,年最高气温为39℃。年降水量极低,从西部的38毫米到东部的10毫米不等。夏季气温高,在沙漠的东缘可高达3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新疆哪一个地区

4,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你知道是哪几个吗

一.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上帝画下的曲线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阿拉善高原西部,面积4.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其中,流动沙丘面积占83%。位于沙漠腹地的巴丹吉林庙附近是整个巴丹吉林沙漠中最美丽的地方。沙丘高大是巴丹吉林的一大特征,沙丘一般高200-300米,最高的达到500米。是世界上沙丘最高大的沙漠,以金字塔形沙丘最为典型。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不仅以高大的沙丘闻名于世界,而且众多高大沙山与沙间湖泊相伴形成独特的沙漠景观。具有独特的雄浑苍凉之美,这里沙山高大,湖泊秀美,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综合看,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名列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丘间分布有140多个内陆小湖,当地人称为海子,多为咸水,其中面积最大的海子为1.5平方公里。在海子的周围是沼泽化草甸或盐生草甸,是重要的放牧场,海子旁边还有两个固定的居民点。二、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地的天体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乘车于沙漠公路犹如荡舟大洋,苍茫天穹下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缥缈间带给人们一种震撼的力量,令面对此景的人们都感慨人生得失无偿,站在红白山上看和田河两岸的泛着浓厚金黄的胡杨林,是一辈子不能忘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热量条件最好的沙漠,日照时数也长,有人乐于宣传塔克拉玛干是“死亡之海”或“生命禁区”,这是错误的。沙漠公路修通了,油田建成了,这就证明人们可以在这个沙漠腹地生存而且创造财富。而不尊重自然规律,如最热的季节进沙漠,偏要在盐壳地区找淡水等,遭遇不幸就难免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等河流,这些河流有些穿越沙漠,如和田河,有的深入到沙漠内部之后断流,并以三角洲扇形水系的形式逐渐消失,在沙漠腹地形成天然的“绿色走廊”。.三、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 大漠的血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的中国第二大沙漠(4.8万平方公里),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有大约4.88万平方公里。其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西长,南北较窄,是北疆牧民理想的冬牧场,牧民们可随意进出无需担心迷路,更不会像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样发生“进去出不来”的悲剧。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漠里冬季有较多积雪,春季融雪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发开花。这时,沙漠里一片草绿花鲜,繁花似锦,把沙漠装点得生机勃勃,景色充满诗情画意。春季开花的短命植物群落最引人瞩目,冬季的雪景、春季的鲜花、夏季的绿灌都各有特色。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受风向的影响,线状沙垄沿着南北走向延伸,长达十余公里,像自由伸展着的树枝,又像大漠的血脉。固定半固定沙丘占沙漠面积的97%,沙漠中生长着100多种植物,其中不乏优良固沙植物和牧草。冬季降雪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较大,通常接近或达到1/4。四、 鸣沙山、月牙泉千年的守望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是一处神奇的沙漠景观。这里沙山与泉水共处,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爬上鸣沙山,可以俯瞰月牙泉,还能在山顶上欣赏大漠日落,感受西北大漠的苍凉广阔。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这是鸣沙山景区最著名的地方。这里具有鲜明特色的沙漠风景区,这里既具有沙漠的粗犷,同时又兼有月牙泉的秀美,再加上莫高窟的人文景观与珍贵的艺术品,是别的地方难以相比的。鸣沙山沙峰起伏,沙脊如刃,沙坡陡峭,十分壮观。人从山顶下滑,沙随人落,响声如雷。若在晚间登临,不仅能听到沙鸣,还能看到人体移动引起沙粒摩擦所产生的五彩缤纷的火花。五、 沙坡头 曳住流沙的脚步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黄河北岸,因河岸边有一个宽2000米、高约100米的大沙堤而得名。黄河的两边一边是黄土高原,一边是腾格里大沙漠。集大漠、长河、高山、绿洲于一处,景色壮观,治沙专家为使铁路安全畅通创造的治沙奇迹,使沙坡头驰名中外。它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有422种,野生动物有150余种,充分展示出一个以亚洲中部北温带向荒漠过渡的生物世界。沙坡头南靠重峦叠嶂、巍峨雄奇的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沙峰林立、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被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夹在沙与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

文章TAG: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