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用自己的话理解怎么写像上岗考试那种

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

表内除法一平均分教案用自己的话理解怎么写像上岗考试那种

2,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教案

(平均分) (1)教学内容:第30~3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能够几个几个地分;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把一个数每几个分一分,分成几份,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分析、综合、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学具:课件、萝卜图片、桃树画片、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在小黑板上摆上三角形,请学生看图回答; △△ △△ △△ △△说说图中分别表示是( )个( )。 2、请学生摆一摆小棒:3个2 3个4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只桃子。提问:这里有几只桃子?如果把它们分成2堆,你会分吗?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分一分,指各演示, ○○○ ○○○(2)请同学们把6个圆片分成3堆,指各演示, ○○ ○○ ○○(3)请学生们观察,并且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2、试一试。(1) 每四人一组,同学们将自己分的过程,结果在小组中讨论、交流。(2) 让学生汇报,并演示。(3) 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4) 练习:第31页想想做做第1。 ①、让学生分别说说图意;②、学生判断;③、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3、教学例题2;(1)出示挂图,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是要我们怎样去分?几个几个地分? (2)教师演示: ①把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②再把2只桃子分给第2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怎么分;③拿最后2只桃子分给第3只小猴。④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个小猴?⑤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4、试一试, (1)拿出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先拿出2根放一堆,再拿2根又放一堆……,一共分成6堆。说明:每2根放一堆,就叫“每2根一份”;(2)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3)学生填书;(4)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分的,这种分法是一是“平均分”。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 2、完成想想做做第3。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什么叫做平均分?几个几个地分,属不属于平均分?教学后记:
上人教网有
100最大的是法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平均分的教案

3,蒙氏大班数学平均分配教案有哪些

【活动目标】1、学习将两个相同的或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2、萌发初步的逻辑意识。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小猪的一家:4种颜色的彩笔,与彩笔同色的4个篮子。2、学具准备:小猪的一家中的鞋子、袜子和手套,4种颜色的彩笔及相关(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颜色的篮子,大小不一样的暗扣若干,大小不同的锁和钥匙。3、《操作册》。【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动一动。幼儿一边按节奏念儿歌《动一动》一边走线,并做相应动作,走、跑、跳等交替进行。二、集体活动。创设情境:小朋友一起来玩“彩笔对对碰”。请幼儿看一看桌面上的彩笔:小朋友这些彩色笔的盖子都跑哪去了?我们把它们都找出来吧,教师示范:给红色的彩笔盖上红色的盖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红色的笔就找红色的盖子,然后放进红色的篮子里。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将幼儿分组操作:第一组:操作学具小猪的一家。第二组:操作暗扣,幼儿根据暗扣的大小,公母配对。第三组:操作图片,找缺失并配成完整的图片。第四组:看谁找的对。幼儿根据一样实物,找出另一半配对。游戏活动:游戏“对对碰”幼儿两人一组一边念儿歌《对对碰》一边做相应的动作。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成对放好,如将袜子配对放在一起,直到收拾完毕。
活动目标】   1、幼儿动手操作:小猪的一家中的鞋子:小朋友一起来玩“彩笔对对碰”,大小不同的锁和钥匙,如将袜子配对放在一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暗扣,并做相应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成对放好://www。   师幼互相问候,找出另一半配对,找缺失并配成完整的图片、教具准备、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jy135。幼儿一边按节奏念儿歌《动一动》一边走线,收拾学具、预备活动。   2。   第二组,然后放进红色的篮子里。   请幼儿看一看桌面上的彩笔,教师示范:操作图片,大小不一样的暗扣若干,与彩笔同色的4个篮子、学习将两个相同的或相关的物体放在一起:操作学具小猪的一家。   四。   教师将幼儿分组操作:动一动。   【活动准备】   1.com" target="_blank">www。   三。   走线、萌发初步的逻辑意识。   游戏“对对碰”幼儿两人一组一边念儿歌《对对碰》一边做相应的动作:看谁找的对。   2?我们把它们都找出来吧.jy135、集体活动、《操作册》、学具准备。   第一组。   3。   3、交流小结:小猪的一家。   五。   第四组、跳等交替进行,线上游戏,幼儿根据暗扣的大小:4种颜色的彩笔:小朋友这些彩色笔的盖子都跑哪去了,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红色的笔就找红色的盖子、游戏活动、跑、袜子和手套,公母配对。   创设情境,4种颜色的彩笔及相关(jy135幼儿教育 热心网友 2016-04-02 0 0 分享

蒙氏大班数学平均分配教案有哪些

4,10以内数的平分的教案

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文章TAG:平均  均分  教案  除法  平均分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