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辐射到安徽,尽管南京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江苏有的地方不平衡了,认为南京是为安徽着想的,应该叫徽京。二是从历史的角度讲,南京无疑是占据优势的,明朝时的政治中心,而安徽更多的对南京有一种认同感,尤其马鞍山以前就是京城出游的后花园,所以,南京的辐射能力是有原因的,这是文化历史上的因素。
1、你觉得南京的安徽人多吗?
对于题目中所说,在南京市的安徽人很多,我本人是这样的认识的。(一)从历史上看,安徽和江苏同属江南省,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为江南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首字,改称为江苏省,“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今黄山)首字,称为安徽省,
打个比方说,兄弟俩分家后,因为手足之情,必然来往很多,这样安徽人在南京市的很多。(二)南京市和安徽的皖江城市带中的5个城市,同饮长江水,曾经有一句诗写道,“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同饮一江水”。安徽省的沿江城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和南京市的市民,都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这样南京市与安徽人来往比较多,
另外,中央有关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与南京都市圈,紧紧联系在一起,安徽人为了寻求发展,这势必要去南京市。(三)安徽省是教育大省,每年高考大批的学生被南京的多所大学录取,毕业后不愿意回家乡,而留在南京市,求职谋生,这样必然造成安徽人在南京市的,越来越多。(四)交通便利,把南京市和安徽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前,有黄金水道——万里长江,长江的通航的客轮,把南京市和安徽沿江五市紧紧联系在一起。
如今,长江中的客轮已经停止航运,但京沪高铁从南京沿线通往安徽省的滁州市、蚌埠市、宿州市,另外宁安高铁又把安徽的沿江五个城市,又拉近了距离。例如,马鞍山市与南京市相距只有51公里,乘坐动车,15分钟就到达南京市,而且马鞍山市市民有一个习惯,喜欢到南京市购物,总觉得在南京市购物,既便宜又实惠。(五)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都要到省外城市务工,因为南京离安徽路又近,来回方便,这样就造成大批的农民到南京市去务工,特别是安徽的阜阳市,人口有1200多万人,又是在淮北地区,而那里的几个县,至今还没有脱贫致富,
说二句,据有关信息,安徽人现在,在苏州大约150万左右,有几百家的优秀企业和徽商。有几十万人奋斗在各个企业里,为苏州企业增添了更大更多的活力,在此我想说一个安徽,叫洪保华的人,他五十来岁,个子不高,骨瘦如才的人,他的职业就是把A多个小区的拉圾,运往拉圾处理站。他的员工每天四点多起床,到各个站点装拉圾,运拉圾,卸垃圾,他们很是辛苦,很是坚强,
3、为什么有人说南京以前是安徽的省会,现在是江苏的省会?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安徽的省会安徽独立成省不过是近三多百年历史事件,在漫长的历史中安徽和江苏合并管理,直到康熙年间才因为张廷玉的建议才从江南省从形式上分离出来。之所以说形式上是因为彼时安徽部分行政权在分家以后竟被南京托管长达百年,直到1760年所有的省会职能才齐聚安庆,明代以前,安徽部分地区(尤以长江以南居多)就已经经常和江苏部分抱团形成“省级”行政区,而从那时起省会城市就是南京(在南京不当首都的时候)。
有明一代,真正开启安徽全境集体归南京管辖的历史,按照明清时代的行政地图,南京恰好在差不多中心位置,管理现在两省一市面积大小的地方几乎没毛病。明朝,朱元璋在打下江山后,立刻做了自古帝王钟爱的一件事:统一,在调整行政区划的过程中,江南行省正式建立,大致就是今天的安徽、上海和江苏共属于一个大片区了,大家都应该知道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
文章TAG:安徽 苏州 南京 人口 南京人口有多少安徽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