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圣诞大餐是什么意思

圣诞大餐(Christmas Dinner) 正像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团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火鸡烤制工艺复杂,味道鲜美持久,以致麦兜小朋友垂涎三尺。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为了这个节日,西方许多家庭一进入12月份就开始忙着采购各种节日用品和圣诞食物及礼品等。在12月24日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举行圣诞晚餐。餐宴餐桌上的食品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道菜就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的晚餐就算不上是圣诞晚餐。圣诞晚餐之后,人们还要上礼拜堂报告佳音,并为唱诗班预备糖果点心等。 澳大利亚人最爱吃喝,傍晚时分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地一起到餐馆去吃圣诞晚餐。因为每家饭店酒店都为圣诞节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腊鸡、火鸡、猪腿、美酒、点心等。在美国,圣诞晚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在丹麦,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则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醉度圣诞。英国人、德国人都喜欢畅饮啤酒。英国人除开怀痛饮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举家团聚。

圣诞大餐是什么意思

2,您知道圣诞大餐上的主菜是什么吗圣诞节的时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 tradition,我来介绍一下英国的传统圣诞大餐。前半部分介绍主菜,后半部分的配菜才是最体现英国传统。First of all, roast a bird.在英国,通常是一家人分享一只烤火鸡(也有烤其他禽类的,火鸡居多)。超市可以买到各种 size 的火鸡,根据重量会标明这只火鸡可供主菜的数量(按人数)。若是邀请了亲朋好友十几口子人的话,也会多准备些 variety 例如 Beef Wellington 或者其他 roast meats。Vegetarian 的话,似乎没有什么传统素食,就随便做些 root vegetable 或菌类的料理就好了。烤一只火鸡要早上天还没亮就开始(25 日早晨,若是提前买好并冷冻的话,你还需要提前 24 小时拿出来解冻),将塞好馅料的火鸡放入烤箱,根据不同重量大概烤 3-6 个小时。出汁后,每隔一段时间要打开,用特制的烤鸡「吸管」吸取火鸡流在烤盘中的汁液,并重新淋在烤鸡表面,然后放回去接着烤。这个步骤叫做 basting。重复几次后,火鸡就烤好了,这时候也差不多该吃午饭了。是的,烤一只火鸡,半天就这么过去了(我这么干过一次后发誓再也不自己烤火鸡了——这似乎是上一代人才擅长的事情)。近几年来一些高端超市也开始提供圣诞佳肴订制:大概在圣诞节前一两个月可以下单,除了单纯的火鸡外,还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禽类的搭配,例如「鹅包鸭包火鸡」就是一层鹅肉一层鸭肉一层火鸡肉,裹成一个卷,里面塞上 stuffing。还有各种其他肉类鱼类,自己做会非常耗时,而这些超市会为你提前准备好,你需要做的只是取货回家然后直接按说明烤就可以了,当然只是省心,不一定省时……其实主菜真没什么可多说的,随便一 Google 就有 recipe。而我也很清楚知乎上的各位是不常选择折磨自己去烤一只火鸡的。当然若你想尝试一下折磨自己,那么你一定不介意自己翻译一下这篇非常有趣的卫报文章,介绍了圣诞前夜和圣诞当日的日程表:How to cook Christmas dinner 文风很是不列颠,不错的阅读。