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40多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加上民众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不再像以前那样歧视艾滋病,艾滋病的治愈是早晚的问题,艾滋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你问中国现在还有多少艾滋病人,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对,因为艾滋病是感染HiⅤ后的最后结局。
1、你身边有得艾滋病的吗?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艾滋病,梅毒,乙肝的传染病患者较普通人多一些,基于工作数据,我们医院年均艾滋病新报病例16例左右(还有其他医院先诊和已报病例10例左右)他们的心态要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有无孩子而体现不一样的状态。一位是刚从街道退休的老员工,因退休无聊,去泰国旅游,受不住诱惑,在红灯区玩了一次,回来后一段时间,反复发烧,腹泻,最后筛查HIV阳性,看着一个老头在我们科关着门在里面哭的稀里哗啦,心里说真的没有同情,为老不尊,见得多了,不过年纪也过60岁了,不像小年轻才10多20岁那么煎,
告知定时电话回访,需要药物去传染病医院领取。一位是20多岁快递小哥,因经常光顾城中村的某些店(有一条街全是这些),来院检查中招,询问时,反应慢,可能没缓过来(一般初检后告知来院再抽血送检市中心确诊期间才是最煎熬的),说没有女朋友,问我们他还能活多久,说要回老家看看爸妈(以为快死的节奏),开导他,如果真要回去,记得去当地专科医院拿药检查,
这例涉及比较多,女方因怀孕(9周➕)建卡抽血,发现中招,电话询问家庭情况,得知有丈夫和孩子,一并带来筛查,检查结果,男方阳性,孩子没事,腹中孩子因未满3月可做阻断治疗生健康宝宝,但是男女双方考虑未来,决定打掉孩子,也是没有大吵大闹,男方特别想抽烟被制止。有一例特别奇葩,夫妻双方抱着孩子来急诊儿科说反复发烧帮他们查一下是不是有艾滋病,因一直发烧无法抽血检查,只能先做保守治疗,退烧后再检,就过了3周了,最后检查还是中了,一家三口,宝宝没有保护好,3次来院,夫妻两人都是一直冒汗,
所见的患者都是初期症状或无症状,严重的一个都没见过,要么说明现在医院筛查,介入及时,初期在综合医院筛查出来后,统一去专科医院治疗和拿药。要么后期患者意识到症状也无治疗意愿(瘾君子,失足妇女类的人群)现在最严峻的问题不是发现艾滋病,而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非强制性,个人隐私保密,社会流动性大,无法减少交差感染和恶意传播的行为,只能靠患者自我约束(以防想不开,祸乱社会的不良影响,定期电话回访,心理开导)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
2、中国艾滋病人都去哪了?中国现在还有多少艾滋病人?
你问中国现在还有多少艾滋病人,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对,因为艾滋病是感染HiⅤ后的最后结局。正确的问是中国现在还有多少HⅰⅤ感染者?这个我在一些新闻中看到好象有几百万人吧,中国HiⅤ病人都去哪了?告诉你,他们不是在工作,就是蹲在家里,也许你身也就有几个,只是你不知而己。其实现在我们不应该害怕已确诊且在服药的HiⅤ携带者和爱滋病患者,因为他们通过服药己将病毒控制在难检测范围了,即已没有什么传染性了,
3、得了艾滋的人现在都过的怎么样了?
得了艾滋的人现在都过的怎么样了?作为多年感染科医生应该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了吧?我也相信这是恐艾的患者和艾滋病患者最愿意了解的一些事情,那我就从开始见到的艾滋病病人说起再到目前的状况吧!那还是零几年,那时候才毕业不久,那个时候艾滋病病人很少,一年很难见到一两个住院病人,当时也没有专门的艾滋病病房,对于艾滋病的一些知识也相对缺乏更别说一些治疗药物和措施等等,当时的艾滋病患者往往住进来都特别严重加上没有单独的病房,往往放在走廊的尽头,加上家属的放弃、医务人员的恐惧,艾滋病患者晚期都比较凄惨,曾经有一些老资历的医生开玩笑说,有护工去开水房打开水,路过病床发现病人周围有蚊子在飞,走进一看原来病人已经去世了。
文章TAG:艾滋病 人有 阜阳 阜阳的艾滋病人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