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抗震办在哪

上海 黄浦区 四川中路附近

上海市抗震办在哪

2,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2018第三次修正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用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家和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制定或者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以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进行表述。  本办法所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者场址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研究,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及基础资料的活动。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管理部门)  上海市地震局(以下简称市地震局)是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的主管部门。各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是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的主管部门。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的具体管理工作。第五条 (抗震设防)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规程进行抗震设防。第六条 (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大型文体活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高于本市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第七条 (安评工程范围)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执行。第八条 (安评单位的禁止性规范)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二)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三)转包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  (四)不按照国家有关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规范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第九条 (安评报告评审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安评报告)。  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跨本市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的安评报告,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评审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本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安评报告,由市地震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安评报告合格的,市地震局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5日内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安评报告不合格的,市地震局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0日内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第十条 (设计单位的义务)  建设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规程,进行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设计审查)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工作,应当纳入建设工程设计审查程序。超出现行技术标准规定的高层建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对其抗震设计进行专项论证。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未经审查,或者发现未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规程进行抗震设计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第十二条 (施工、监理单位的义务)  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第十三条 (竣工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对抗震设防一并验收;建设工程不符合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应当限期整改,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2018第三次修正

3,上海市松江区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在哪里办理

要咨询区建设局有什么规定,如果没有明确规定就自己做个论证报告的格式找几个本专业的高工(非工程参与方人员)开个会讨论一下,提点意见,按专家修改好,大家签字盖章就可以了。
外来人员在上海发生工伤。单位是上海的。现评到9级,请问如何要求赔偿。赔偿项目有那些?请好心的,相关人事,帮忙提供下标准。谢谢!急~~~

