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殷墟,指的是安阳的殷都。安阳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商王陵不必多安阳市区南边是汤阴县,有商纣囚禁周文王的羑里城遗址和伯邑考墓,经过多年研究我知道为什么七大古都为什么说安阳而不说临漳或邯郸了,这两个殷墟,说的是同一个地方吗,东汉的学者宋忠“卫,即殷墟定昌之地。

1、殷墟考古在安阳,可为什么有人说,史书上说的故商墟在鹤壁淇县?

殷墟考古在安阳,可为什么有人说,史书上说的故商墟在鹤壁淇县

史书上说的殷墟,指的是淇县的朝歌。今天说的殷墟,指的是安阳的殷都,之所以后世对这两个概念比较混乱,是因为商朝曾经多次迁都。一、商都的变迁商朝在建立之初,定都在了“亳”,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后来,由于商王朝继承制度的缺陷,在王权的交替中,内斗不断,史称“九世之乱”。再加上黄河水患频发,所以商朝前前后后一共迁都13次,称为“前八后五”,

到了第19代商王盘庚的时候,他把都城迁到了北蒙,这之后,商都才稳定下来。北蒙也叫“大邑商”或者“殷”,在今天的河南安阳,北蒙南面40公里处,也就是今天河南鹤壁的淇县,有个“朝歌”,相当于商朝的陪都。武王伐纣,攻打的就是朝歌,朝歌也叫做沫邑。二、为什么会有殷墟的争论殷墟也叫“商墟”,商朝灭亡以后,人们把商朝的故都“殷”,称为“殷墟”。

《史记》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就是周公旦把他的弟弟康叔封在了黄河和淇河之间的商墟,建立了卫国。而20世纪初,考古学家对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掘出了宫殿、王陵以及宗庙的遗址80多处,因为此处是商朝的遗址,所以就把此处称为了“殷墟”。那么,这两个殷墟,说的是同一个地方吗?三、殷墟到底在哪里《史记》让说,故商墟在黄河和淇河之间,

我们翻开周代的地图,朝歌就坐落在黄河的北岸。黄河从朝歌的西边过来,在朝歌的南侧,拐头向东北方向流去,而淇河在朝歌的西面,从北往南流过。显然,《史记》上说的“故商墟”,指的就是淇县的朝歌,而不是安阳的殷,东汉的学者宋忠说,“卫,即殷墟定昌之地。”现在淇县的县城里面,还有“定昌”这条街,所以“定昌”指的就是朝歌,

2、为什么说五千年看安阳?

据当前的考古成果看,安阳是中国历史上有证可据的最早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夏、商时期人类文明的舞台中心。从安阳的地理环境及地理位置看,近邻太行,域内古水丰富,气候温润,非常适合及支持古人的生存方式,提供和保障长期安定地生存环境,这就为古人的聚居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为人类文明的不断总结提升创造了条件,古代安阳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避免洪水,而且取用水还方便,因此必然是古人迁移过程中优选的驻留之地。

3、商朝首都是安阳殷墟还是朝歌城?

有几个问题可能需要先说一下——第一,“首都”这个叫法,是现代词汇,商朝的时候,称“亳”或者“大(天)邑商”,现在学界的规范说法是“商王都”;第二,“殷墟”,是指殷商遗址,并非地名;第三,安阳和“朝歌”是一个地方,盘庚迁殷后王都没再迁徙;第四,商朝,自建立中央王国开始,前后有七个王都,不只两个。一,商王朝起始时间,有两个说法,

古本《竹书纪年》称,商代“用岁四百九十六年”——就是公元前1553-前1027年;现代学者多认为商代共526年——前1572-前1027年,这与孟子的说法一致。这五百余年时间里,经历了从“天乙”即大乙“汤”开始至帝辛“纣”的十七世三十一王,汤灭夏之前,商族有过六王。二,成汤经过多年战争,先翦伐夏诸侯,再在鸣条之地打败夏桀,

三千诸侯拥立成汤为天子。汤迁九鼎于亳,商王朝建立,这是商朝第一个王都,结合考古发现,学者们认为,此“亳”当在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具体考证很详尽,不必赘述。三,有意思的是,在河南郑州也发现了一处“郑州商城遗址”,此处遗址开建时间还早于偃师商城,分好几个地质层,后期的规模大于偃师遗址,学者们对于商朝王都的判定标准是一致的——文献记载、都邑规模加王室宗庙。


文章TAG:殷墟  安阳  考古  英语  安阳殷墟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