因此我就不为大家详细分析怎么烤火鸡了,反正我写这么多也不是为了收赞同。我喜欢英国的文化,它并不止于红茶、红色巴士、红色电话亭、大本钟或者泰晤士河;我喜欢将所有美好有趣的文化风俗分享给不了解英国的人——而我认为最能代表英国圣诞大餐的,是它的配菜(Trimmings)、甜点和其他点缀。圣诞节吃烤火鸡的国家很多,所以这些配菜才体现了英国圣诞节的传统。排名不分先后,因为我都爱吃!(包括平时!)Stuffing顾名思义就是塞在火鸡里的馅料。多余的馅料揉成球状,单独烤制。也有不揉成球状,直接倒在碗里烤的。这是我最最最喜欢的圣诞大餐部分!Stuffing 的香味主要来自 sage,是很配禽类的一种 herb。Brussel sprouts这个基本上可以说是蔬菜里的 marmite——love it or hate it。苦,但苦中带甜。(可惜很多人无法体会到后者……)Bacon sausage roll培根包住小香肠烤至有点焦。比较咸。Roasted potato 烤土豆,通常是土豆块,也有用小的 new potato 做的。Gravy and cranberry sauce以上的火鸡和配菜少了 gravy (棕色那个)就什么都不是了!Cranberry sauce 可以去火鸡肉的腻。话说我在找图的时候,每张图上都有 bread sauce——在英国这么多年,我还从来没有吃过带 bread sauce 的圣诞大餐。也许是巧合?配菜就介绍到这里。以上这几样是传统圣诞大餐必会出现的,当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比如各种煮蔬菜,毕竟 roast turkey 也是 roast meal,任何 roast meal 有的它都可以有。接下来是甜点,绝对是腻死人的 Christmas Pudding,似乎非英国人很难接受它。朗姆酒的味道如此之重,我已经回忆不起来里面的巧克力味了,实际上我一直怀疑它到底有没有巧克力,因为朗姆和葡萄干的甜腻充斥了整个布丁。吃之前要撒上朗姆酒并且点火,等火灭了就可以吃了。再奢华一点的版本,就是配上 brandy butter。Oh no,简直太甜腻了,是的,这就是节日气氛——一年中唯一一天可以大吃大喝以庆祝为借口的节日——每个人都无罪,因为每个人都如此:)小吃代表有 mince pie。我很少吃,所以我没什么可讲的……先写到这吧~ 其实圣诞是一个家庭节日,而每个家庭又各不相同,就像春节吃饺子,没人规定必须是什么馅儿的。重要的是,大家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大吃大喝,享受难得的放纵。谢谢@闻佳 转发这个问题给我:)

您知道圣诞大餐上的主菜是什么吗圣诞节的时

3,传统圣诞节晚餐菜谱是什么

在西方,传统的圣诞大餐,由前菜、汤品、开胃菜、主菜、点心与饮料组成,这一天必不可少的食品有圣诞火鸡、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布丁等。1、烤火鸡在传统的圣诞餐桌上,烤火鸡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亚洲国家,或许每年只有圣诞节这一天才吃火鸡,以庆祝佳节;但在欧美,尤其是美洲大陆,火鸡却是很普通的一种肉食,而且在感恩节和圣诞节这两个大日子,火鸡更是传统的食品。为什么要在圣诞节吃火鸡呢?据说在1620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的朴里毛斯山,由于当时这里除了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火鸡外,几乎没有别的食物,于是便只好烤火鸡过节。火鸡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又低,因此受到西方人的青睐。圣诞节吃火鸡便从此延续下来,成为一种传统。2、圣诞三文鱼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团聚,共进节日大餐,火鸡是必备的美食,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布丁等美味也都会搬上餐桌。三文鱼是一种流行的食品,亦是一种甚为健康的食品。鱼肉含有高蛋白质及OMEGA-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却较低。鱼肉呈橙色,是红肉的鱼类,但有少量白肉的野生品种。