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上海市的情况

上海市(Shanghai),简称“沪”或“申”,有“东方巴黎”的美称。是中国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一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在这里东西方文化互相交融,外滩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新天地既保留了昔日的石库门、老洋房,又展示着最新的流行元素;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商业城、豫园商城是上海的购物中心;躲藏在小剧院中的滑稽戏、独角戏、沪剧还有如今的海派清口让人笑翻天;老饭店内的地道本帮菜,红房子的正宗法国大菜,城隍庙的小吃更是远近闻名,老街弄堂还能寻到古色古香的茶馆,衡山路的洋房中也有各种给人惊喜的酒吧。

简介上海市的情况

2,上海人民支援全国建设的事例

在辽宁鞍山市有几个著名上海老字号,上海信利熏腊店,大光明洗染店,国华照相馆上海信利熏腊店,原属南国的“上海信利食物号”,始建于清朝末年,1956年,为响应国家“支援鞍钢”号召,整体由上海搬迁到鞍山,至今已有47年历史。当年的6位老师傅,凭着高超的技艺,生产出独特风味的肉类熟食制品,令鞍山市民大饱口福。国华照相馆是1956年从上海迁到鞍山的,照相的很多师傅都是从上海过来的,技术水平顶呱呱,那时到国华照相馆拍照片还得排队,场面比现在的影楼还要火。1956年7月,为了支援鞍钢建设,大光明洗染店从上海搬迁来鞍,于是著名的上海大光明洗染店落户鞍山铁东二道街。上海大光明洗染店在当时可以说是技术全面,除洗染、织补呢料外,并且还能给雨衣上胶,使洗染业增添了新工艺。当时用竹制搓桶子洗衣服,电熨斗熨烫,用手摇甩干。1958年开始使用洗衣机,电动甩干机,用锅炉烧气。1958年,大光明洗染店有营业面积900平方米,另有干洗车间420平方米,设备有干洗机1台,甩干机2台,水洗机3台,电熨斗16把,职工105人,每天干洗衣服600余件。上世纪80年代大光明洗染店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那时的大光明不仅店面宽敞,客源也多。因为仅此一家,饭店、旅馆的活儿全送到这来,从最初的旗袍、中山装、羊毛衣,到后来的裘皮、羊绒衫、西服,市民们式样各异精致高档的衣服纷纷在此露面。 还有很多...
川藏公路。青藏铁路。增加西部投资,促进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捐资办学。打击破坏生态平衡。各地院校对西部学生降低分数线。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投资提高饮水质量,沙漠化防治,三北防护林……

上海人民支援全国建设的事例

3,上海的城市记忆作文

城市记忆 在中国许多城市中,上海无疑是个异类,各国公民在这里汇聚,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上海就像一个身穿旗袍的舞女,摩登而不失优雅,踏着时代的节拍,一次又一次华丽地转身,但古韵却不曾消失。 在我看来,上海最美丽的风景不是外滩那争奇斗艳的外国博览会,也不是陆家嘴那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石库门,才是最美的风景,她是城市生活的完美诠释。 风叩着黑漆大门上的铜门环,一盏昏黄的灯在厢房的窗柃上摇曳,顽皮的孩子老杨松木楼梯板上蹦跳,只呀有声。弄堂远处飘来悠远的“桂花赤豆汤——甜酒酿”的吆喝,这是石库门的风景。是久远但永远不会被忘怀的声音。 上海石库门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土”,她的出现是那个“华洋杂处”的上海城市生活的一个写照。从她的建筑样式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中西合璧”文化的混合体。门和房间,天井的布局时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但二楼的窗户与门头的石刻门券却透露出西式洋房的装饰风格,石库门在诞生之初,是整幢出售的,要买得起,需有些“身价”,从四十年代开始,每幢石库门差不多是四方杂处,“七十二家房客”,上海人亲切地把其称为“弄堂”,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弄堂犹如其形状——“品”字形,折射出岁月的变迁与城市人的生活百态。 前楼客堂左右的厢房与亭子门构成了石库门最基本的元素,这种特殊的房屋结构形成并造就了老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相互关系,孕育了无数老上海人的童年,各家各户似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关照,守护。隔墙有耳,楼上楼下只要一声招呼,左邻右舍得人马上会过去帮忙,这家小囡病了,隔壁阿婆`代为照料,那家阿姨包了馄饨,定会每家送碗尝鲜。那是何等的温馨啊! 石库门之所以美好,是因为邻里之间热烈,融洽,她那带给人的宁静温馨的生活方式是农村的人所羡慕的,城市,之所以会让生活美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紧密,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交流,需要一份融洽的人际关系。正如奥涅格所说:“人,正如树枝与树干连结在一起一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石库门,作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部分,正是充当了这样的载体。石库门的出现,让城市真正地使生活变得美好。

