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负米的故事,历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的典故故事是哪些
来源:整理 编辑:好学习 2023-05-15 15:54:27
本文目录一览
1,历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的典故故事是哪些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2012年8月14日,新“24孝”行动标准出炉。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四、百里负米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母十六、闻雷泣墓十七、哭竹生笋十八、卧冰求鲤十九、扼虎救父二十、恣蚊饱血二十一、尝粪忧心二十二、乳姑不怠二十三、弃官寻母二十四、涤亲溺器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中国二十四孝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二十四孝图(1-12)(12张)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涤亲溺器二十四孝图(13-24)(12张) 二十四、弃官寻母
2,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孤独的坐着突然听到了敲门声是什么故事
这个是英国上个世纪90年代举行的一次超短篇小说大赛的惊竦类冠军作品,原文是:我坐在屋里……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然而这时候却响起敲门声…… 这没有答案的……这句话确实起到了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十足惊恐的境界,很是难得……例文: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他黯淡无神的瞳孔里就像被注入了漫天星辰一样,瞬间明亮了起来。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走到门前,他把手放在衣服上擦了擦,擦掉了手心上的汗,紧接着颤抖着扶上把手,打开了门。可是门外空无一人。也许是幻听了吧——他在向门外四处张望无果之后这样想着。拖着像灌了铅似的,已经麻木了的双腿,迈着沉重的步子,他慢慢地挪到了书桌旁,盯着一处发呆。那是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家三口的合照。照片里有他,他的妻子和女儿。一片静默之后,他抬起头,似乎是想让眼里的泪水倒流回去。他想起了以前的美好生活。去上班的路上、公园里、公交上…哪里不是一片欢声笑语,就算有吵骂,可最起码还很热闹,不像现在,到处都是一片死寂。地球上是为什么只剩他一个人的?他也想知道。一觉醒来,工厂烟囱里还冒着阵阵黑烟,垃圾仍然遍地都是,小溪里还飘着前天倒进去的残羹剩饭,天空依旧是灰黑色的……可是,人却都凭空消失了。这些天他一直在想,为什么要留下他一个在这世上孤零零的。也许是上帝在惩罚人类吧,他这么想着。不过,还有没有挽回的机会呢?他跑出家,关掉工厂正在运作着的机器,拾干净地上的垃圾,捞起小溪里的东西……等这一切都做完,他躺到公园的长椅上,看着如火的晚霞,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感觉有人在摇自己的胳膊,他睁开眼,看到的是女儿的脸,她笑嘻嘻地说:“爸爸别睡了快来陪我玩。”随后看到妻子端着盘子从厨房走出来,说:“不许玩了要吃饭了。”突然传来了敲门声,他打开门一脸笑意地看着恶作剧完跑走的孩子们。天又变蓝了。或许发生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3,子路负米有什么典故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发达了,环境和物质条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从「子路负米」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当中,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天一天的减短。尤其在现代社会里,有人十三、四岁就离家,负笈在外,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研究所,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我们能跟父母相聚的时间是这么的短暂,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们呢?现代的父母经常很感慨的说,他不奢求子女会孝顺他,只要不让他担忧挂心,他就非常的幸运了。
当今社会,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孤独无依,被送进养老院,子女很少去过问、探望,所以他们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内心更为难过。一个人,从组成家庭之后,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献给了孩子、社会和工作,不辞辛劳付出了大半辈子,到了晚年,照理讲应该是安养天年的时候。可是我们看到,当前有许多老人晚年的处境非常凄惨,无人过问,孤独无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继,并不是因为他穷,而是他没有能力自己来料理。人一旦步入老年,儿女不在身边,眼看亲人、左邻右舍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就会失去斗志,对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蚀了。
我们读到,子路为了让父母吃到较好的食物,都能不计劳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负米、背着米回来,奉养父母。古人孝顺父母之心,确实是我们没有办法体会的,感动之余,我们真的应该要向古人学习。
4,文明礼仪小故事 短
1.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我非常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处处讲文明,讲礼貌。记得有一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高高兴兴下楼去散步,当时爸爸一边走一边吸烟,突然间爸爸将烟头扔到小区路边略有些发干的草坪上,我看到后赶快走过去,弯腰将烟头拾起放到路边的垃圾桶里。我责问爸爸:“我们经常看电视里的文明30秒,您怎么还这么做?您这样做是不文明的行为。”像这样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我想做个小学生就要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学生。 见到老师总能主动问好。以前我见到老师总低着头就走了,可自从有一次,妈妈让我把一瓶料酒给楼上的阿姨送过去,从那以后我见到认识的人就问好。那天,妈妈让我把料酒给阿姨送去,我去了,可我叫了一声没人答应,我就走了,妈妈说刚才还在你再去看看,我就又去了。我放大了胆子敲了一下门,听到有人说请进,我就进去了,对阿姨说:“阿姨这是您的料酒。”