三文鱼的食法有多种,欧洲及美国人则会以热或冷烟熏方式制作烟熏三文鱼,熏好的鱼片一般会加上黄油,配着新鲜的柠檬汁一起享用。3、熏火腿熏火腿应该算是圣诞大餐中最传统的正菜了。不仅方便食用,还能满足节日用餐人多的需求,甚至就算剩下了也不怕。烟熏烤火腿往往会在表面涂抹上含有甜味的酱汁,如蜂蜜或者樱桃石榴酱。利用这些甜味酱可以与红酒成为搭配熏火腿食用的完美组合,因此就需要选择果味稍浓口感丰富一些的红酒来配合烟熏火腿外层上甜腻的味道。4、红酒这一传统形成的理由是:肉象征着耶酥基督的肉身,红酒代表他的血。耶稣替人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血肉之苦,是应该被纪念的。圣诞红酒有特殊的喝法:在酒中加入红糖、橘子皮、肉桔、桔仁、葡萄干等作料,然后在火上一边加温一边搅拌(注意不可开锅),最后淋上一点伏特加,起锅之后,一杯下肚,真是又香又暖。5、圣诞蛋糕蛋糕是平时与节庆不可缺少的食品,圣诞节更是不可错过,巧克力口味即是圣诞蛋糕主要的口味之一,此刻几乎每一家都会制作以巧克力为主的蛋糕。人们常常把圣诞蛋糕做得新奇漂亮。上面用奶油或果酱浇“圣诞快乐”的字样,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蜡烛形状小巧,只有三四寸长,但用料精致,五颜六色,有的还做成螺旋形。点燃之后,由主人次熄,然后大家分吃蛋糕。人们有时还在蛋糕里放进三粒豆子,以此代表圣经故事中的三个东方贤土,谁吃着豆子谁就当上了“三王”,令人感到十分有趣。6、圣诞布丁圣诞布丁是在圣诞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今日的圣诞布丁源于传统圣诞食物牛奶麦粥及干果布丁,因此圣诞布丁的成分虽没有梅子,但也称为干果布丁,成为圣诞菜式的新成员。传统上,圣诞来临时,每位家庭成员都要共同制造一个圣诞布丁,象征团结和谐,且各人在搅拌一下面团时,都会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最后还会在面团里藏一个硬币。在丹麦,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们高兴。7、姜饼德国最着名的传统圣诞食品是姜饼。姜饼的英文有两种一种是Gingersnap,从字面就很好理解姜+薄而脆的饼;而另一种说法来自德语,叫Lebkuchen。总之姜饼就是圣诞节时吃的小酥饼,通常用蜂蜜、红糖、杏仁、蜜饯果皮及香辛料制成。姜饼的故乡虽然在德国,但欧陆人也习惯在圣诞期间吃姜饼。芬兰人会一边享用姜饼,一边喝glogi酒,它是一种掺入杏仁与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荷兰人甚至会把圣诞礼物藏在布丁或羊肠里呢!至于波兰人则分为两派,一派喜在圣诞前夕吃大餐,另一派却整日斋戒祈祷!

传统圣诞节晚餐菜谱是什么

4,在圣诞节应该吃哪些美食呢

1、英国——烤火鸡英国虽有“美食荒漠”之称,但其圣诞大餐却挺丰富,通常包括烤火鸡、圣诞布丁、干锅馅饼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烤火鸡。相传在英国圣诞节吃火鸡的习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最经典的做法就是将西芹、洋葱、土豆等大量食材塞进火鸡的肚子里,表面抹上香料腌制后放入炉中焗烤。做好的火鸡香味扑鼻、味道诱人,火鸡皮看起来油亮而不裂,鸡肉嫩滑鲜香,在吃的时候片成薄片,淋上特制的卤汁、撒上少量的食盐,和配菜搭配吃起来非常满足。2、美国——烟熏火腿在美国,烟熏火腿是圣诞节合家团聚时餐桌上必备的过节硬菜,烟熏火腿通常是用一整只猪后腿烤制而成,表面往往会切成菱形网状,再涂抹上加了蜂蜜的酱汁,制作完成后色泽金黄,视觉冲击力很大, 吃起来味道鲜嫩很过瘾,集色香味于一身。烟熏火腿在吃的时候通常会切成薄片,便于下口。除了要吃熏火腿,烤火鸡和玉米粥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味,其中这玉米粥与我国的玉米粥有很大的不同,美国人会在玉米粥的基础上添加进各种水果,在表明涂上一层厚厚的奶油,放入烤箱中烤制,玉米粥经过高温烘烤后,口感香甜、味道丰富,喝起来很有层次感。由于中国文化的输入,中餐也被美国人所喜爱,在圣诞节这一天,吃中餐也变成了美国人过圣诞节的一个“新传统”。