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武汉、长沙铁路枢纽地位开始下降,周边城市交通枢纽地位开始上升。郑州”米”铁路建成后,铁路枢纽城市地位感觉反而下降了,汉柜”是全国第三大证券交易中心,最大的国债及国债期货交易场所,最大的资金拆借中心,被搞去了上海★武汉经济最差的时候,一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才几百万块,你说能干嘛,到处破破烂烂,所有才有了全国最大县城的外号,GDP一直下降,最低的2007年排序到全国17,武汉才触底反弹,画了一个V,才有了武汉后来的要挖出来一片新天地,找回失落的20年,复兴大武汉的宣传★东部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然后搞东北工业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基础条件好,有不错的自我发展能力,所有一直就是先放一放,先发展穷地方,整个中部塌陷了,才有了武汉sz在大会上问温总的一段佳话,武汉在哪里武汉在哪里武汉在哪里,后来才搞了一个中部崛起政策,但是晚了许多年,力度也小太多,不说与沿海地区比,就是比西部大开发也小太多了。
1、武汉交通枢纽的地位在下降吗?为什么?
这是毫无疑问的。首先看航空,天河机场国内排名持续下降;再看高铁,随着郑州、长沙米字型高铁成型,武汉在高铁时代正快速从领先走向被动,究其原因,很简单,不思进取所至。航空,自我安慰说地理位置太好,航空并非最佳工具,落后难以避免,高铁,十年前的首发优势荡然无存。同样是自我安慰说直达全国省会城市数排第一,这就好比在空调时代谈电扇普及率。
航空,竞争策略不是在中心机场模式上去一较高下,应尽快规划东南西北四大机场,真正确立从地理中心到国际物流中心的竞争态势,高铁,要明确其真正的价值边界是五小时内重要城市通达数。要确立成为中国3/5小时直达重要城市数双第一城市,这才是高铁时代当之无愧的中心标准,交通中心城市要成为航空、高铁、公路、水运的联运中心,通过现代服务业提升联运效率,降低联运成本。
2、武汉纳入中心城市了吗?你怎么看?
国家把武汉纳入中心城市建设,这是符合情理的事情,2016年,住建部和发改委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印发《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原则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补齐高端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功能,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而武汉市政府将分三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21年基本形成框架,2035年初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2049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亮点城市,
武汉能得到国家的支持,离不开武汉以下优势第一:城市地位恢复抬升。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近现代史上,武汉长期砥柱中流,上个世纪、年代,由于国家开放的重心在沿海,改革的重点在特区、在农村,武汉城市地位相对下降。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实现从“中部重要的城市”向“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跨越,担负起“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项先试先行的国家战略任务,
第二:区位条件凸显优越。武汉地处大国家中心城市的圆心位置,随城市高铁的陆续开通,武汉北至京津、南至广州、东至上海、西至重庆,都只需3个小时左右。此外,武汉还是全国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是中部地区航运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城市,伴随“江海直达”、“保税港区”以及一大批国际航空航线开辟,武汉联系周边、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第三:现代产业全面发展。武汉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教水平、研发力量和产业工人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大工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配套体系比较完整,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特色鲜明,前景十分广阔,大力发展高效高新产业,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到2021年,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工业经济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而且武汉担着国家交给的支点、试验、示范等重要任务,使命光荣、职责独特。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主战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湖北进入“金砖四省区”行列,湖北的综合条件、战略定位和未来趋势,能够为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第四:经济实力快速厚积,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武汉地区生产总值逐渐迈入了3000亿、5000亿、10000亿的台阶。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400亿元,全国排名第八,人均GDP达到12.44万元,全国排名18,第五:教育实力全国出众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7年,武汉有普通高校88所,在校研究生11.5万人,在校本科及大专生95.68万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百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26万人。
文章TAG:武汉 地位 下降 枢纽 交通 武汉地位怎么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