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李尔王故事梗概500字

一个父王和三个女儿的故事

李尔王故事梗概500字

2,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故事内容

《李尔王》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故事内容

3,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所要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我们都喜欢甜言蜜语的人,喜欢夸赞之语,到最后不也正是它们害了我们嘛!这不正是对那些口蜜腹剑的阴谋家的谴责吗?在现实生活中现象和本质,外表和内容往往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能因为现象和外表而失去理智成为下一个李尔王,“金光灿灿的并不全是黄金!” 而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可以判断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么会知道甜的滋味呢?
对爱(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的忠诚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所要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4,李尔王的悲剧性格分析从性格上面说

李尔王无疑是这个悲剧的主角。他是一个专横暴虐、刚愎自用的统治者形象。他的致命的错误是虚荣心。作为一个长期处于最高统治地位的国王来说,总是被人赞赏常会导致虚荣心,他听惯了赞美的话,听惯了甜言蜜语,必然不习惯于小女儿的诚实和拙于言语。可以说小女儿的诚实是对他虚荣心的极大讽刺,长期习惯于生活在虚荣中的人必然不习惯于这种诚实,也不喜欢这种诚实,所以他才会如此恼怒,才会把小女儿赶出家门。我觉得李尔王这个形象的意义更多的是对于现代的意义和启发。人们说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经典之作,就是因为它存在着多样的解释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莎剧的魅力所在。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李尔王,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李尔王,太多的虚荣心导致了太多不好的后果,从公司的老总,到我们一般人,其实都有虚荣心,适当的虚荣心可以促进我们向上,但是虚荣心太多太强,就会适得其反。《李尔王》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专横,拔护
李尔王是一个悲剧形象。 他的独断,专横,无疑是他悲剧的来源。

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悲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确实是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悲喜剧皆有,可以说他的戏剧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含义。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一样,他的创作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如诗人一样满怀激情的对白、如哲人一样深邃的思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正是其中的代表。 悲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时代的剧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是以悲剧扬名希腊。一部不朽的《俄底甫斯王》被后人研究了几千年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心理学、宗教学、文学都从这部剧作中得到了启发。莎士比亚的悲剧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多产的作家相媲美。这些作品就像甘泉一样不可干涸,总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意义。 我认为悲剧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元素,无论是哪出悲剧,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这四种基本的元素。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性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奥塞罗》中明显的悲剧元素就是奥塞罗性格的缺陷,只要是人总会有些嫉妒心的。可是这出戏中的悲剧并不是奥塞罗的性格作祟,也不能归罪于那个蛇蝎心肠的恶汗亚果(我甚至有点喜欢这个敢于剖析自己心理的阴谋家),在戏剧的刚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奥塞罗和玳丝德摩娜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玳丝德摩娜并不了解奥塞罗,她喜欢奥塞罗的理由很简单,她喜欢他讲述那些颇具传奇性的经历,一句话她只喜欢一个浪漫的理想。