3、法国——树干蛋糕以美食闻名的法国,在圣诞节这一天当然也少不了各种传统美食,像比较有名的鹅肝、松露以及各式各样的糕点构成了法国丰富的圣诞大餐,其中树干蛋糕更是不可或缺的美味。法国人生性浪漫,关于美食的起源也非常浪漫。相传,法国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由于贫穷买不起圣诞节礼物,于是在森林里捡了一段木头送给心爱的姑娘,不但赢得了姑娘的芳心,从此之后在事业上也平步青云,所以后来人们便将蛋糕做成树干的形状,寓意新的一年好运连连、顺顺利利。4、德国——姜层饼德国人相当重视圣诞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丰富的一餐以庆祝节日的到来,其中姜层饼是德国著名的圣诞美食,是一种古老的介于蛋糕与冰糕之间的小甜点,据说起源是格林童话的《糖果屋》,起初姜层饼只添加了蜂蜜和胡椒粒,口味甜中有一丝微辣,吃起来很过瘾,后来姜层饼经过了改良,在蜂蜜、胡椒粒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杏仁、蜜饯等,制成各种形状的饼,口感更加丰富。除此之外,德国人还会在红酒中加入柑橘、香草、肉桂和糖等,制成一杯红酒热饮,屋外飘着雪花,屋内喝着热红酒、吃着姜层饼,轻松愉快又美好。5、丹麦——脆皮烤猪肉丹麦作为安徒生的故乡,进入12月便开始为圣诞节做准备,即使大雪飘飞也不会影响丹麦人过节的热情,大街小巷精美别致的圣诞装饰,让人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当然圣诞节这天也少不了一顿丰富的圣诞大餐,其中脆皮烤猪肉是丹麦最著名的传统圣诞美食,选用整块带皮的猪肉,撒上粗盐后一边烤制一边加上香料,吃起来松脆可口风味独特,很受当地人的喜爱。茶余饭后还会再来一份杏仁布丁作为饭后甜点,人们在布丁中藏入一枚完整的杏仁,吃到那颗杏仁便是最幸运的人,不仅能得到一份特殊的礼物,还预示着来年有好运气,事事顺心。6、芬兰——三文鱼在童话故事中,每到圣诞红鼻子驯鹿鲁道夫一袭红装,留着白色胡子的圣诞老人走进千家万户,趁着人们熟睡时间礼物放入他们的圣诞袜中。据说,在现实生活中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国家,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芬兰被公认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这个隆重的节日中,芬兰人用烤火腿、三文鱼、黄芥末和面包构成圣诞节的主菜,三文鱼可谓是芬兰圣诞晚餐中经典头盘佳肴,或烤或腌制,过程简单却突出了三文鱼的本味,吃起来嫩滑鲜香。7、日本——炸鸡日本也有过圣诞节的传统。据说过去在日本没有火鸡,居住在当地的外国人每到圣诞节便以炸鸡代替火鸡,后来驰名中外的快餐炸鸡店以此为营销,推出“圣诞节要吃肯德基”的广告,逐渐在日本形成圣诞节吃炸鸡的习俗。8、中国——苹果圣诞节传入中国后,也是大受人们欢迎,不过没有什么文化内涵和基底,当然也不会有相应的节日美食。但中国商家利用中国人有用食物名称象征美好寓意的习惯,便自行发明了一种圣诞食物——平安果。平安果其实就是一个包装精美的苹果,由于苹果的“苹”与平安夜的“平”同音,寓意平平安安,很受年轻人的追棒。

5,圣诞大餐圣诞节都吃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宗教性的节日称为“喘息的时刻”,而一位早期的希腊基督徒则认为:“过节没有别的,就是欢乐。”喘息也好,欢乐也罢,大凡过年过节,人们都离不了吃吃喝喝。国人如此,外国人也概莫能外。譬如说,按照我们的传统习俗,过春节时,农村人一般要杀猪宰羊,置办酒席;西方人过圣诞节,同样讲究在圣诞夜准备一顿丰盛的大餐,同样是大鱼、大肉、大酒,“吃吃喝喝过大年”。众所周知,圣诞节是庆祝圣婴耶稣基督降临人间的节日,是西方基督教最重要的节庆之一。圣诞大餐的习俗则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那时的人们用一个从12 月17 日开始、长达一周的祭餐来欢宴农神——地球的主宰者。后来,罗马人的尼凯尔教会则把一年一度的“农神祭宴”改为圣诞节,流传至今,并在欧美国家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圣餐食俗。