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郑国渠是哪个国家修建的

秦国

3 郑国渠是哪个国家修建的

2,郑国渠的介绍

郑国渠是秦王采纳韩国水利家 郑国的建议开凿修建的水渠, 其灌溉面积达到18万公顷。 根据《史记》记载,郑国渠流经 今天陕西省的多个区县。 郑国渠的修建让贫瘠的关中土地 变得富甲天下。 00:00 / 00:38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郑国渠的介绍

3,都江堰郑国渠对战国格局有什么影响

都江堰使广阔而原本荒芜的成都平原得到灌溉,而郑国渠的修建也使关中平原得到很好的灌溉,这两大水利工程的完成使成都平原和关中平原成为秦国最大的两大粮仓,为秦国统一六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客观上也改变了战国晚期的格局。

都江堰郑国渠对战国格局有什么影响

4,战国时期一条以间谍活动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工程

这条水利工程就是郑国渠。是韩国想出的“疲秦”之计,但郑国的修筑,让秦国关中成为沃野,相当于只给韩国争取了几年苟延残喘的时间而已。最终还是被灭了。一、水工郑国简介郑国,战国时期韩国卓越的水利专家,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人。郑国曾担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官名),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当时韩国为阻止秦国东征消灭山东各国,遣郑国赴秦,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建议引泾水东注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国,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秦国没有多余的国力发动攻伐战争。秦王嬴政是个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他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其开凿引泾渠道。后来秦国察觉到这是韩国的阴谋,欲杀郑国。郑国坦诚相告:“始,臣为间,然渠成,变秦之利也。”他说修此渠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却“建万世之功”,秦始皇于是让他继续主持完成了这项工程。二、郑国渠的概述整个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前246年)始。历时十余年,渠首设在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附近),从渠首到注入洛河处,全长300里,灌溉田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渠成后,亩收一钟(合今100余公斤),关中之地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该渠被命名为郑国渠,以纪念郑国的功绩。三、郑国渠的影响令韩国人始料不及的是,郑国渠修建之后,关中成为天下粮仓。虽然郑国作为间谍不成功,但是作为一名卓越的水利专家,治理水患,改变了关中农业区的面貌,使八百里秦川成为富饶之乡。郑国渠和都江堰、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郑国渠的修建使关中地区更加富饶,秦国国力更加强大。韩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是在苦心为秦人作嫁衣。

5,都江堰与郑国渠那一个水利工程是先建筑的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建渠又历经十余年,所以都江堰较早。

6,郑国渠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穿凿的郑国渠。当时所以要兴建这一工程,除上面所说的自然条件因素外,另一个因素是政治军事的需要。战国时,我国历史朝着建立统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是秦国的基地,它为了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以便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需要发展关中的农田水利,以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 - 20米不等,残高六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史记》、《汉书》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沮水注》比较详细一些。根据古书记载和今人实地考查,大体说,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 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比降为0.64/00,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当代实测,为171公斤/立方米,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战国末年,秦国的40000余顷,约合今天的28000余顷。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不实。他们从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约50多立方米/秒,而每个流量只能溉田200顷出发,说郑国渠最多只能溉田万顷上下,所谓40O00顷,当是郑国虚报。郑国因为欺骗,已经得罪秦国一次,看来他不会再有胆量进行第二次欺骗。郑渠溉田面积较大,疑与以下两种情况有关。一是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载,东周秦汉为我国气候的偏暖期,南方温湿气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竹性喜温湿,也证明了秦汉时关中平原雨量比今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关中主要作物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较多的小麦棉花等为主。秦汉时,以较多的水量来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积当然会大大超过今天。 郑国渠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刚即位,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引泾水入洛阳的灌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作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 ,为秦却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恤志》)。秦王政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为郑国渠。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干渠总长近300华里。沿途拦腰截断沿山河流,将冶水、清水、浊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关中平原北部,泾、洛、渭之间构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使高旱缺雨的关中平原得到灌溉。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 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史记·河渠书》)。

7,都江堰与郑国渠哪一个水利工程是先修建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8,郑国渠遗址的疲秦之计

秦国要实现称霸天下的目的,就要首先灭掉韩国。韩国所处的位置正好控制了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到黄河下游地区去的交通要道。公元前249年,秦国夺取了韩国都城新郑的重镇成皋、荥阳,韩国此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派出了一个手无寸铁的水利工程师,这个人拥有的武器只有一张嘴,他要执行的任务就是说服秦国兴修水利,这个人就叫郑国。在韩国看来,认为是疲乏秦国、救亡图存的好办法,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疲秦之计”。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是:把水利作为强国之本的思想已经产生。各国还把水利当作关系农业丰歉、国家强盛的大事。而秦国的关中平原,当时还没有大型的水利工程。韩国的建议与当时秦国的主政者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这一建议背后隐藏的杀机,就把韩国赖以救命的“疲秦计”,当成了可以使秦国富国强兵、实现大统一的一招好棋。于是当年秦国便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

9,战国时期都江堰和郑国渠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首先介绍一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时期,中期百家争鸣,各诸侯之间斗争激烈。从第1点,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战争很多,而战争需要资金、武器和粮食来维持的发展。第2点所述的资金、粮食和武器则需要当时最为发达的农业来支持了,而农业需要水的灌溉啊,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那么重视兴修水利了。如果没有这些水利工程来发展农业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比别人差,就会被其他实力强于它的国家灭掉。可以说,当时一个国家的农业实力是和实力一样重要的,的实力是离不开农业实力的
郑国渠由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都江堰由战国末年秦国建设,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10,郑国渠为什么消失了

郑国渠湮废了,但它一直吸引着人们探寻的目光。1985年冬天,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秦建明来到泾河边,终于寻找到了失踪的郑国渠,它位于泾河瓠口一带的礼泉湾里村和上然村之间,被当地人叫作“老虎岭”的地方,就是二千多年前的郑国渠首遗址,它完全是人工堆起来的杂土,不是自然原生的,“老虎岭”就是“秦土”。至此,迷失千年的郑国渠终于浮出水面。战国末期,我国历史朝着建立同一国家的方向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全国。秦国欲有事于东方,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而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计策,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西行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之间开凿一条大型灌溉渠。当时,国家间的兼并战争十分剧烈,进行战争的是军队,支撑战争的却是经济实力。在战国时期,农业经济是处在主导地位的,要想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以供长期的战争所需。秦国本来就想发展水利,关中又是秦国的农业基地,所以很快地采纳了这一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工程自秦王政元年开始(前246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修成以后,秦国富强起来,最后并吞了诸侯各国。而吴国,虽然没有证据直接证明就是因为修建邗沟而致使国家疲敝,但从强盛到衰败只有短短四年时间确是不争的事实。秦国的郑国渠是间接为了战争,直接用途是灌溉农田,增加粮食产量,而邗沟无论是设想还是实际用途都是直接为了战争。郑国渠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文章TAG:郑国渠简介郑国渠  简介  郑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