说完就走了,回到家妈妈说:“对了,就要这样做,从小讲礼貌,长大了走进社会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最感人的是一次故事会上,一位女同学在讲《小红帽》时,因一时紧张,讲了一半讲不下去了,只见得她急得脸发白,汗直流,越急越想不起来。这时课堂上异常的安静,没有一个人起哄,嘲笑,也就在这时只见主持人走近她、轻轻地说道,“别慌,再想想”,并随手塞给她一张手纸让她擦汗,台下的同学不约而同的鼓起拿来,鼓励她。在这文明、友好的气氛中她渐渐镇静下来,终于坚持讲完了故事。这仅仅是我班“文明”之风吹拂下绽开的一朵小花。赞同1729| 评论(3)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1、孝感动天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12个)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2、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3、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4、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5、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成语为亲负米的故事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扩展资料:故事启示:孝子的尽孝要及时,在父母还在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即如诗句所说:“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自己荣华富贵了,但是亲人已经去世,即使念念不忘旧时亲人养育的种种“劬劳”,要孝敬父母却已不可能了。“劬”,辛苦、辛劳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往往在失去了父母以后,心想再尽孝,但是已经不可再得;特别是自己生活条件好了、地位高了后,想再报答父母之恩情,却已经成为一生的遗憾了。人们都熟知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重复着这句名言,表露出深深的、不可重新再来一次的巨大遗憾。这一则故事中子路的感叹,也便是这样的心绪。此名言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可以延伸解读一番。一次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个贤者!”一看原来是皋鱼,身披粗褐,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没有丧事吧,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的过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学,周游各诸侯国,但回来时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业,不愿侍奉庸君,结果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其三,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断了。最后说,“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后来他就自己寻死了。这时,孔子说:“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别孔子,归还家里去侍养亲人的有十三人。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为亲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 孔子赞扬说:“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百里负米,死后思念哪!”《为亲负米》,又称为《负米养亲》、《百里负米》等,讲述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路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的第五则故事。 原文为亲负米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1] 注释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后人有诗云: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评说仲由(前542~前480年),字子路,春秋末期鲁国汴人,即今天山东泗水人,为孔子的弟子。他是又一个出名的孝子典型。 子路对于“孝”是很重视的。他曾经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人,夙兴夜寐,手足长满老茧,面目黧黑,种植五谷来侍奉双亲,但是还是没有孝子的声誉,这是为什么? 孔子回答说,恐怕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一,大概自身不敬重。二,大概脸色不温顺。三,大概出言不逊。四,大概是交的朋友不是仁人。因此君子在家要忠实地孝敬父母,出外结交贤能的朋友,就不会没有孝子的声名。(《韩诗外传》第九卷)在《为亲负米》中,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顺。子路家里很贫穷,只能吃粗劣的饮食。“藜藿之食”,即指粗劣之饮食。“藜”,草名,又名莱,初生可以吃,俗称为红心灰。“藿”,豆叶。子路曾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双亲。 亲人去世后,子路游学到楚国。后来做了官,随从的四马拉的车就有百辆,积累的粟子多达万钟。“钟”,古代六斛四斗为一钟。此时子路就坐,有一层层的垫褥;饮食供给,则有一只只排列的大鼎。于是他感叹地说:“虽然想要再吃粗劣的饮食,能为亲人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这则故事有两点涵义可警示今人:一,孝子在奉养上要尽心竭力,比如子路为了让双亲能吃到米饭,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这是孝养亲人的一个典型。正如诗句所说:“负米供甘旨,宁忘百里遥。”为了让父母尝到米饭的“甘旨”,也就是好味道,宁愿不顾百里之遥背米回家。 给人们的启示孝子的尽孝要及时,在父母还在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即如诗句所说:“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自己荣华富贵了,但是亲人已经去世,即使念念不忘旧时亲人养育的种种“劬劳”,要孝敬父母却已不可能了。“劬”,辛苦、辛劳的意思。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往往在失去了父母以后,心想再尽孝,但是已经不可再得;特别是自己生活条件好了、地位高了后,想再报答父母之恩情,却已经成为一生的遗憾了。 人们都熟知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重复着这句名言,表露出深深的、不可重新再来一次的巨大遗憾。这一则故事中子路的感叹,也便是这样的心绪。 此名言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可以延伸解读一番。一次孔子出行,闻哭声甚悲。