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话题作文素材及其怎样审题找准立意点

素材就是论据,包括名人名言、名人事迹,广义一点可以延伸到自然万物春华秋实。立意就是写作时的主题,议论文的论点。举个例子素材:达芬奇画蛋立意:1、实践出真知 2、尊重物体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3、拿得住寂寞,守得住朴实,戒骄戒躁 4、刻苦勤奋,踏实努力 5、从刻板单调中咀嚼出别样的味道以上仅作参考,建议弟弟多找一些新颖别致的素材对以后写议论文打下基础。

话题作文素材及其怎样审题找准立意点

2,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作文立意

“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作文立意主要有三方面:1、从肯定“天上的雄鹰”的角度:目光远大,才能成就一番伟业,满足于小的成绩,很难有大的作为,可以从该方面来进行讨论写作。2、从否定“只欣赏鸡的脚印”的角度:从鼠目寸光,行而不远来进行写作。3、从辩证的角度:既要低头,更要抬头;可以尝试从这方面来进行辩证分析。扩展资料:“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这幅漫画,主体是“人”。他背着手,低着头,全神贯注地盯着地面上鸡的脚印,全然不顾头顶上一只雄鹰正展翅翱翔。漫画所配的释文“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对准确把握漫画寓意起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出题人的褒贬不难看出:否定“欣赏鸡的脚印”,希望我们可以去看“天上的雄鹰”。在这里,“鸡的脚印”代表小目标、小成就、眼前利益、现状等;与此相反,“天上的雄鹰”代表了高远的追求、大成就、长远利益、新的追求等。综合图文信息,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高远的目标理想,就会因小失大,难有大的成就。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地上的脚印和在天上飞的雄鹰的英姿你只能择其一。 不可因小失大,不过这里不好界定鸡的脚印就是小的一方
只是满足于现状,没有任何高远的理想,就不会有更大的成就。但确定目标时,还要以现实为基础。

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 作文立意

3,作文怎么立意事例

时刻认清自己 不要被荣耀冲昏头脑 李嘉诚从未被成就所羁绊 林夕以每年百余首新词面世坚持二十年
淡然,
作文立意的虚与实 四月柳州、贵港、钦州三地统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材料如下: 一位先生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将那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问:“那株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这位先生才知道,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铲了。 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却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花团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真正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然后一一铲除。 命题者提供了参考的立意角度,依次是:1、吸取教训,增长智慧;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长期观察才能识别人才;4、莫让现象迷惑了眼睛;5、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方法决定结果。 据说,这叫“新材料作文”,是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材料,从多个角度立意作文的。但从这个材料里拈出个中心“吸取教训,增长智慧”,或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新”得有些令人费解。 市里统一改卷时,提了意见。以为“发展的眼光”“现象迷惑眼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云云,空泛了;“吸取教训,增长智慧”架空了原材料,还是虚了;“长期观察才能识别人才”较接近题意。中心应该扣着“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可以写人才问题,可以写新的技术、方法、思想。 审题立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的过程——从具体的形象的材料中拈出个中心,抽象出个道理来。这种抽象虽然是个“虚化”的过程,但抽象得太高,虚化得太厉害,也不成。同学们的毛病是喜欢弄到哲学的层面去,用一个哲学的基本原理来代替具体的中心论点。哲学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概括,是世界观,是思考问题的方法,用作文章的中心论点,会让文章也“虚化”了去。比如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个材料不可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09年全国卷“兔子学游泳”,如果持反对意见,让兔子去学游泳,不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辽宁卷讨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也可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海卷郑板桥书法自成一体,那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更重要的是,作文到底是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抽象出中心,还得回到形象去——用事例来充实文章。当我们以这些抽象的论点为中心,展开写下去时,会空泛,容易跑题。 牡丹花是色彩鲜艳,姿态华丽的;梅花是形态端庄,略带香味的;玉兰是颜色朴素,香味浓郁的。剥掉这些特点,抽象出一个概念“花”来,已经跟原先的花有了很大距离;如果再抽象出更高的一个概念“植物”,看你要转多少弯,才回得到牡丹那里去!而且,难保不走岔了。以前做过一篇作文“老熊卖掌”:老熊把自己的熊掌割下来,拿到集市上卖,兔子问老熊为什么,老熊说,管它呢,先富起来再说。有学生这么来提出中心:老熊真是愚蠢,我们做人可不能这么愚蠢。举例子,说到失街亭的马谡,说到“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这是一回事吗?马谡之蠢是自以为是,守株刻舟之蠢是不知变通,老熊之蠢叫作“只顾眼前利益,不做长远打算”,怎能混为一谈呢? 另一种错误则相反,太“实”了。 形象只是一个寄托,是寄寓一个道理的载体,如果只就这个形象做文章,视野就狭窄,思路就打不开。中心的提出,要抽象、概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跳出”原材料;不可拘泥于原材料,跟原材料“较真”。“论牡丹与杂草在植物形态上的区别”,“牡丹从幼苗到开花需要时间”,“兔子学会游泳的好处”或者“兔子学游泳的可行性分析”——这叫做“跳不出”原材料。“不对啊,牡丹的幼苗跟杂草不一样啊”,“兔子怎么可能会游泳呢?”——这叫做跟原材料“较真”。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人毛奇龄《西河诗话》指出:“鹅也先知。”钱钟书斥为“死参”“死在句下”。也是个“较真”的例子,用我的学生的话来说:我们读书写文章可不能这么愚蠢啊。 虚实之间,把握尺度,方为“活法”。

作文怎么立意事例


文章TAG:作文  立意  例子  话题  作文立意的例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