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地铁特色介绍最好附上英文

到人民广场向服务台的人要 很多的

上海地铁特色介绍最好附上英文

2,上海地铁发展史

http://club.metrofans.sh.cn/thread-58776-1-1.html 这里是上海地铁发展史 你自己可以看看
你好,上海地铁目前运营的有11条线路,发展从一号线,二号线开始。每个发展简史可以参考网站 上海地铁线路图 http://line.mtr8.com

上海地铁发展史

3,在上海写有关地铁的短介绍 3550个字

上海地铁媒体:时代报介绍 《时代报》是由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出版的定位为“上班族通勤路上获得资讯的报纸”,作为上海地铁运营公司特许授权的免费媒体,在未来7年内将不再有新的免费媒体进入上海地铁。本报目前在上海轨道交通3条线上57个站点共设有120个大型报架,供读者取阅。周二至周五出版,主打早晨7:30分至9:30分乘坐地铁上班的人群,目前期发行量25—30万份,并将随着地铁人流量的增加而同比增加。根据市政府规划,上海轨道交通线至2010年将从三条线77多公里57个站扩至510公里逾300个站点。时代报的未来发展具有无限想象空间。专业市场调查公司发现,时代报的核心读者群年龄多在20岁至35岁,年轻,职业,有活力,见解独立,男女比例相等,拥有巨大消费力和消费决策力,他们中大部分没有阅读传统收费日报的习惯,是正从传统媒体中流失的人群,这些特征被广告商普遍看好。

在上海写有关地铁的短介绍 3550个字

4,地铁文化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人们的素质。地铁文化应该是一种互动性文化,一种向平民倾斜的文化。
城市上海市   符号:地铁文化   解读:真正的地铁文化,不仅仅是车站门前的涂鸦、流浪歌手的自弹自唱,也不仅仅是几组展现城市历史的浮雕。地铁文化在体现本土文化的同时,也要体现其包容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地铁文化应该是一种互动性文化,一种向平民倾斜的文化。   在上海地铁每一个角落,都会看到活跃的世博元素。在著名学者、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眼里,地铁文化应该向平民倾斜,应该是一个大众艺术的动态展览馆。   世博赋予地铁地标特性   上海世博会崇尚“低碳”,提倡乘地铁前去世博园。在所有能抵达世博园的地铁线路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地铁13号线。   目前只运行3公里的13号线虽然距离很短,却人气很旺,因为它是世博专线,世博元素之多,冠绝所有地铁线路。从马当路站下去,一个巨大的充气海宝时刻提醒着你的目标;墙上的液晶屏不断刷新着世博园里的种种精彩;抬头,入目竟然是一个中国馆造型的照明灯;而不经意间低头,却看到了一个国家场馆的介绍,甚至,连火车车厢都涂上了与世博会一致的绿色。置身其中,每一个游客都很兴奋,感觉自己和世博已经没有距离。   世博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地铁往往随世博会的举行而被赋予演绎主题的地标特性。其实不仅是世博会,世园会、世界杯等同样也是如此。   学者建言:西安地铁不能建成“博物馆”   “世博元素的加入,无疑可以增加上海地铁文化的亮点。但目前只有10多年历史的上海地铁,缺乏互动性。”葛红兵说。   地铁文化从无到有,从简陋到丰富,从小众过渡到大众,渐渐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品质。从最初在车厢内悬挂名人名言,到在地铁中展出英国诗歌、办磁卡展,再到刻画在世博专线内外奇妙的图案,上海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地铁文化的道路上摸索着。   在采访中,上海地铁工作人员闵先生告诉记者,艺术车站和特色车站将成为上海未来地铁线路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他们还将引进更多的主题展览,构建文化地铁氛围。   作为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未来开始运行的西安地铁该怎么打造自己的地铁文化呢?对此,葛红兵建议,西安众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把地铁打造成美丽的艺术宫殿,地铁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宽容的,“西安有很多博物馆,但希望西安地铁不是又一个博物馆。对西安地铁而言,历史是重点,但不是唯一。”本报特派上海记者 吴成贵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的地铁文化  上海地铁特色介绍最好附上英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