上海的城市记忆作文

4,有什么上海科学发展事例吗急需拜托

1.上海科学家率国际小组拍摄到高分辨率“射电照片” 在我们生活的银河系中心位置,藏匿着一个人肉眼无法看见的“超级黑洞”:它的直径与地球相当,质量却至少是太阳的40万倍。它“吞噬”周围的所有物质,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利用国际最先进的地面望远镜阵列,上海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小组成功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接近该黑洞的“射电照片”。 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这一重大成果,并专门配发了评论。主持此项工作的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沈志强研究员说,这是现有观测条件下,确认银河系中心存在该“超级黑洞”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个黑洞位于人马座方向,距地球约26000光年。 据悉,早在上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就从理论上预言了黑洞存在,但由于它本身不发光,因此,如何从观测上证实黑洞成为现代天体物理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近几年来,包括“哈勃”等空间和地面大型望远镜已经遴选出许多“候选黑洞”,其中离我们最近的银河系人马座目标是各国天文学家竞相研究的热点。 从1997年开始,利用位于北半球10个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阵列,沈志强领导的国际小组展开大量观测,并用新方法不断提高观测精度。在5年中,无线电波的“视线”一步步接近该黑洞,最终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3.5毫米波长的高分辨率图像。 “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距离黑洞中心如此近的区域,确实令人兴奋”,沈志强说。通过观测,科学家们发现,这个“超级黑洞”不仅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且密度也十分惊人,比现有的“候选黑洞”密度要大10000亿倍以上。 2.甘为航船当罗盘——访上海科技情报所情报咨询部主任肖沪卫 田忌之所以能在赛马中赢得齐王,除了运用统筹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重视情报的作用。如果事先不知道彼此三等马的实力对比情况,统筹方法也就无从谈起。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例,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情报咨询部主任肖沪卫把情报的重要性展示出来。 “自主创新,情报先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把企业推向了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地位,同时也给科技情报工作吹响了冲锋号角。 肖沪卫说,情报就相当于人的耳目、航船的罗盘。引进不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必要条件,而情报却是设备和技术引进的必要条件。鉴于此,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明确把“情报的汇聚、梳理、活化、开发、传播和利用”作为自己的发展理念,并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这一理念的实施。 1995年,情报所与上海图书馆合并,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链式服务”。 过去,由于人们对情报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大量资源的重复和浪费。据统计,我国科研课题重复率达40%%,而另60%%中部分重复又在20%%以上。 肖沪卫认为,从经济角度看,研究是高价的,成果是昂贵的,而情报则是廉价的,如果一项科技成果的研究费用为1,发展推广费用为10,生产费用就高达100,而情报费用只是0.5。排名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中,企业经营利润中35%是由情报工作创造的。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充分利用专利情报可缩短60%的科研周期,节约40%的科研经费。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院士每年委托上海情报所完成数百篇论文的引文检索服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情报机构自身要先做好本领域内的情报工作,肖沪卫非常关注国际、国内同行的发展动向。2005年参加过首届中日科技信息交流会之后,他撰写了《情报制胜:日本发展的法宝》、《日本数据库发展动向及其借鉴研究》等文章,认为我国应加快情报的发展与利用,不断加强公益性数据库建设,鼓励建立“失败”数据库。他还曾亲自率团到广东省、深圳市等情报所进行调研,认为上海情报所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对外服务范围,从宏观上规划情报事业的建设,同时加强情报业干部队伍建设。 互联网的发展给信息储存、制造和传播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给情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着“信息很多、有用的很少;数据很多、可信的不多”的互联网技术信息,如何有效利用海量信息,剔除虚假信息,成为继“信息贫乏时渴求信息”之后的另一种困惑和需求,这就凸显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必要和重要。 上海情报所的应付办法是通过创造、提炼、汇聚,把有用的情报源提供给广大用户,通过培训、指导、示范,把情报检索和分析技巧传授给用户。建立情报平台,遵循“眼睛向外”、“诚信表达”、“信息浓度”等原则,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明确“网上是窗口,网下是服务”的理念,以产业、情报两个纬度实现支撑,重点强化先进制造、生命科学、资源环境三个产业(学科)方面的内容建设,取得了较好反响。 对于情报工作而言,公开是基础,不公开是特例。长期以来,上海科学技术情报所十分重视情报的科普工作,肖沪卫更是乐此不疲。他不但为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轻工业研究所等院校讲课,而且深入上海家化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焦化集团等大型企业举办专题讲座,提供涵盖文献检索、专利战略、竞争情报、技术预见、市场调查等内容的三维立体培训。 他还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以word形式在个人网页上予以公开,欢迎别人转载利用。他的著作《走进前沿技术》在国内首次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对电子书、虚拟现实世界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加以考察,刚一出版即被抢购一空,并获2002年读者最喜爱的20本书提名,华东师范大学生最喜爱的30本书排列第5位。 肖沪卫认为,情报工作、数据库建设不应该总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一个项目总会有终结,但情报工作和数据库建设永远不会结束,需要不断补充,不断发展。对此,肖沪卫和他的员工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为公众、企事业单位和决策机关充当好耳目和罗盘”。为情报工作持续奋斗,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市的  事迹  上海市的事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