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工的后裔都有哪些姓氏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 据《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称,共工后有“龚”、“洪”二氏,为共工氏后代,因避难而改姓。“共”字加龙为“龚”,加水为“洪”

共工的后裔都有哪些姓氏

2,共工是谁

00:00 / 00:42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共工是谁

3,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中的为是什么意思

共工与颛顼是为了争夺部落盟主地位,而颛顼则利用民众迷信的心理,声称共工治水会“触怒上天”,导致共工失去支持,最终失败。而共工为捍卫自己的治水大业,撞山自杀,以表示“看,这样都没有触怒上天”。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的故事,后被演绎成“怒而触不周之山”的神话。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中的为是什么意思

4,共工氏是谁的后代

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轩辕裔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罪。

5,你从共工氏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

夸父与公共的特点:(1) 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2) 有牺牲精神,愿意牺牲自己改造山河(3)他们都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英雄民族精神: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今天意义:表现人有远大志向或巨大气魄,意志坚强
共工氏精神
勇敢

6,共工是谁

共工是帝直,炎帝的玄孙、泾阳王(禄续)的哥哥。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共工氏是轩辕裔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罪。共工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共工是炎帝后裔中的一个部落。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氏是神农氏之后,又是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黄河的经常泛滥威胁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领大家与洪水英勇搏斗,他们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来治水,未能治洪水,但是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共工是华夏的治水英雄,被后世尊为水神。共工治水表现出来的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后与颛顼争夺部落盟主地位,而颛顼则利用民众迷信的心理,声称共工治水会“触怒上天”,导致共工失去支持,最终失败。而共工为捍卫自己的治水大业,撞山自杀,以表示“看,这样都没有触怒上天”。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的故事,后被演绎成“怒而触不周之山”的神话。

7,共工是一个什么人物即资料

 共工,氏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   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   共工是一种官职,舜帝设立的九官之一,主管矿业。   不谈神话,真实共工是在黄帝王朝的五帝中颛顼帝时代一个比较强大部族的首领,活动在辉县一带。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共工氏是神农氏之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黄河的经常泛滥威胁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领大家与洪水英勇搏斗,他们采取“堵”而不是“疏”的办法来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为后人治水积累了经验。共工是我国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后世尊为水神。共工治水表现出来的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后与颛顼争夺部落盟主地位,而颛顼则利用民众迷信的心理,声称共工治水会“触怒上天”,导致共工失去支持,最终失败。而共工为捍卫自己的治水大业,撞山自杀,以表示“看,这样都没有触怒上天”。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的故事,后被演绎成“怒而触不周之山”的神话。

8,共工氏于颛顼争为帝的译文

帝颛顼生的儿子名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继承帝位,这就 是帝喾. 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泄极,泄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 的父亲叫黄帝.自玄嚣到泄极都没有得到帝位,到高辛才即帝位.高辛对于 颛顼来说是同族兄弟之子. 高辛刚生下来就神灵,自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他广施恩泽,利及万物, 却毫不为己.他明辨是非,能洞察远方;察事细微,能烛照隐幽.他顺应天 帝的旨意,了解百姓的疾苦.他仁厚而威严,慈惠而守信,自我修身,而天 下归服.他获取大地材物而节制使用,抚育教导百姓,让他们知道利益之所 在,用历法来掌握日月节气变化的规律,尊显鬼神,恭敬地奉事.他面容谦 恭,品德高尚,举止适时,穿着朴素.帝喾恩德不偏不倚,宛如水灌溉土地 一样,遍及天下,凡日月所临,风雨所及的地方,没有不来归顺的.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子,生放勋;娶娵訾氏的女子,生挚.帝喾去世后, 由挚继承帝位.帝挚在位,治理的不好,他的弟弟放勋继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就是放勋.他的仁德像天(那样浩大无边),他的智慧像神(那样 渊深莫测).人们追随他如同追随太阳那样,人们期待他如同渴望祥云那样. 他富有而不骄纵,显贵而不傲慢.他头戴黄色的冠冕,身穿黑色的士服,乘 坐红色的车子,驾着白色的马.他能发扬光大高尚的德操,把各部族团结得 亲密无间.各部族已经亲密无间,再明确百官的职责,表彰百官中政绩卓著 的.百官的政绩卓著,天下万国无不融洽和睦.