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个贤者!”一看原来是皋鱼,身披粗褐,手执镰刀,在路边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没有丧事吧,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皋鱼回答说,我的过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学,周游各诸侯国,但回来时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业,不愿侍奉庸君,结果年岁已晚仍一事无成。其三,与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断了。最后说,“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后来他就自己寻死了。这时,孔子说:“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别孔子,归还家里去侍养亲人的有十三人。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翻译: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故事 :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父母。从小他就家境贫寒,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所以经常以野菜充饥。然而他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父母都上了年纪,如果营养跟不上,身体会越来越不好,想到这些仲由心里非常担心。 仲由的家离集市很远,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几百里的路,才能买到米,买完米后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他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仲由持之以恒,从不间断为父母买米,直到父母双双过世。后来他南下去了楚国,楚王封给他高官厚禄,连出门都有上百辆马车跟随,仲由从此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优越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该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为双亲负米,都永远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修课。而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孝顺没有贵贱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寻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计辛劳,尽力做到。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只能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我们应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孝顺父母。
6,有关道德的故事
道德 故事 【By Kaiser3344】
【古】
01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2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今】
01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报纸上看见一条反面的新闻:“某地区奥运火炬手在绕过捐款箱后,把一只空的手放在箱子边,什么也没捐。”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没有错,他们已经捐过了钱,只是几位记者没拍到照片,就让他们空大波,指责声,叫喊声,责骂声,不绝于耳。经事后调查,火炬手并着手再走了一边。这件事让火炬手很郁闷,人民很纳闷,也让社会充满了疑问,这记者怎么这样呢!我则感到很气愤,媒体本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加了解社会,却报道出这么一条消息,又和报假新闻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拿灾区人们的利益开玩笑,是对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对社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实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现,而这家媒体却连这点道德都做不到,还怎么再谈自己的信誉呢?
02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没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得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呀,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儿子听后,仍一脸迷惑。 富翁说,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吧。儿子点点头。
富翁领着儿子找到了商人甲。甲的门面房不大,甲正悠闲地喝着茶。富翁取得了甲的初步信任,富翁说,我有一批货想和你合作,你卖不卖?商人甲骨碌碌转了转眼珠子,一脸狐疑。富翁说,你卖了货再给我钱,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富翁装作放心的样子,瞥了一眼甲租来的这套门面房。
生意谈成了。富翁放了1万元钱的货在甲的店里。
随后,富翁又领着儿子找到门面稍大的商人乙,和门面更大的商人丙,都放了1万元的货在他们店里。
一个月后,商人丙率先来找富翁,丙的铺子大,周转得快。丙还了货款,并提出要从富翁这儿进更多的货。不久,商人乙、商人甲都来还了货款,无一例外都要求从富翁这儿进更多的货。富翁给了3万元的货。儿子说,他们还是蛮讲信用的,应该多给他们货呀。富翁依然只是笑笑。
又一个月后,商人丙率先来还钱了,提出要进更多的货。随后,商人乙也来了,也提出要进更多的货。商人甲却没来。富翁领着儿子到了甲的店铺,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说,他真不讲信用。富翁没说什么。
这回,富翁给了商人丙和商人乙各5万元的货。儿子说,他们还是蛮讲信用的,应该多给。富翁笑而不语。
再过了一个月,商人丙率先来还钱了。还提出要进更多的货。商人乙却没有来。富翁领着儿子到了商人乙的铺子,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很惊讶,说,他怎么这么不讲诚信呢?看来,只有 商人丙到底是做大买卖的,可靠!富翁赊给商人丙8万元的货。一月后,丙按时还钱。
富翁赊给商人丙15万元的货。一月后,丙按时还钱。
富翁赊给商人丙30万元的货。一月后,丙却没来还钱。
儿子说,丙一定有特殊原因,他这么讲诚信的人怎会不来呢?富翁不声不响,领着儿子到了商人丙的铺子,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更惊讶了,说,人怎么这样呢?
