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夕节的习俗有什么

七夕并没有分时间段,都在农历七月初七那天,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夜晚过,因为晚上有时间,而且比较浪漫。七夕佳节晚上,情侣们可以选择共进晚餐,外出吃一顿;也可以选择在家做西餐,进行一顿烛光晚餐。七夕佳节晚上,情侣们还可以去电影院一同观看电影。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兰夜斗巧“兰夜斗巧”是一个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皇上把她们做出了的小玩意藏起来,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七夕节的习俗有什么

2,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拜七姐、香桥会、接露水、七姐诞、种生求子、斗巧、妇女洗发、求姻缘、储七夕水、为牛庆生、拜牛郎、拜床母、七夕观星、结红头绳、结扎巧姑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牵牛婺女”星宿崇拜与原始信仰。拜七姐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斗巧斗巧是七夕节期间的一种竞赛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女孩子们比赛穿针引线、蒸巧饽饽、烙巧果子、做巧芽汤,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做装饰品等等。谁的手艺好,谁就得巧。为牛庆生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结扎巧姑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3,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七夕节习俗都有: 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针者则“输巧”,互相赠送,以示友情,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拜“七娘妈”.七夕节习俗一: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七夕节习俗二: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七夕节习俗三: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节习俗四: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称为“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七夕节习俗五: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七夕节习俗六:晒书晒衣七夕节习俗七: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七夕节习俗八: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有什么习俗


文章TAG:七夕的习俗七夕  习俗  七夕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