当亚果的妻子告诫玳丝德摩娜当心奥塞罗的妒忌的时候,她却说“我想他在出生地让阳光把这种气质(妒忌)都吸去了。”而奥塞罗有点明白自己的妻子为什么喜欢自己,或者说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本来就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对玳丝德摩娜又爱又恨又怕。最终,亚果只是起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将这种虚假的、毫无信任的、不牢固的爱情炸个粉碎,而真正具有爆炸力的火药却在奥塞罗和玳丝德摩娜的身上。由此看来这出悲剧倒有些主人公咎由自取的味道,可能是这种惩罚太重了——以男女主人公的死而结束,所以才有了很强的悲剧色彩。 《里亚王》的悲剧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少见到,毕竟我们认为亲情是最温暖的也是最牢固的。可是我们要注意戏剧的背景一个充满谋求权力和财富的宫廷政治斗争,政治可以让一切变的肮脏,对触手可及的权力和财富的谋求可以让人变成魔鬼。西方有这样一个故事是讨论人性的,有一个善良的牧羊人,他绝对是一个正直的人,可是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枚戒指,戴上它之后可以隐身。于是这个牧羊人可以做一些他以前不能做的事情,终于有一天他进入了王宫,勾引了王后并密谋杀死了国王,从此他和以前的自己判若两人,成了一个十足的暴君。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没有得到那枚充满魔力的戒指,他一定还是一位善良的人。叔本华说过,人每时每刻都是有作恶的想法的,这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关键是人有时候没有作恶的能力而已。里亚王的悲剧的根源也许就在这里。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力作《乱》就是根据《里亚王》改编的,故事的背景是日本的战国时代,这让我们感觉更加真实了,如果是太平盛世,毫无权力的寻常百姓中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呢?。其实我们翻一翻历史就会发现这样为权力而父子、兄弟相残的事情简直太多了。里亚王的悲剧就在于人性的沦落,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也时刻反思着人性的本质。《里亚王》的结局是悲惨的,但是注意,我们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结局,那么悲剧就能够马上变成喜剧。如果最后,里亚王的小女儿考黛丽亚活着,里亚王也没有死,那么这就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悲剧就能够成为喜剧。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同样也可以很简单的转变成悲剧。结局可以这样设计,伪君子答尔丢夫很顺利的霸占了奥尔恭的财产,他的女儿玛丽亚娜也不得已嫁给答尔丢夫,玛丽亚娜的情人瓦赖尔刺杀答尔丢夫未遂而入狱,奥尔恭的妻子郁郁而逝,奥尔恭沦为乞丐。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这是比较形象的说法但似乎也没有涉及到悲剧的根源。 《麦克白斯》颇似古希腊悲剧,其中很强调命运对人嘲弄。麦克白斯原本功成名就,可是他却相信三女巫的预言,最终预言一一应验,但是麦克白斯也身败名裂。这让我想起索福克勒斯的《俄底甫斯王》以及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王》,人的举动都受到神的干涉,当然其中也体现着主人公性格的缺陷。可是《俄底甫斯王》中几乎没有表现出俄底甫斯王的人格或者是性格带来必然的毁灭,可以说俄底甫斯是一个生性善良的人,当必然的命运来袭却无力逃避。也许悲剧的悲就体现在人的无辜和无助上,悲剧的美表现为主人公的抗争上,虽然看起来是徒劳的。 可以看到悲剧中必然会出现痛苦肠沪斑疚职狡办挟暴锚和死亡,人们喜欢悲剧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是悲剧的主角,因为同悲剧一样,人的一生也要以死亡作为结局而谢幕。但是悲剧并不是悲观,我们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短暂的悲剧中却表达了一种不妥协的永恒的精神。因此,明知理想遥不可及我们还是执著追求,明知人无完人但还是要不断完善自我,明知命运无常可是一点也不畏惧,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不是生命存在的目标。
http://wenwen.sogou.com/z/q909163205.htmhttp://www.enjoybar.com/wenxue/46/2008125116428024488.htmhttp://wenwen.sogou.com/z/q807655117.htmhttp://wenku.baidu.com/view/13c3d76925c52cc58bd6beba.html
《哈姆雷特》读后感:http://wenwen.sogou.com/z/q909163205.htm《奥赛罗》 读后感:http://www.enjoybar.com/wenxue/46/2008125116428024488.htm《李尔王》 读后感:http://wenwen.sogou.com/z/q807655117.htm《麦克白》 读后感:http://wenku.baidu.com/view/13c3d76925c52cc58bd6beba.html