上海市松江区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在哪里办理

4,建筑抗震设防专项方案

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建设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规范本市超限高层 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现行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规定,以及 现行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规定中明确应专门研究的新建、改建、扩建及进行抗震加固的高层建 筑工程(详见附件一)。 第三条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工作,上海 市工程抗震办公室负责本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四条 设计单位应对超限高层建筑予以判定,在初步设计阶段由初步设计主审部门征询 上海市工程抗震办公室意见, 上海市工程抗震办公室负责超限高层建筑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 查。 第五条 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由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的勘察、设计、科 研和管理专家组成, 由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聘任, 对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承担相应的审查 责任。 第六条 上海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审查, 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上海市工程抗震办公室应当自接受超限高层建筑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全部申报材料之日 起 20 个工作日内,将审查意见提交初步设计主审部门。 第七条 审查难度大或审查意见难以统一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可由上海市工程抗震办公 室邀请有关专家参加审查, 或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 提 出专项审查意见,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建设单位提交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资料,应当符合超 限高层建筑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送审文件的要求(见附件二)。 第九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内容包括:建筑抗震设防设计依据、抗震 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或者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勘察成果和抗震性能评价、地基和基础 的设计方案、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主要结构布置、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采用的计 算程序、结构总体计算和关键部位的计算结果和分析判断、薄弱部位的抗震措施、以及可能存在 的结构抗震安全问题等。 第十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费用(包括组织审查、结构分析及试验等) 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备甲级(一级)及以 上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承担,其中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应当分别由一级注册 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承担。 第十二条 未经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初步设计审查不予通过,有关部门 不得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第十三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应当由具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图 设计审查资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承担。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应当按照超限高层建筑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 审查意见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 设计;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时应当检查设计是否执行抗 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和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 未执行专项审查意见的,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不予 通过。 第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未按照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 的,或者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按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和 规章对有关单位责令其改正,并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 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细则自二三年十月一日起实施。 附件一: 超限高层建筑的界定 一、建筑高度超过下表高度限值(单位:米)的高层建筑。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6度 钢筋混凝土框架 60 7度 55 8度 45 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 框架—筒 钢筋混凝土筒体 筒中筒 钢筋混凝土板柱—剪力墙 钢结构框架 钢结构框架—支撑(抗震墙板) 钢结构筒体(框筒、筒中筒、桁架筒、束筒)和巨 型框架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 钢筋混凝土错层结构 100 130 140 120 150 180 40 110 220 100 120 120 100 130 150 35 110 220 60 100 100 80 100 120 30 90 200 300 300 260 220 100 190 80 150 60 二、同时具有下述三项及其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 (一)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 移)平均值的 1.2 倍; (二)建筑平面长宽比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大于 6.0,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大于 5.0; (三)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一侧尺寸(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算起)大于相应投影方向 总尺寸的 30%; (四)结构平面突出部分长度超过连接宽度; (五)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 例如, 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50%, 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 30%; (六) 等效剪切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70%, 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等效剪切刚度平均值的 80%; (七)除顶层或裙房(辅楼)高度小于主楼 20%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 层的 25%; (八)下部楼层水平尺寸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 0.9 倍,或整体外挑尺寸大于 4m; (九)带转换层(抗震设防 7 度转换层位于 5 层以下,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转换层位于 3 层 以下)、加强层、或错层(错层高度≥600mm 或梁高)等复杂结构的高层建筑(任一类型按一项 不规则计); (十)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80%。 三、不规则程度为下列情况之一的高层建筑: (一)结构平面凹进或凸出的一侧尺寸(从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算起)大于相应投影方向 总尺寸的 40%; (二)结构平面突出长度超过连接宽度抗震设防烈度 7 度时为 2 倍,抗震设防烈度 8 度时 为 1.5 倍; (三)结构平面为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平面图形,其中角部重叠面积小于较小图 形的 25%,细腰形平面中部两侧收进超过平面宽度 50%; (四) 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 例如, 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40%, 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 35%(包括错层); (五)等效剪切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 6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平均值的 70%; (六)除顶层或裙房(辅楼)高度小于主楼 20%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 的 30%; (七)下部楼层水平尺寸小于上部楼层水平尺寸的 0.8 倍,或整体外挑尺寸大于 5m; (八)转换层位置超过《高规》规定的高位转换层的结构(即抗震设防烈度 7 度:5 层及其 以上,抗震设防烈度 8 度:3 层及其以上); (九)错层结构(错层高度≥1200mm)、连体结构、或多塔楼高层建筑; (十)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65%; (十一)塔楼位置明显偏置的大底盘(裙房)高层建筑; (十二)厚板转换的高层建筑; (十三)巨型结构的高层建筑; (十四)单跨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十五)超出规范规定的混合结构体系(如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结构)的高 层建筑。 四、采用新的结构材料、新的结构体系或新的结构抗震技术的高层建筑。 附件二: 超限高层建筑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送审文件要求 一、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勘察单位及 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二、设计依据:包括采用的规范、规程及其版本。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本数据:包括场地类别、液化指数和判别、土层剖面、土层主要 物理力学指标及结构时程分析的地震动参数等。 四、抗震设防标准:包括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 五、各主要部位设计使用荷载的选用。 六、地基基础设计概况:包括基础类型、持力层、基础埋深、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主要截 面、桩型和单桩承载力,承台或底板的主要截面、地基的沉降计算量。 七、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包括主楼高度和层数、出屋面高度和层数、裙房高度和层数、 结构高宽比、防震缝的设置(类型、位置和净宽);结构体系的选择。 八、建筑超限情况的判别:包括建筑高度超限,结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程度,以及复杂结 构情况等。 九、结构分析输入和输出数据:包括二个以上计算软件及其版本、结构分析输入的地震动 参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建设场地设计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结构构 件材料强度、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周期折减系数、地震作用修正系数、内力调整系数、输入地 震动时程曲线名称和频谱特征曲线、楼层质量、各楼层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的偏心率、裙房与塔 楼质心的偏心、 结构总重力和总地震作用、 各楼层侧向刚度与其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及与其相 邻上部三层平均侧向刚度之比、结构分析采用的振型数、质量参与比、各振型特征的判断及以扭 转为主振型周期与以平动为主振型周期的比值、 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各楼层最大 水平位移(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水平位移(层间位移)的比值、计算简图、计算单元划分及 弹性楼板区域的选定、墙体承担的倾覆力矩比、柱和剪力墙最大轴压比、梁最大剪压比。 十、计算结果的分析,时程分析与反应谱法的结果比较,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的分析和相应 措施。 十一、初步设计文件及基本抗震构造,包括建筑平面(含总平面)、立面、剖面图,基础 平面图和结构布置图,混凝土和钢材的强度等级(品种),楼、屋面板厚度,关键部位梁柱的截 面尺寸、配筋率和配箍率,墙体和筒体的厚度,边缘构件配筋,短柱分布范围和数量,错层、连 体、转换构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 十二、设计参照使用的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与震害资料及计算程序。 十三、送审设计文件和资料均应由设计人员签章,并加盖设计单位初步设计出图章和一级 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章。 十四、按规定要求进行抗震试验研究的,应提供抗震试验研究报告。

