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教育部宣布撤销518个高校专业这些被撤销专业有什么共同点

教育部宣布撤销518个高校专业,这些被撤销专业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为什么会被撤销呢。一:撤销专业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共撤销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出版学、中央财经大学物流管理、南开大学临床医学等518个本科专业。其中江西省撤销29个本科专业,涉及华东交通大学视觉传达设计、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江西科技学院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 在这些专业里面有一些是我们没见过的专业,还有一些是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为什么他们都会被国家撤销呢?这其中又有什么用的批判标准呢。二:撤销原因1:就业问题:这似乎应该首先考虑的原因,大学被认为是参加工作的重要分界点,而大学所学的知识是重要的工作基础条件,很多非热门造成学生就业困难,进而造成到下一批报考人数的减少2:考生减少:考生人数的不断下降,致使本来就已人数不多的专业雪上加霜,这使该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变小,达不到开课的标准3:换专业人数增多:一些学生在选报专业之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发现专业未来前景并不明朗,选择了换专业这条路,使此专业的开课人数可能远低于正常标准,取消也是无奈之举4:专业相似度高:同门类的很多专业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学校为了适应趋势发展,最终决定取消相对不必要的专业5:专业不适合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学校对市场未来提前做出预期,对在未来前景不明朗、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专业决定予以取消,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学校对学生的负责三:合理选择在选择专业上我们更应该再三思考,毕竟这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之后的路,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应该自己把握好,不管最终是为了什么目的,你应该选择的是你可以坚持下去的专业,而不是听之任之,无所谓的态度。

教育部宣布撤销518个高校专业这些被撤销专业有什么共同点

2,教育部公布2020年撤销专业名单哪些专业撤销数量多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季,除了学校外,专业选择同样让不少考生和家长犯难。至于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数量多,容易让人挑花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什么专业对未来职业生涯影响重大。眼下,距离2021年高考不足百日,不少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考生家长,已经开始为接下来的专业选择提前做功课了。专业如何选择,简单说得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兴趣喜好、能力特点、职业愿景等各不相同。所以,在不了解考生个体情况前,是很难直接给出选择建议的。当然,有些专业明显在走下坡路,市场需求度不高,就业前景不好,不太建议高考生考虑。以下是教育部统计的2020年撤销高校数量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一起来了解下吧!透过上述盘点不难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0年共有21所高校撤销,成为撤销高校数量最多的本科专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性不强,没有明确对口的社会职业,这也意味着可替代性高,毕业生自然很难有好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各大高校淘汰的热门专业。上榜的十个专业中,设计类专业共包揽了4个,分别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类有4个专业2020年被众多高校撤销,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学设计没有发展前途。而是由于该类专业开设门槛低,不少高校没有具备很好的办学条件就匆忙上马,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招生端疲软,最终难以避免撤销的结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三个专业,从名称上看不应该上榜,反而应该是深受考生的热门专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高校都有条件能办好热门专业。所以,这告诫考生们在高考专业选择时,不可盲目追热,更应该充分考虑学校在心仪专业方面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至于仅剩的旅游管理和秘书学两个专业,虽然从字面上显示有明确的对口职业,但从职业能力特征来说,极为容易被其它专业毕业生“抢饭碗”。以文秘类工作为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行政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完全也可以胜任。一言以蔽之,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专业是有冷、热之分的。但从本质上来看,专业并没有好坏之别。对于个体考生而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既合适、又恰好是热门,那选择这样的专业肯定错不了。对于2020年撤销高校数量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教育部公布2020年撤销专业名单哪些专业撤销数量多

3,教育部撤销518个高校专业专业撤销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部撤销518个高校专业,会被大学所撤销的专业,经常是以下两种:冷门专业,社会需求量低,人才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所学知识相对偏门,缺乏相应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很可能遭遇裁撤;不达标专业,相应的高校不具备开设这个专业所需的条件(师资、设备等),在经过各级别的检查时会被要求整改,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撤销。 教育部印发通知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共撤销编辑出版学、财经大学物流管理、南开大学临床医学等518个本科专业。公告中显示,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 2046个、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同时教育部还批准了37个新本科专业,中包括量子信息科学、智能交互设计、智慧交通等,而十所高校获批开设虚拟现实技术专业。高校专业撤销原因分析:  会被大学所撤销的专业,经常是以下两种:冷门专业,社会需求量低,人才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所学知识相对偏门,缺乏相应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很可能遭遇裁撤;不达标专业,相应的高校不具备开设这个专业所需的条件(师资、设备等),在经过各级别的检查时会被要求整改,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撤销。1.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  比如说之前浙江大学撤销了教育技术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通信工程、中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农村区域发展、电子商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0个专业,都不是自身优势专业。2.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  之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前些年的新专业,也是热门专业,可是这个专业是两张皮,既不是信息管理,又不是计算机技术,两边都沾,两边都不行,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所以也有11所高校撤销了这个专业。3.奇葩专业不可能有社会需求  比如科学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艺术史论、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工作等,这些专业的就业市场在哪里,有哪些单位需要这些专业的毕业生?4.缺乏相应的培养条件  不可否认,有些被撤销的专业是绿牌专业,就业总体形势是不错的,可还是被一些高校撤销了。为何?其实,这不是专业不行,而是培养能力不行。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交通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等,一些民办学院和三本学院根本不具备开办条件,原来是因为蹭热门设置了这些专业,办起来之后才觉得办不下去了。5.与优势专业距离太远  比如师范大学设置的服装与服饰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中医药大学设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美术学院设置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地质大学设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政法大学设置产品设计专业,农业大学设置音乐表演专业,地级市学院设置国际政治专业,等等,一看就知道牛头难对马嘴,怎么可能办得下去。

教育部撤销518个高校专业专业撤销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TAG:撤销专业撤销  专业  教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