6,李尔王读后感1000

[李尔王读后感1000]李尔王读后感1000假树上永远不会结下真实的果实——读?李尔王?有感“父亲,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空间和广大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富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李尔王读后感1000。”这是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的表述。“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觉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的无上幸福……”这是二女儿里根的表述。多么娓娓动人的口才,说得李尔王心花怒放,将财产给了她们,然而她们真有如此爱她们的父亲吗?不,她们对爱的告白其实是对金钱的渴求,她们对亲情的表述其实是对财富的欲望,她们对父女情的理解其实是被利益蒙蔽双眼的表现。而李尔王最珍爱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的回答却是“父亲,我没有话说,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对啊!亲情的爱只是因为您是“我”的父亲,而对您的感激与孝敬,不会因为言语的诱人而变得更加崇高,不会因为金钱的“万能”而变得更加伟大,更不会由于私欲的“渴望”而变得更加至高无上光彩夺目;相反它们会因为言语的花俏而变得低下,会因为金钱的伪装而变得卑贱,会因为私欲的愚昧而失去光彩。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人类那可耻的虚荣心所赐,读后感《李尔王读后感1000》。考狄利娅那普通的“名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亲情的“真实”——普通而平凡。然而李尔王却因此大怒,与她断绝父女关系,难道他这个高高在上的君王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难道他这个父亲对亲情的理解也只是语言的动人、表面的华丽、不断满足虚荣心的奢侈,毫无真情实感吗?考狄利娅“只是缺少娓娓动人的口才,一些违心的言语,凡是心里想到的事,总不愿在没有把它实行以前就放在嘴里宣扬。”她所以失去欢心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为,或是不名誉的举止,而是她“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一条她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人们的虚荣心是多么奇怪而可耻!只喜欢别人把你当贵重稀有的物品而捧得高高,却不知道别人已把自己当作无用易碎的玻璃花瓶,不知道自己的短处,还一味地挑剔别人的毛病与错误。当一个人不断希望得到别人的奉承与讨好时,那么这就是他“毁灭”的开始。时间证明了一切,两个女儿排挤他,冷落他,只有被他遗弃仇视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来关心爱护他,最后用她的生命换回了她“真正”的父亲,弥天大谎破灭了,此时美丽诱人的言语成了万恶的根源。言语的诱人,言语的“伪装”,言语的“虚假”历历在目,痛之入骨。回想当时肯特公爵的劝阻是正确的,他甚至用生命作为代价对他说道:“有人不会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可并不是无情无义!”而现在已回天乏术了。这是虚荣心“导演”的一部愚昧父亲害死自己善良女儿的可悲电影。这不正说明了我们平时的一句话“忠言逆耳”,而且也证实了人们的虚荣心有多么强烈,对于平时普通的言语都要求美丽动听,对于不需要舌头,只要行动的事却要天天宣扬于嘴边,然而紧随着的将是幻觉、泡影与虚伪。当肯特公爵被逐出国家领土时,曾对李尔王的两位大女儿祈愿道:“……愿你们的夸口变成实事,假树上会结下真实的果实……”可谁都了解人们的虚荣心永远会携带着虚伪与丑陋,夸口不会变成实事,假树上永远不会结下真实的果实。
假期里,姥爷推荐我读了一本叫《狼王梦》的好书,它是动物故事小说大王沈石溪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本小说讲了一只名叫紫岚的母狼培育自己孩子成为狼王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狼这种动物的许多知识,同时也被伟大的母爱深深的感动了。 紫岚是一只失去了丈夫的母狼,它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来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狼王。她一共生育了四只狼崽,三只公狼黑仔、蓝魂和双毛,一只母狼媚媚。 其中公狼黑仔最象她早已过世的丈夫黑桑,她最宠爱这只狼崽,结果这只狼崽还没有培养成狼王就因为擅自外出而被金雕吃掉了,读到了这里,我深深为紫岚感到惋惜,本来黑仔是最具备狼王气质的一只狼崽,结果因为太宠爱,反而葬送了黑仔的生命; 黑仔死后,紫岚将蓝魂作为第二个狼王的培养对象,蓝魂因为缺乏生活经验,葬送在了猎人的陷阱里面,当蓝魂被猎人的铁夹子夹住后,作为母亲的紫岚并没有随狼群离孩子而去,而是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想办法救出蓝魂,可是天就要亮了,大批的猎人就要来了,蓝魂只有死路一条了,紫岚只有忍着失去孩子的痛苦选择咬死蓝魂,把他给安葬了,而不是眼睁睁的看着猎人将蓝魂的狼皮剥掉,读到这里我真的落泪了,为失去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伤心不已,而更为伤心的是紫岚失去了两个精神支柱。 可是紫岚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开始专心的培养最没有狼王气质的双毛,为了激发双毛的狼性,不惜折断了自己的一条腿,双毛成为了一只优秀的的大公狼,并且完全具备了争夺狼王宝座的能力,可惜的是在和老狼王争夺狼王位置的斗争中,他内心最深处的自卑感葬送了他的前程,成为了狼王洛嘎的食物,读到这里,我简直是太为紫岚感到难过了,她连续失去了三个儿子,上天对她太残酷了,三个儿子不光没有成为狼王,就连生命也失去了。其实紫岚完全可以选择嫁给卡鲁鲁,过上安逸的生活,可是她为了培养孩子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最艰苦的生活来成全孩子的狼王前程,也只有母爱才能做出如此伟大的牺牲。 只剩下一只母狼媚媚了,她交往了一只公狼名叫吊吊,紫岚因为讨厌吊吊没有优秀公狼的品质,为了媚媚后代的遗传基因着想而杀死了吊吊,媚媚也因此患了忧郁症,跟母亲记下了仇,虽然媚媚对待自己象仇人一样,但紫岚得知媚媚怀上了卡鲁鲁的孩子以后,又燃起了培养狼王的希望,这时候紫岚已经是一只丑陋的老狼了,除了生命,再没有其他可奉献给孩子的资本了,于是她拼尽了最后一口力气干掉了想吃掉媚媚的金雕。媚媚安全幸福的做了母亲,生下来五只小狼崽,其中两只公狼,一只像极了外公黑桑,一只像极了外婆紫岚,但愿其中一只将来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狼王,死去的紫岚也许可以瞑目了。 读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了母爱很伟大,母亲宁愿牺牲自己的爱情和生命,也要把自己的后代培育好。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批评我,其实是想让我成为优秀的人才,以前父母批评我,我还很反感不理解,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深深的愧疚,争取以后好好表现,不让爸爸妈妈太操心了。

文章TAG:李尔王  读后感  故事  故事梗概  李尔王读后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