富翁说,我把人的道德底线都量化成了数字,你该明白了吧?商人甲的道德底线是3万元;商人乙的道德底线是5万元;商人丙相对还是诚信的,但他也有道德底线,是30万元。这就是人性。但不用担心,我早料到了他们这一手,现在他们正准备接受我的律师信,等待法律的审判吧!
然后,儿子感叹,人呀!人呀!
富翁说:“我花38万元,教你认识了人性中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值。”
【楼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来的,若您觉得满意,望多多支持哈!!!《多一句赞美》 雅特·鲍奇华
几天前,我和一位朋友在纽约搭计程车,下车时,朋友对司机说:“谢谢,搭你的车十分舒适。”这司机听了愣了一愣,然后说:”你是混黑道的吗?”
“不,司机先生,我不是在寻你开心,我很佩服你在交通混乱时还能沉住气。”
“是呀!”司机说完,便驾车离开了。
“你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不解地问。
“我想让纽约多点人情味,”他答道,“唯有这样,这城市才有救。”
“靠你一个人的力量怎能办得到?”
“我只是起带头作用。我相信一句小小的赞美能让那位司机整日心情愉快,如果他今天载了20位乘客,他就会对这20位乘客态度和善,而这些乘客受了司机的感染,也会对周遭的人和颜悦色。这样算来,我的好意可间接传达给1000多人,不错吧?”
“但你怎能希望计程车司机会照你的想法做吗?”
“我并没有希望他,”朋友回答:“我知道这种作法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我尽量多对人和气,多赞美他人,即使一天的成功率只有30%,但仍可连带影响到3000人之多。”
“我承认这套理论很中听,但能有几分实际效果呢?”
“就算没效果我也毫无损失呀!开口称赞那司机花不了我几秒钟,他也不会少收几块小费。如果那人无动于衷,那也无妨,明天我还可以去称赞另一个计程车司机呀!”
“我看你脑袋有点天真病了。”
“从这就可看出你越来越冷漠了。我曾调查过邮局的员工,他们最感沮丧的除了薪水微薄外,另外就是欠缺别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但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差劲呀!”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没人在意他们的服务质量。我们为何不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呢?”
我们边走边聊,途经一个建筑工地,有5个工人正在一旁吃午餐。我朋友停下了脚步,“这栋大楼盖很真好,你们的工作一定很危险辛苦吧?”那群工人带着狐疑的眼光望着我朋友。
“工程何时完工?”我朋友继续问道。
“6月。”一个工人低应了一声。
“这么出色的成绩,你们一定很引以为荣。”
离开工地后,我对他说:“你这种人也可以列入濒临绝种动物了。”
“这些人也许会因我这一句话而更起劲地工作,这对所有的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但光靠你一个人有什么用呢?你不过是一个小民罢了。”
“我常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泄气,让这个社会更有情原本就不是简单的事,我能影响一个就一个,能两个就两个…”
“刚才走过的女子姿色平庸,你还对她微笑?”我插嘴问道。
“是呀!我知道,”他答道,“如果她是个老师,我想今天上她课的人一定如沐春风。”01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2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文章TAG:
百里 故事 历史 有名 百里负米的故事
大家都在看
-
东莞虎门怎么预约打宫颈癌疫苗,打宫颈癌疫苗怎么预约
2022-07-14
-
泰安一般染发加烫发多少钱,美发店做一次染发烫发
2022-07-15
-
深圳福田图书馆有多少座位,深圳被叫做图书馆之城
2022-07-15
-
宁波助理医师一个月工资多少,助理医生月工资大约是多少
2022-07-15
-
济南五险基数是多少,济南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07-16
-
青岛最低月工资是多少钱一个月多少钱,在青岛一个月工资4500元
2022-07-16
-
金华幼教的工资多少,不知道幼师的工资有多少
2022-07-16
-
杭州小孩上学要多少分,小孩子在杭州上学好
2022-07-17
-
广东哪里不会说广东话,为什么广东的学校不教广东话
2022-07-17
-
广东省有多少男光棍,湖南为什么有很多男光棍
2022-07-18
-
青岛公交司机一月多少工资,公交司机工资会提高吗
2022-07-18
-
济南失业保险金2019年每年领多少,2019年加大失业保险补贴
2022-07-19
-
广州传祺销售怎么样,大家觉得广汽传祺怎么样
2022-07-19
-
张庭是河南哪里人,姜太公是哪里人
2022-09-03
-
深圳西乡牛杂哪里好吃,哪里的牛杂汤好喝
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