9,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的场景要搞笑的

愁云密布,暴雨滂沱。 风狂雨骤中整个森林都在摇曳,参天大树一样发出撕心裂肺的怒吼,在天地的轰鸣中根基紧紧地抓牢大地,一切都预示着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就在这有天柱之称西北最高峰不周之上,此刻正有两人与整个天地都不协调地静立着,两人相距方圆数丈处居然没有一点水痕,完全是干爽的,铺天盖地的雨在两人周围形成一个诡异的长圆。 颛顼两手负后,神情得意,眼睛却发出有若实质的电光直射傲立身前的共工,虽然两人周围没有一丝风雨,但共工乌黑的头发却全部向后飞扬。 一个鬼魅般阴冷的声音冷笑道:“共工兄莫怪小弟把时刻选的不合时宜,我只想知道一向追求永恒的共工是否能在没有了太阳的情况下面对我时还能永恒下去。” 共工眼中并没有颛顼想象的愤怒与不安,朗若晨星的望着身前这相争数年的对手,梦呓般地道:“永恒并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只要心中拥有天地,每个人都是永恒的,都是这天地的一部分。” “哈哈哈哈……”颛顼一阵狂笑,“既为如此,共工兄何不尽快化作黄土,肥沃一方,也好与天地共存,这样与我相争帝位,又是何苦来由?” 共工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凄迷,嘴里不住喃喃“何苦来由……何苦来由”,原来紧绷的气势也是不由的一松。 两人都是当世不二高手,这样的一点机会颛顼当然不会放过,事实上他等的就是这个间隙,气势牵引之下他绝学当即施出,寒冰潭气刹时间运至十层。适时,一声炸雷就响在两人耳侧,一团电芒爆射在两人之间。共工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是寒澈心腹的冷气和掌影,这时,二人相距不到一丈,共工亦是大喝一声,挥出一拳。 这是共工在面对生死时劈出的一拳,充满一往无前的死志,毫无花巧,却也显尽天地间所有的精妙变化,没有人能挡住这一拳,颛顼也不能,他没有挡,就在拳快要接近他的鼻尖的时候,他消失了,在共工使天地变色的一拳中消失了。 下一刻,一个泪眼凄迷的绝世美人出现在共工面前,“幽妃……真的是你吗?”共工的声音明显带着颤抖和不敢相信。 “大王,幽妃永不能在你身边相伴了,真的好想你,来世,来世幽妃还要作你的妻子,不会惹不生气,不会再使小性,永伴我郎,大王,幽妃走了,保重。”说罢,娇柔的身躯风一样飘去。 “不要。”共工只觉全身气血逆转,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他却没有在意这些,只是一心想把幽妃留住,身形也是一挫,竟后发先至,一把扯住幽妃的衣袖,一股笑意闪现在女子的脸上,不过没有开心,竟有些……诡异! 共工心念骤转,刚刚的迷茫状态一扫而空,正要推开扑向怀中的女子,无奈为时已晚,一股至阴至寒的冷感由腹间传来,背后威龙枪一阵悲鸣,它也知道这个视它如子的主人在这个世界的时间不长了。碧蛟刃寒毒无比,平常见血封喉,何况 已入肺腑。 风更狂了,雨更骤了,突然一声震天巨响,然后是长时间的轰鸣,不周山塌了——天地也在为这个英雄的不幸怒吼。然而共工的脸上没有一丝愤怒和不甘,那因痛苦而微微扭曲的嘴角眉间有的只是安详,也许还含着一个遗憾…… 身边不远处,威龙枪傲然挺立,一团耀眼金光闪耀其身。红红的枪缨不知何时竟化作乌黑。

10,共工和颛顼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很大、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区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规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与男子相遇,必须先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与颛顼同时期,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重视,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平整垫高洼地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前边讲的儿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不周山”释义】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事实】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注:“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 "五帝"。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相关记载】 共工炎帝裔。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参见“杞人忧天”。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参见“共工”、“杞人忧天”。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相传共工为水神。《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参见“杞人忧天”。 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神话最著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 关于祝融与共工之战的记载,《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面孔、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代表洪水的爆发),最后被禹杀死(指治水成功)。
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黄帝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接掌宇宙统治权后,不仅毫不顾惜人类,同时也用强权压制其他派系的天神,以至于天上人间,怨声鼎沸。共工见时机成熟,约集心怀不满的天神们,决心推翻帝颛顼的统治,夺取主宰神位。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国京都。 帝颛顼闻变,倒也不甚惊惶,他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两股人马从天上厮杀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连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他举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他知道,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帝颛顼维持宇宙统治的主要凭藉之一。身后,喊杀声、劝降声接连传来,天罗地网已经布成。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他一个狮子甩头,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听得轰隆隆、泼喇喇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文章TAG:共工氏共工氏  共工  后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