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豫园介绍

00:00 / 00:54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上海豫园介绍

2,上海豫园的来历

上海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上海旅游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上海园林中名列榜首。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字子仁,号笠江,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家是当时上海的望门大族。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长达九里的上海城墙建成,使及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二十余年来生命财物经常受到威胁的上海人民稍得安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开始繁荣。士大夫们纷纷建造园林,怡情养性,弦歌风月。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上海豫园的来历

3,上海豫园的由来是什么

豫园主人潘允端,上海人,在明代任四川布政使。为了使父母双亲生活得愉悦,便在上海建造园林,并取“豫悦双亲,颐养天年”之意,故名为豫园。可惜尚未全部建成,老父潘恩已病逝,潘家又日趋败落。至乾隆中叶,豫园已变得荒芜了。后来变卖此园,成了城隍庙之庙园。

上海豫园的由来是什么

4,上海豫园历史介绍 豫园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

1、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2、豫园(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上海老城隍庙毗邻,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豫园在1961年开始对公众开放,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上海豫园门票是多少

上海豫园有什么好玩的_上海豫园的门票贵吗上海豫园是全国著名的四大文化市场之一!与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齐名。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毗邻,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与设计风格,自古便有奇秀甲江南的美誉。作为上海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豫园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不断吸引着各地游客的到来。那么,如此一个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上海豫园门票价格又是多少钱呢? 上海豫园门票     成人票:40元/人(旺季),30元/人(淡季)     半价票:20元/人(旺季),15元/人(淡季)     注意:旺季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9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时间为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12月1日至3月31日更多关于上海豫园门票是多少?,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c4b3d16157318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6,上海的豫园为什么要叫豫园有什么来历吗

取名豫园,是因为“豫”与“愉”两字相通。据建造者潘允端说,建造此园,是为了“愉悦老亲”。供其父享用。豫园园主潘允端是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允端以举人应礼部会考落第,萌动建园之念,在上海城厢内城隍庙西北隅(今安仁街东的梧桐路、马园弄一带)家宅世春堂西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动工造园。嘉靖四十一年,潘允端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其《豫园记》中说:“垂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自四川布政司解职回乡,便集中精力再度经营扩修此园,“每岁耕获,尽为营治之资”,并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此后,园越辟越大,池也越凿越广。万历末年竣工,总面积称70余亩。全园布满亭台楼阁,曲径游廊相绕,奇峰异石兀立,池沼溪流与花树古木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明代中、后叶正值江南文人造园兴盛时期,上海附近私家园林不下数千,而豫园“陆具岭涧洞壑之胜,水极岛滩梁渡之趣”,其景色、布局、规模足与苏州拙政园、太仓弇山园媲美,公认为“东南名园冠”。明清之际的叶梦珠称之为“建第规模甲于海上”。范濂赞之为江南土木的一大奇迹。确实名不虚传。扩展资料:豫园--四个典故典故一“三穗堂”匾之“三穗”,典出《后汉书·蔡茂传》中“梁上三穗”的故事。蔡茂生逢西汉和东汉交替之际。他未发迹时,一天梦见自己坐在大殿的梁上,看到一禾有三穗,便伸手去拿,拿到了中间的穗,梦就醒了。第二天,郭贺给他解梦:大殿是朝廷的象征,“梁”是栋梁之材意。古代官员以粮食为单位计俸禄,“禾”即寓意俸禄,取得“中穗”隐指“中台”之位。不久,蔡茂果然就任中台官职。典故表达了园林主人也希望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升官发财。典故二铁狮子后面,游廊中上方有“渐入佳境”匾,典出《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典故三鱼乐榭为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三面临水,可凭栏观鱼。 当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蕴含着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典故四豫园复廊的廊口上悬了“会心不远”的匾额。传说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和大臣一起去游华林园其意是说:领会理解风景,并不必从远处觅寻答案。只要看到了山水,便有濠濮观鱼的联想,感到自然界中的鸟兽禽鱼和人有非常亲切的感情,这是游览园林“以情悟物”的观赏方法。懂得了这一点就会对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产生了挚热感情,这种心领神会的意境,就难于向人说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豫园

文章TAG:上海豫园上海  上海豫园  来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