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病的方法总的归分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任何病都离不开这八法的运用。

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哪些

2,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凡是病,就有方法。集中华五千年上下,历代无数名医以精华存世,浩如烟海,绵竹难书。
内服外敷 等等
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艾灸、按摩推拿、火罐、刮痧
中医推拿按摩 针灸 康复 拔罐 刮痧 火疗 泻血 艾灸扥
中医的疗法很多,中药、针灸、拔罐、按摸、刮痧、外敷、熏洗,还有火疗。

中医有哪些治疗方法

3,中医治疗的方法

你好: 中医治病,是治病了的人,是从病人的总体考虑的,运用阴阳、五行的理念辩证施治。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字子和云: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不通五运六气,检尽方书何济?经络明,认得标;运气明,认得本。求得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从而可以看出中医的理念,博大精深,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思想。中医治病有四法:汗法、吐法、下(泻)法、和法。都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大禹治水的成功,就是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只有尊重自然,师法自然,才是大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西医治病,是治人的病,采取对抗疗法。简单地讲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儿,一个风寒发热的感冒,就大量地用抗生素,其实只用几棵葱几片姜发汗即愈。再有做支架的问题,你是把局部的堵塞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并没有除掉血栓,并且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由于支架永远处于张力的状态,使局部的血管变薄无弹性更加脆弱,------可想而知了。再有一个小小的支架,材料成本,工艺成本,你凭什么要几万元一个,物价局的老爷们你们在干啥啦? 古人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本人建议,可备下一套,(清)鲍相璈、梅启照《验方新编》一书。可备不时之需。
治疗什么?你都没说怎么治?
人体的伤害性最小化.治愈疾病的最大化

中医治疗的方法

4,中医都有哪些治疗的方法

正医法 反医法 顺医法 逆医法 内治法 外治法 完治法 碎治法 大治法 小治法 偏治法 全治法 生治法 死治法 上治法 中治法 下治法 先治法 后治法 急治法 缓治法 本治法 末治法 不内外治法 阴治法 阳治法 假治法 真治法 男治法 女治法 虚治法 实治法 寒治法 热治法 通治法 塞治法 解治法 敛治法 升治法 堕治法 开治法 闭治法 吐治法 泄治法 王治法 霸治法 倒治法 缚治法 肥治法 瘦治法 摩治法 浴治法 达治法 发治法 夺治法 深治法 浅治法 长治法 短治法 日治法 夜治法 气治法 血治法 脏治法 腑治法 常治法 变治法 初治法 终治法 专治法 分治法 同治法 异治法 劳治法 逸治法 吸治法 引治法 单治法 双治法 立治法 卧治法 饥治法 饱治法 富治法 贫治法 产前治法 产后治法 老治法 少治法 东南治法 西北治法 皮毛治法 肌肤治法 筋脉治法 温治法 清治法 收治法 散治法 软治法 坚治法 抑治法 扬治法 痰治法 火治法 静治法 动治法 春夏治法 秋冬治法 奇治法 平治法 奇治法 偶治法 形治法 气治法 暗治法 明治法 久治法 暂治法 远治法 近治法 轻治法 重治法 瘟疫治法 瘴疠治法 得治法 失治法 意治法 神治法 伤寒相舌秘法
治疗湿疹的中医方法一:湿疹患者在患有湿疹的部位会感觉到很痒,如同有虫子爬行的感觉,发湿疹滋水甚多,皮肤奇痒,湿毒甚者,也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百部、贯众等解毒杀虫药。辨证属于血虚风燥者,可在养血祛风的基础上加入鹤虱、贯众、槟榔等杀虫之品。 治疗湿疹的中医方法二:外治止瘙痒。对于湿疹,单纯施以内治法可以控制病情,但配合外治法,往往能提高疗效,迅速止痒。外治法中外洗、黑豆馏油外敷、吹烘疗法、神灯照射加药物外敷疗法等对减轻皮肤瘙痒均有较好疗效。
1:中医治疗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2:针灸疗法。

5,中医的经典疗法有哪些

1、按摩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这种方法可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2、刮痧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5次。肝郁加刮太冲经穴部位,气血虚加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轻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3分钟;重刮其它穴位3~5分钟。3、拔罐取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穴,选用大小适当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疗程。4、灸法(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可缓解痛经。(2)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5、敷贴法(1)取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克。先将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水煎2次,煎液浓缩为糊状,混入(溶于95%乙醇)适量乳香、没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月经前3天取药粉5克,用黄酒调为糊状,外敷脐,用胶布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药,月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治愈为止。(2)将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为末,用白酒调成糊状加热敷脐,每日1次,经前连用3天,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提示:上面提到的只是一些缓解痛经的方法,在痛经出现的时候可起到缓解作用,要真正避免痛经的发生,要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的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尤其在经期内不要用冷水洗脸、洗脚。

6,中医有那几种治疗方法

中医有那几种治疗方法? -----中医有内治法 外治法 针灸疗法 水针疗法 手术疗法 推拿按摩疗法 正骨疗法 中医有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清法 温法 消法 法补 攻补兼施法 等等
中医治疗乙肝的三种方法1、毒为实邪,解毒排毒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2、气滞血淤,活血化瘀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3、脾气易虚,顾护脾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乙肝的诊断方法当感觉似患感冒、疲倦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甚至有轻咳、低热、浑身不适时就应及时观察尿色。肝炎引起的尿黄早于眼及皮肤发黄,如尿色变黄,则应立即去医院化验肝功及乙肝两对半。但也有人刚开始表现为腹胀、腹痛或腹泻,随之出现恶心、尿黄,这时应及时就诊,先排除肝病,特别是无黄疸型乙肝,然后再考虑其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常常感觉胃痛、吐酸水或苦水,也要警惕。因为肝病有时也表现为胃不舒服,易误诊为胃病,所以还应检 查肝功能予以确认。如发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口干舌燥、皮肤痛痒、腹胀、腹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可能已感染肝炎,应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无论内服外治,吃药、针灸、拔罐、刮痧、按摩等等,都不出这八法范围。

文章TAG: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病的方法有哪些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