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国人平时大多省吃俭用,在吃喝上不甚讲究;逢年过节,却总免不了要挥霍一番,特别是在吃喝上,一定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与我们的年夜饭一样,西方人的“年夜饭”——传统的圣诞大餐也离不开酒和肉。最初,欧洲人过圣诞节时讲究吃烤猪、烤火腿。这是因为,在天主教国家的传统里,猪象征着富裕。在靠天吃饭的年代,物质匮乏,食物短缺,饿肚子自然是常有的事情;而在过年的时候享受一顿可以“大块吃肉”的晚宴,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提到圣诞大餐中的食物,许多人的脑海里头一个浮现出的就是火鸡。没错,如今,圣诞大餐中最经典的菜品是火鸡,它不仅可以供人大快朵颐,而且也作为餐桌中央的应景点缀;但那是后来的事情了。据说,在1620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的普里茅斯山。由于当时那里除了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火鸡外,几乎没有别的食物,于是,他们只好烤火鸡过节。也有人说,欧洲人最初喜欢吃烤鹅,但后来移民到美洲后,没有适宜的条件养鹅,于是才吃火鸡。这些美洲大陆的新移民发现,火鸡不仅比鹅好吃,而且很容易得到。于是,烤火鸡便逐渐成为他们在圣诞节等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菜式。不管怎样,火鸡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西方人的青睐。圣诞节吃火鸡从此延续下来,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虽然感恩节火鸡更加有名一些,但庆祝圣诞节的大餐上也是需要一只火鸡的。如今,在西方的圣诞大餐里,火鸡这道主菜就如同我们年夜饭中的鸡与鱼一样,不但兼顾了菜色的美观和视觉的丰富性,而且是全家人团聚一起享用大餐的象征。或许有人以为,烤火鸡十分简单,只要把火鸡抹上油,在火上烤一烤,就可以吃了。其实没那么简单,圣诞火鸡的口感与鸡肉的部位、烧制时间及火候掌握、调料优劣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道好的圣诞火鸡大菜一定是表面金黄、内里鲜嫩,吃起来外香内滑,既解馋,又不至于太油腻。在许多国家,圣诞大餐上的火鸡肚子里面被塞满了各种馅料。一般英国家庭都喜爱自行烹调火鸡,将大量的蔬果,如甘笋、西芹、洋葱、栗子等,塞进火鸡肚子里,再在表层抹上多种香料,然后放入焗炉烤。英国的许多超市就提供火鸡馅料填装服务。吃火鸡时,还要准备配菜,如炖孢子甘蓝或是一些根类蔬菜。圣诞火鸡除了单独成菜外,还可与鱼、牛肉和菌类相配,烹制成圣诞火鸡配比目鱼、圣诞火鸡配鳕鱼、火鸡什菌汤、圣诞火鸡配牛排等,搭配不同,口感各异。既然是“大块吃肉”,那就免不了要“大碗喝酒”。除了丰盛的肉类食物,西方人的圣诞大餐一般还要有红酒。在基督教的教义里,红酒象征着耶稣的血。耶稣替人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血肉之苦,是应该被纪念的。相传最古老的圣诞节风俗就已经和酒有关。人们在一个如同锅一般大小的祝贺杯里加入苹果汁、白兰地、麦酒和其他香料,然后把这只盛满酒的杯子悬挂在以榆树枝堆积成的火堆上,以保持酒的温度。到了后来,或许是人们越来越怕麻烦,就把圣诞大餐上的酒换成了红葡萄酒。圣诞大餐中的红酒有特殊喝法:在酒中加入红糖、橘皮、橘肉、葡萄干等作料;然后,在火上一边加温一边搅拌(不可开锅);最后,淋上一点儿伏特加。起锅之后,一杯下肚,真是又香又暖。品类丰富 花样多多除了酒肉,圣诞大餐上的独特美食还有许多,可谓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德国最著名的圣诞食品是姜饼。这是一种介乎于蛋糕与饼干之间的小甜点。传统的姜饼以蜂蜜、胡椒粒为材料,又甜又辣,口感刺激。现在的姜饼都经过改良,外面洒上一层糖霜,不但口感丰富,外型也相当讨巧。这种圣诞食品历史悠久,大约在中世纪的时候就出现了。姜饼会被做成小人儿的样子或者姜饼屋。据说,姜饼屋的形状来源于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两个善人用姜饼做的屋子招待饥饿的流浪儿)。