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人爱喝酒,能喝酒,会喝酒。通过几件文物并不能说明河南人有多爱喝酒,但这样的出土文物和国宝却说明了河南人喝酒的历史倒是蛮长,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至少我身边的不少好朋友,都是爱喝酒、能喝酒、会喝酒的,酒友们常聚一起,酒摊上不说喝酒的话,只把喝酒当话题助兴。
单论喝酒,河南是大省,实至名归。三个实锤:●从198?年以来,每年要喝倒一个牌子,还不是茅五剑一类高档,也不是红星牛栏山老村长一类的低档,都是最接地气的名酒。本省的宋河、张弓、宝丰、林河,外省的秦池、孔府宴、光肚汾,等等,都是高度白酒,几十年来就没有过坚持两年不倒的牌子,●我从信阳到安阳,从三门峡到商丘,喝遍了全省每个地市,没有一个地方不说本地不能喝的,都最能喝。
●全省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的标志都体现在喝酒上,河南人待人实诚由此可见一斑,信阳老话说得好,脱裤子卖了也要让客人喝好。再举几个地方喝酒的突出特色:⒈我老家信阳光山的喝酒风气,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持久战法,特别是过年期间,表现最为突出。家里来了客人,进门半小时内,酒摊摆上,开始喝酒,最多用三钱的小酒杯,上来就通关,里外三个往下走,不急不缓,一圈接一圈不歇气。
喝到下个饭点,把酒桌上所有菜全部撤换一遍,继续喝,喝好的陪客当场换人,如此进行,最多的持续三天三夜不拉倒。⒉商丘周口驻马店,一个规矩,来了客人,先搬一件进来,开局先每人三大杯,烟盒比着,第一杯倒进卧倒水平,不到一两的样子,第二杯稍息,二两水平,第三杯立正,三两满杯。然后开始通关,按每人用一瓶的进度往下走,喝完再来一件,
⒊南阳的特点是通透嘹亮。酒友们常聚一起,酒摊上不说喝酒的话,只把喝酒当话题助兴,一桌不论多少人,只要两个三两的玻璃杯。上来就有人自报奋勇先通关,两个杯子倒满,通关者先喝一杯,然后顺序往下见人敬一个,等于是平喝,奇怪的是,我在那喝了几个月,没见过大醉如泥的现象,都能把量控制住。至于哪个县市最能喝,还真的不好定论,都说自己地方能喝,争了这多年,再好的酒司令也难断这个官司,总不能把各地叫到一起猜拳行令定胜负吧?,
2、为什么说河南人的人品在全国是最好的?
接触的河南人不太多。刚来一个同事,河南的,对领导阿谀奉承的词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对同事是装傻充愣,胡搅蛮缠。领导在场干活是一个顶俩,不在场时是能不干就不干,客户请客,点这要那,好像是自己请客。会抽烟从来不买,拿别人放在车上的烟撒给大家抽,自己吃饭,一碗素面,连小菜也舍不得要。借别人钱,有钱了也不还,
3、听说河南省博物馆参加《国家宝藏》的三件国宝都和酒有关,河南人有多爱喝酒?
虽然很多出土文物本身就是酒器,就是祭祀之用。通过几件文物并不能说明河南人有多爱喝酒,但这样的出土文物和国宝却说明了河南人喝酒的历史倒是蛮长,河南人爱喝酒吗?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至少我身边的不少好朋友,都是爱喝酒、能喝酒、会喝酒的。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斗酒诗三千,微醺之后才留下这样的千古名篇。
又有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为什么河南人爱喝酒,能喝酒,会喝酒。你想想酒祖杜康都是河南老乡,能不擅长吗?而河南的酒桌文化历史悠久,到现在你如果来河南作客,到不同的地方也会被各地的喝酒规矩搞的头蒙,一般来说,酒桌上流行打圈,由主人或者酒宴发起者开始定下一个规矩,比如说自己喝三杯酒,敬全桌每一个人三杯酒。
也有的地方讲究多喝少倒,先把自己喝多了,再去敬客人才诚意十足,而在以前,酒是珍贵的东西,客人上门之后,一定要先紧着客人先喝。这是淳朴善良的河南人民的待客之道,所以直到现在,不少地方还会把“让客人喝好”作为酒桌上的第一要务,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们,讲规矩或者说热衷于这样的酒文化的人已经不是太多了,社会在进步,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在变得更加健康。
文章TAG:河南人 喝酒 河南人喝酒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