5,上海的建筑能防几级地震

经我核实了,金贸大厦能防11级地震!!!
6-7级
上海的新建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 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级的,是由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方式定的. 比如框架结构35米以下是三级抗震,35米以上是二级抗震,等等.
上海的主要建筑物都是按照8至9级的抗震标准设计的
取决于结构吧 全钢结构的可以防6-7级左右

6,上海现在建筑要求抗多少级地震

抗七级地震  上海建筑抗震能力7度 重要建筑都有预震装置  上海一旦发生地震,我们会提前多少时间得到消息?发生地震,我们的抗震能力怎样?据记者了解,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  而对于上海的抗震能力,上海市地震局局长火恩杰在昨天在上海开幕的第三届大城市防震减灾国际研讨会上这样告诉记者:“90年代以来,上海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都要按7度  设防,确保做到大震不倒,中震不坏。虽然上海的地质及土质都很脆弱,但上海是安全的。”  为什么要按7度,而不是6度、8度或9度设防呢?  还是让我们先弄明白地震裂度与震级的区别吧!据火局长介绍,裂度是指地震波传播到不同地方,对那个地方的影响或破坏程度,而震级则是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有史以来震中发生在上海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在1624年,震级是4.8级,而裂度大约在6度左右,也就是说上海从没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虽说1996年曾经发生过6.2级地震,但那次地震的震中距上海大约有170公里,对上海的影响程度只是4度强。所以,根据历史地震及其他因素,7度设防对上海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当然,如果是按8度、9度或更高的裂度进行设防会更安全,但对于工程建筑来说,每提高1度裂度进行设防,建筑物造价就会提高3-5%。  上海防震措施  杨浦大桥和金茂大厦等十几个重要建筑物上都已安装了强震记录网络,仅金茂就安装了6台。这个网络可以详细记录地震带来的震动,让大家知道楼接点的安全性。上海也计划在十五期间普及更多,通过立法,达到10层以上的建筑都安装上这个网络。  地震记录仪———浦东机场深井群九五期间上海已在浦东机场安放了深度不同的地震记录仪,最浅30米,最深300多米,其他还有50米、100多米及200多米,这些井群可以测量到不同深度接收到的不同地震波的强度。  未来  华东地区网络拟成形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已建立了首都圈、闽南、自贡等以各大城市为中心的防震减灾示范区。上海也不甘落后,正在与附近几个省份洽谈,争取在今年建成华东地区网络,有利于上海对华东地区的地震监测。  从活段层向海洋层延伸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上海地震局将揭示上海陆地活断层的分布情况,但由于海洋地震的威胁远远大于陆地,因此在地震监测上将由活断层延伸到海洋断层。 李硕君
8级地震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桥梁  桥梁抗震  上海市桥梁抗震专项论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