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从哪年开始的

2009年开始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从哪年开始的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00:00 / 01:12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3,居民可享受哪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服务 预防接种服务;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

居民可享受哪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国家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

法律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十五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

5,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对开展中医服务有什么要求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6,国家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

国家公共卫生基本服务项目有: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是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同的服务项目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可分为: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服务、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面向特定年龄、性别、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孕产妇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十五条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指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公民可公平获得的,采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适宜设备提供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国家免费提供。第二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急救知识,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积极参与公共场所急救服务。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急救中心(站)不得以未付费为由拒绝或者拖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救服务。

7,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包括哪些具体项目

卫生部出台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包括11个项目,分别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
九大项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4、传染病防治5、儿童保健6、孕产妇保健7、老年人保健8、慢性病管理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9项

法律分析:今年将19个原重大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项目划分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通知》: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按照《方案》要求,2019年起将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项目中的妇幼卫生、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卫生应急、孕前检查等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划入的1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下:1.地方病防治工作规范2.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3.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规范4.人禽流感、SARS防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5.鼠疫防治项目管理工作规范6.国家卫生应急队伍运维保障管理工作规范7.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8.基本避孕服务项目管理工作规范9.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0.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1.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2.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3.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4.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项目工作规范15.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6.国家随机监督抽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17.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规范18.人口监测项目工作规范19.卫生健康项目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新划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共包括19项工作。其中,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和重大疾病及危害因素监测等3项工作为每年确保完成的工作,其余16项工作由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实施。原12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上19个新划入的项目后,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增至31项,看到这个数字估计很多基层医护都处于崩溃状态了,其实大家不必担心,《通知》中明确相关工作不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法律依据:《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继续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等12类项目。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过程中,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9〕9号),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有关工作;加强儿童肥胖筛查和健康指导,积极开展儿童肥胖防控。面向贫困人口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9,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少项

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 4.孕产妇健康管理 5.老年人健康管理 6.预防接种 7.传染病报告和处理 8.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0.婚前保健 11.卫生监督协管
目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12项内容。  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10,国家十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什么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15元提高至25元。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卫生部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服务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规范》包括11项内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即: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11,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多少项内容

共12大项45小项: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2、健康教育;3、预防接种;4、0-6岁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6、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7、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8、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处理;10、中医药健康管理;11、卫生监督协管;12、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项目:九项服务分三大类   据了解,新医改启动的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人群和疾病划分,主要分为三大类:   ——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为0至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开展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文章TAG: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