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008年上海高考考外地加分制度

上海生源报考外地高校可优惠20分   加分投档也采用“平行志愿”   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可获加20分投档的优惠,市教委昨天公布了2008年本市生源考生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优惠政策。   推荐:上海2008年高招前三批试行“平行志愿”投档   据悉,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零志愿的外省市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及征求志愿高校除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在向外省市普通高校投档时,如外省市院校线上生源不足,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分别给予合成总分加20分投档的优惠(但必须达到学校所在招生批次的控制线)。加分投档也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即招生院校接收的考生电子档案中考生成绩仍然是合成总分(不含20分的加分),由招生院校按招生规则进行审核录取。   根据市公安局文件规定,被外省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入学后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如果户口需要迁往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毕业后户口均可以迁回并回沪就业,按当年就业政策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内,可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并可得到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   对被录取到边远省市和生源不足的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给予一次性经济补贴。凡被外省市普通高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00元以下的,均可根据上海普通高校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申请上海普通高校生源地贷款。

2008年上海高考考外地加分制度

2,外地哪些大学对上海的考生有优惠政策

外地大学对上海考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否则就太不公平了。只是上海招办对第一二志愿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有加分投档的政策,具体规定是: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第一、二志愿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零志愿的外省市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除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在向外省市普通高校投档时,分别给予总分加20分、10分(第一志愿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的考生加20分,第二志愿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的考生加10分),并按招生计划数的1:1.2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院校决定。第一批外省市本科院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至第二批的控制分数线,第二批外省市本科院校的降分幅度自第二批线下最大可降至规定的本批次考试科目的分数线上。第三批高职(专科)则不得在规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下再降分录取。
外地大学对上海考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否则就太不公平了。只是上海招办对第一二志愿报考外地高校的考生有加分投档的政策,具体规定是: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中第一、二志愿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零志愿的外省市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除外),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在向外省市普通高校投档时,分别给予总分加20分、10分(第一志愿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的考生加20分,第二志愿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的考生加10分),并按招生计划数的1:1.2投档,录取与否由招生院校决定。第一批外省市本科院校的降分幅度最大可降至第二批的控制分数线,第二批外省市本科院校的降分幅度自第二批线下最大可降至规定的本批次考试科目的分数线上。第三批高职(专科)则不得在规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下再降分录取。

外地哪些大学对上海的考生有优惠政策

3,现在上海的高考改革了吗

现在怕是还没实施。不知你所说的是否是这个: 上海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出台 (2014-08-27) 转载  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正式版出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据了解, 《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已于7月8号正式颁布。这份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例如英语是否将退出高考等问题都做了详细规定。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注:指全国卷,下同),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   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2017年英语分降 语文分增,2016年,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总分均为750分。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英语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英语满分100分。   据了解,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数学学科要注重基本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强调通性通法,注意数学应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   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文科综合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理科综合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境和实验观察、自然体验,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应用知识的策略和学科素养。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注,网上转载不能保证其真实性)

现在上海的高考改革了吗

4,上海高考如何改革

从“刷题”转向创新今年暑假,曹杨中学新高三学生袁哲十分忙碌。为设计的“太阳能水培植物营养液自动调节装置”做最后冲刺,8月下旬,他带着这一研究性学习成果,赴长沙参加全国的发明比赛。“在高一生物课上,看到无土栽培需要人工添加营养液时,我就想设计自动添加装置,省去人工添加的麻烦,还能提高添加精度。”袁哲说,在共同兴趣推动下,他和两名同学组成课题小组:一人负责传感器编码,一人负责外形设计和搭建,他承担课题论文的撰写、数据记录等。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3名同学用到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多个学科知识。“再回到课堂,我对各种学科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袁哲说。在高考新政的推动下,一大批像袁哲这样的“小小研究员”,有机会从“刷题追分”中突围,投身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成果将以论文等形式记入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截至2018年8月1日,2019届高三学生已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2.5万余份。科技创新、人文行走、环保监测、乡村考察、数据分析……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构建起上海高中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学生所长与社会所需之间的桥梁。诚如上海市首家特色高中曹杨中学校长杨琳总结的那样:“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联、融合,学以致用,提升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高中教育的重点。”从“育分”回归“育人”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综合评价信息究竟怎么“参考”使用,这是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重点,也是社会关心的热点。时间倒回至今年的6月28日、29日,9所高校正在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面试,沈天正是赴考大军中的一员。面试中,沈天正在仁济医院东院的实践经历,引起专家们的关注。“社会实践后又对医学做了哪些了解”“如何看待医学技术和医学伦理的关系”……面对专家的追问,沈天正结合在医院的所见所闻娓娓而谈,展示出有志从医者的真实自我,获得了较好的面试成绩。上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含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4个板块。评价要取得高校、社会、家庭及学生普遍认可,采用具有公信力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为确保记录的客观、公平、公正,上海建立了全市统一平台,社会实践等情况通过第三方客观记录,经公示无异议后,导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评价既包含共性的内容,如党团活动、学农学军、考试成绩等;也有个性的表述,如社会实践经历、兴趣爱好、研究性学习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认为,把这些内容归纳在一起,每个学生就活灵活现、立体丰满了,满足高校对学生全面考察的需求。综合素质评价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复旦大学招办主任潘伟杰说:“这项改革在推进高中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同时,也促进高校更科学选拔人才。”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招办主任黄一如认为,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推动高校招生模式的改革,实现了“招分”向“招生”的根本转变。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导向作用同样清晰可见。上海实验学校党委书记马季荣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真实、真用,倒逼所有高中学校转变理念和思维,实现育分到育人的回归”。在曹杨中学,由校园气象站、学生气象台、电视直播间及屋顶大气环境监测场构成的“气象实验室”,是不少学生很爱去的地方。在这里,同学将每天的气象观测记录后,进行学校周围的天气播报。这也是该校16个创新实验室之一。类似的创新实验性,上海公办高中已实现86%的覆盖,为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提供平台支撑。新中高级中学德育主任伊瑾表示,改革前,我们习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备考教学等工作;改革后,我们多了“仰望星空”的意识,会探讨如何创新研究性课程,促进校本教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行4年的高考改革,为破除“唯分数论”打开了通道。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教育  教育考试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改政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