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公麟主要事迹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位于桐城龙眠山,山北为庐州舒城县,李公麟舒州桐城人),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李公麟主要事迹

2,李公麟是哪个画派详细点

属于白描传派。宋代人物画,起始时一直在前人窠臼里无甚发展,直到安徽画家李公麟出,才改变了这种局面。他在艺术上自创一格,使白描人物成为一个特殊的画种,对后来桐城“龙眠画派”的产生取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山人,安徽桐城境内龙眠山人,与李公择、李公寅号称“龙眠三李”,李公麟自幼成长于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士大夫家庭,少时就藏古博今,对古人用笔的意趣理解得颇为深刻,他有广博的学问和精到的见识,对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及前代高手名画,集众家之所长,而另成一家之风,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其“白描”技法更是影响了一代代的后世画家;他精湛的画技,勤奋刻苦的精神,创造了大量的不朽画作,被后人誉为“宋画第一”。李公麟的画学历程,大致经历了这样两个阶段,即“转益多师”的阶段和师法自然、独创一格的阶段。在第一阶段,他主要是学习传统,师法古人。虽是一幅临摹作品,却是李公麟前期画技之代表作,也是他转益多师之后,对前人作品的再创造
白描传派。李公麟擅长人物画,其构形技法独特,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题材广及人物、鞍马、山水、花鸟,既有真实感,又有文人情趣,而且所作皆不着色,被称作“白描大师”。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李公麟是哪个画派详细点

3,李公麟 五马图名词解释

《五马图》为其传世佳作,纸本墨笔,纵29.3厘米,横225厘米,无名款。图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每匹马后有宋黄庭坚题字,谓马之年龄、进贡时间、马名、收于何厩等,并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五匹马各具美名,令人遐想,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而五位奚官则前三人为西域装束,后两人为汉人。
五马图:5马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皆为雄马,均是西域的贡品,分属宋廷的左骐骥院和左天驷监。前3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已被调教驯服。大凡画贡马的题材,马的神态和步态都是如此。如《宣和画谱》卷七所云:“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意在生动的表现人、马的性情。画家在艺术上的独创首先体现在纯熟的白描技法上,他把盛行于唐代吴道子时代的“白画”发展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画种--白描,该幅就是确立这一画种的标志。虽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量感。   画家在白描的基础上微施淡墨渲染,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体现了文人画注重简约、儒雅和淡泊的审美观。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出于李公麟的白描艺术。  群奔: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早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就常常去马场画速写,并精研马的解剖,积稿盈千。这为他后来创作各种姿态的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徐悲鸿自已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从而能够成马在胸,游刃有余地去补捉瞬间即逝的动态神情,得心应手地采用前人不敢涉猎的大角度透视,创作出来的崭新艺术形象。

李公麟 五马图名词解释


文章TAG:李公麟李公麟  主要  事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