德国纽伦堡的姜饼很有名。姜饼从德国流行开来,如今已出现在许多国家的圣诞大餐中。  圣诞蛋糕则是欧美许多国家的圣诞大餐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甜点。圣诞蛋糕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开始流行,其主体类似胡萝卜蛋糕,内有各种坚果和果干;不同的是,蛋糕表面会有一层杏仁糖衣或者糖霜。在英国人的圣诞大餐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甜食——派,也就是一种装了馅的炸饼。圣诞派的里面是甜的果酱馅,还有葡萄干、甜陈皮、苹果干、蓝莓酱等……还会有肉桂和糖,表面是星型装饰。如今,每逢圣诞节,英国一些超市里会有现成的派皮和馅料半成品出售,供顾客在合家团聚时一起做圣诞派用。英国人发明的另一种圣诞美食——圣诞布丁,与圣诞蛋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圣诞布丁源于传统圣诞美食牛奶麦粥和干果布丁;因此,圣诞布丁的成分中虽然没有梅子,但也被称为干果布丁,成为圣诞大餐中的一员。圣诞布丁浸泡有白兰地酒,因此可以点燃,热着吃。有的圣诞布丁里还有巧克力酱、甜的馅料和坚果。在英国,每到圣诞节前夕,许多家庭都会全家人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制作一个圣诞布丁,以象征家庭和谐。每个人在搅拌一下面团时,都会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最后,还会在布丁里放一枚硬币,吃到的就是幸运儿啦。  树干蛋糕是法国人圣诞大餐中的著名美食,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树干状的蛋糕。它的里面是海绵蛋糕,外面用巧克力或者咖啡奶油来模仿树干的样子。令人称绝的是,这种树干蛋糕里面的蛋糕、糖霜和奶油也卷成年轮的样子,可以横着切开。据说,在电发明之前,法国人习惯以一捆好柴作为圣诞节礼物。法国人天性浪漫,连美食的起缘也浪漫过人:从前有一个买不起圣诞礼物的年青人,在森林捡了一段木头送给情人,不但赢得芳心,而且从此平步青云。因此,树干蛋糕也成为祝愿来年好运的象征。  蛋酒是加拿大圣诞大餐中一种颇为独特的饮料,它的原料以牛奶为主,混合了蛋汁和砂糖,并通常会加以酒类调配。在美国,颇具美洲特色的玉米粥则是圣诞大餐上一道独一无二的美食。和而不同 风格各异圣诞节起初的地理范围主要限于欧洲国家;如今,圣诞节早已冲破地域限制,成为一个跨地域、跨文明、普世化的世界性节日。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不同的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圣诞大餐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可谓“和而不同,风格各异”。英国人的圣诞大餐一般都很丰盛。通常,餐前先来杯香槟或者是雪莉酒,开胃菜也许是熏鲑鱼;接着就是大排场的主莱和烤火鸡,里面塞满了荔枝、面包酱,上面堆满各种配料,如腌咸肉和各种蔬莱;吃完之后,再来道布丁;最后,还有各式乳酪,再配上一杯红葡萄酒。  法国人的圣诞晚餐和英国人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在食材上有一些差别而已。一般来说,法国人喜欢吃火鸡,还喜欢吃海鲜。在圣诞大餐上,一般还会备有鹅肝酱。酒,则一般是一种叫“芬塞尔”的、味道很甜的白葡萄酒。浪漫的法国人认为,为了来年交好运,在圣诞餐宴上宁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将家里的余酒喝个精光。德国人也相当重视圣诞节,人们会赶在平安夜之前回到家里吃饭,就好像中国人在除夕夜之前回家吃年夜饭一样。与英、法等国相比,德国人的圣诞餐桌上所摆的食物有所不同。德国人圣诞晚餐的主食是烤整鹅,他们会在鹅肚子里面填满用果类和蔬菜混成的馅。主菜通常是跟青菜和马铃薯一起吃。二战后,由于受英美影响,德国人也逐渐开始在圣诞餐宴上吃火鸡;但各地还奉行自己的地方圣菜,如北西里西亚人吃鲤鱼、马铃薯和酸菜。波兰人的圣诞大餐则讲究雅趣遗风。圣诞节前夕,在波兰叫“星节”。这天白天,人们粒米不进,为晚上的圣餐做准备。