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叙事模式的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

叙事其实比较简单 叙事,首先必须把事件交代清楚,事情叙述完整,这就要求一定要在写作中把握“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中的地点、时间、原因和结果一般不作为叙事文的主体,它们只是对所记事件起说明的作用。文章的主干是事件的“经过”和事件中的“人”。但没有前四个要素是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的。还应强调的是,叙事文不一定有集中的人物,虽然人物也是文章的主干之一,但其绝不能“抢占”事件“经过”的“位置”,要知道,“人物”是为“完整的故事”服务的,否则,写事也就变成写人了。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叙事模式的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切入

2,什么教育叙事研究

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地“镜像”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所谓反思性教育实践,就是教师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教育经验的一种会议、思考、评价的活动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又是作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它是以自己的教育过程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使其更具合理性。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改善方案。反思的一般思维方式A、我改变了哪些行为?新行为导致了什么效果?新行为和旧行为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从新行为中能够感悟出什么?B、我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发生的?我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印象特别深刻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最后用什么方式解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决,原因或原理在哪里?聚焦核心事件,关注意外冲突,不断追问四、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过程教育叙事是一种研究,而不是简单的记事备忘录。故事只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素材。只有发现某个问题,并持续地关注这个问题,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研究。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叙事研究策划阶段第二阶段:叙事研究展开阶段第三阶段:叙事研究总结阶段基本过程:确定问题,形成主题——构思并形成假设——执行计划,撰写叙事——整理素材,提炼经验(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分类1、教学叙事2、生活叙事3、自传叙事(二)两种形式:写自己的写别人的(三)教育叙事的几个来源1、教育教学尝试活动(有计划的研究活动)2、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或外出听课3、教育教学突发事件4、个案研究(追踪)5、教育教学成功或失败案例6、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四)教育叙事的基本特征1、讲叙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可以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片段,但片段描述应该完整。2、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突出戏剧性冲突。不是流水帐。3、叙述要具体、生动,讲究文笔的清新优美。不应该是对活动的笼统描述,也不是抽象化、概括化说明。4、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心理技术分析。5、要有问题性,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教学冲突,成功后的感想和失败后的遗憾6、要有反思性。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应该融入自己在事件不同阶段的感受、体验,特别是伴随这种体验带来的思考、反思,具有理性色彩。7、主题性、真实性、个性化8、具有可读性。(五)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3,文学理论第十章叙事性作品怎么讲

一、叙事理论和叙事学  1、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传统: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形成了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2、当代叙事学: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内容要素,而把故事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叙述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作为新的研究重点。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1、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1)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通过事件的描述来把握社会现实本身,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所指对象不同。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只有“合情合理”,才具有文学审美价值。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1、从叙事的内容来看,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解释。这种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态度。  2、从叙事的方式来看,一定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19世纪实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四、叙事的构成  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人物、场景等。  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  3、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第二节叙述内容  一、叙述的基本成分:故事  1、事件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作品中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按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塑造生动的形象。二者相辅相成,有的两者兼具。  2、情节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带有主观能动性以及局限和偏见。情节还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3、人物  叙事作品中人物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具有二重性特点:行动元和角色。  “行动元”指任务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角色”是指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即“典型人物”。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如《西厢记》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是有追求者、被追求者、促进者、反对者、竞争与破坏者这几种类型的行动元。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  4、场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一般叙事作品中场景的详细叙述同概略交待是交替出现的:需要重点表现的情节高潮出现在场景的详细叙述中,而无关紧要的过渡性情节则用粗线条概略叙述。  二、结构  结构是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叙事作品的结构是指作品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1、表层结构  即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从叙述层面分析作品结构,首先应当确定最小叙述单位→以句法分析的角度把叙述内容简化为一系列的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叙述句。人物简化为主语、行为→谓语、状态→表语。  2、深层结构  即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构主义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把研究的神话打乱叙述顺序,而将各个神话要素按照某种相似特征重新组合的方式进行译解,从中找出支配具体话语的恒定关系。  三、行动  行动是推动事件进展的直接原因,对于叙述内容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1、行动的内在逻辑: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  (1)一般行动逻辑→三段式序列:可能性(即将发生)—变为现实(开始进行)—取得结果。  (2)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首尾接续式(一环接一环);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1、 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  (1)时序:叙事作品中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和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文本时间顺序,是文本中展开叙述的前后顺序,即叙述者讲述故事时从开头到结尾的次序。故事时间顺序,是故事内容从发生到结束的自然发展顺序。  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2)时距:可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  时距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匀速?变快?变慢  (3)频率: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重复的效果是提示出一种恒定的意义或产生某种象征意蕴。《老人与海》中对重复发生的行动重复叙述,是在突出老人强韧的意志。  二、视角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1、 第三人称叙述:  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传统的全知叙述,特点是无视角限制。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达罗卫夫人》  2、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特点:双重身份使此角色更透明易理解;叙述的主观性令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  叙述者为主人公:鲁迅《狂人日记》;叙述者为旁观者:普希金《驿站长》。  3、第二人称叙述:主人公或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旁观者位置。  4、在实际作品中,叙述视角和人称是会互相转变的。  第四节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包括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叙述者不是作者。  二、叙述者与声音  用什么口气或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直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的动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幻觉。  在米兰?昆德拉的一些小说中,叙述者时常跳出来,与读者商量这个故事怎样讲下去好,譬如《玩笑》、《生活在别处》、《不朽》等。而纪德正是他所喜爱的一位小说家。  1、“独白”式叙述: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  2、“复调”式叙述:在同一个叙事中进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它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征兆。  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这种由作者设定的叙述接受者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接受者即隐含的接受者。现实中的读者与理想接受者之间的差距导致了对作品误读的可能,因此读者必须尽可能地向理想接受者靠拢。
叙事类文学侧重于以客观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事件、人物和环境景物为题材内容,以摹仿、虚构为构思方式,以具体生动的叙述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反映和表现创作主体对社会人生的审美把握的文学作品。 叙事性是叙事类文学基本的审美特征。叙事类文学包括小说、史诗、叙事诗、故事诗、史传文学、报告文学等。

文学理论第十章叙事性作品怎么讲


文章TAG:叙事研究叙事  研究  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