当平安夜的第一颗星星露面时,波兰人才开筵。在筵席上,要给基督留一席之地。无论是家庭,还是饭店、酒馆,都用烧火鸡、烧鹅做圣菜,并配上一些水果。当人们用餐完毕时,悠扬的圣诞颂歌随之响起。在葡萄牙各地,流传着朴实原始的圣诞大餐。葡萄牙人喜欢吃鳕鱼,他们的鳕鱼烹饪技法多得不得了;不过,到了平安夜,人们选择一种最没味道的原始方法来煮鳕鱼,即把鳕鱼和马铃薯、白菜一起热煮。圣诞节当天,他们则吃火鸡以及布丁、蛋糕等甜点。意大利人虔诚地继承着“农神祭宴”的传统。在圣诞节前夕,丰富的家庭圣餐是这样安排的:第一道菜是烤火鸡等;第二道菜常常是PASATA,这是一种用面粉做的食品;第三道菜一般来说是肉、鱼和蔬菜。意大利圣餐中的鱼和肉烹调方法有炒、烤、烧。人们最爱吃牛肉、火鸡肉,还吃马肉、鹿肉和野兔肉。第三道菜吃完后,一般来说是吃水果。这是意大利人特殊的习惯;但也有许多意大利人有着圣诞节吃素食的传统习惯。尽管他们不吃肉,鳕鱼倒能在餐桌上大行其道。他们还吃用虾、乌贼和贝类制作的鱼肉沙拉,吃胡瓜鱼、鳗鱼以及用坚果制成的酱。在瑞典,由于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许多人都会绞尽脑汁准备一年中至高无上的圣诞大餐,甚至不惜采买那些昂贵和罕见的食材。从12 月1 日开始,不少瑞典人就开始布置起来:在橱窗里挂上艳丽的星状装饰物,摆上红色的蜡烛;有的人家还要换上与往日不同的圣诞节窗帘。讲究的餐宴要在圣诞节前夕进行,传统的圣餐膳食是鳕鱼干和米粥,熏鳕鱼、醋渍鳕鱼、腌鳕鱼丁都很有名。代表性的吃法是在一张大餐桌上摆出几十种菜,大家按自己的喜好分取。丹麦人的圣诞大餐一般是烤猪、烤鹅或烤鸭三者择一,伴以马铃薯、甘蓝与浓汤肉汁。在丹麦,当圣诞晚餐开始时,人们要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开始吃别的东西。如果谁能吃到那枚唯一完整的杏仁,谁将是来年运气最好的一个人。通常情况下,大人们会将这枚杏仁放在家中最小的孩子的碗里,让他高兴。丹麦人传统的圣诞节饮品是格罗格甜酒和特别为当季酿造的圣诞啤酒,这些酒类的酒精浓度通常都偏低。美国人的圣诞大餐是丰盛而又欢乐的。平安夜,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旁,在欢声笑语中享用圣诞大餐,相互祝福。政府或各种俱乐部举行的圣诞晚餐,则更是热闹非常。在这样的晚宴上, 大都有隆重的三道酒——鸡尾酒、葡萄酒、白兰地或香槟酒和五道菜——沙拉、鲑鱼、布丁、牛肉和甜食。为点缀节日的欢乐和促进客人的食欲,通常在宴会上以音乐助兴:先是有圣歌合唱队演唱;接着,又有少年合唱班出场;还有两男两女组合的歌唱小乐队;有独唱,有合唱,还有独奏……逐座穿梭,还可由客人点曲。上最后一道菜时,铜管乐队出场,一列白衣白帽的厨师尾随其后,其中的主厨手托一个大银盘,盘中是火光熊熊的热甜点心——主菜圣诞甜食。他们绕场一周,接受大家的圣诞祝福;然后,将甜食分切成小块,送至每位来宾座前。至此,圣诞餐宴才算结束。与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国家不同,俄罗斯等东正教国家所庆祝的圣诞节是在儒略历的1月7日。和其他国家的大鱼、大肉、大酒不一样,他们的圣诞大餐中大部分是素菜,就连鱼也是不可以有的,算是比较遵循宗教传统了。东正教圣诞大餐上共有12道菜,代表耶稣基督的十二门徒。值得一提的是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南半球的“仲夏圣诞节”,既有热带风情,又融合了欧洲传统圣诞节的经典元素。澳大利亚的热带水果、海鲜、奶酪和葡萄酒,使圣诞大餐上的食物变得异常丰富,澳大利亚独有的海滩圣诞烧烤派对与沙滩宴成为圣诞大餐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仅是人,就连一些动物也能享用到“圣诞大餐”。圣诞节期间,尤其在平安夜,动物格外受人重视。它们像人一样,能享受一顿丰盛的节日晚餐。自14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经形成一个习惯:在屋顶上撒满燕麦,留着日后喂养牲口。据说,用这样的燕麦喂养牲口,牲口就会又肥又壮,还利于繁殖。除了牲口,鸟儿也能在圣诞节期间享受圣诞节食品,如谷物等。 (作者:吴友仁)

文章TAG:圣诞大餐圣诞  圣诞大餐  知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