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北魏拓跋焘是什么民族

鲜卑族。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
鲜卑族 拓跋氏

北魏拓跋焘是什么民族

2,拓跋氏真的是黄帝后裔吗

太和二十年,魏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史书是这么说的。其实孝文帝就是为了入主中原能有个名分,好看一点。实际上祖上和黄帝没半毛钱关系,这种瞎认祖宗的事在政治史上多了去了。大多都是有政治动机的。

拓跋氏真的是黄帝后裔吗

3,拓跋氏建立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拓跋氏建立了一系列王朝,不止一个1、代国(338年-376年), 拓跋猗卢建立的政权,定都云中盛乐。(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击代国。什翼犍兵败奔逃后被 杀。代国亡。2、北魏(386年—557年)由 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建立,先定都盛乐,再迁都平城,439年, 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3、东魏。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4、西魏。。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
最初叫代国,后来叫北魏,然后分裂成东魏、西魏。

拓跋氏建立的国家叫什么名字

4,秃发和拓跋是不是同一个姓

一、关于秃发拓跋是否同源,说法有二(1)传统认为拓跋诘汾长子匹孤成为秃发氏(源氏)的始祖:晋书·载记第二十六: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後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新唐书·表第十五上:源氏出自後魏圣武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发傉檀,据南凉,子贺降後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2)认为是伪造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尽管史书中有关秃发与拓跋同源异流的证据很多,但我怀疑都是北魏太武帝接纳源贺(贺豆跋)成为拓跋宗室以后伪造的。二、关于何以名为秃发,说法有二(1)因寝产於被中,乃名秃发,其俗为被覆之义魏书·列传第八十七:鲜卑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 匹孤死,子寿阗统任。初母孕寿阗,因寝产於被中,乃名秃发,其俗为被覆之义。(2)与拓跋为同音异译论拓跋鲜卑之得名:钱大昕早就说过,秃发与拓跋,本同音异译①。《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史部,有《托跋凉录》十卷②,《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写作《拓跋凉录》③,这部南凉史书,应当是北魏迁洛以前的作品,那时南凉国姓,与北魏相同,故称拓跋凉。孝文区别南凉国姓曰秃发,改为源氏,而以北魏皇室独专拓跋,改为元氏④。此后有关南凉诸史,遂尽用秃发一姓⑤。《论拓跋鲜卑之得名》的全文见链接http://hi.baidu.com/%CE%C4%BB%AF%C8%CB%C0%E0%D1%A7/blog/item/f47b8454b3304e176a63e575.html
河西秃发鲜卑为拓跋鲜卑的一支,始祖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在鲜卑族拓跋氏部落首领拓跋桔汾长子拓跋匹孤时期率部众自塞北迁入河西,故亦称河西鲜卑。 其实“秃发”本就是“拓跋”的异译读音
不是,拓跋翻译过来是元,而秃发不是
一楼言简意赅,二楼解释很到位。提问者可以二选一。
楼上回答得这么专业,我就不再说什么了。。。
你好!河西秃发鲜卑为拓跋鲜卑的一支,始祖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在鲜卑族拓跋氏部落首领拓跋桔汾长子拓跋匹孤时期率部众自塞北迁入河西,故亦称河西鲜卑。 其实“秃发”本就是“拓跋”的异译读音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5,论拓跋鲜卑之得名拓跋究竟是什么含义

一个姓。拓跋姓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源流二:1、出自鲜卑拓跋部落。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过着游牧生活。2、东汉以前,北匈奴被打败西迁后,拓跋部在酋长拓跋诘芬的率领下,也逐步向西迁移,进入原来北匈奴驻地,即漠北地区。到酋长拓跋力微时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后又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曹魏、西晋发生往来,但这时,拓跋部仍处于氏族部落联盟阶段。3、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公元376年,前秦王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者“后魏”(三国魏之后的魏)拓跋魏(拓跋氏所建的魏);在拓跋宏493年迁都洛阳并改姓“元”后,也称元魏。
一直对一个事情不太明白。 本来在汉朝时,鲜卑和匈奴是势不两立的。可是为什么后来又有很多匈奴人融入了鲜卑呢? 而且,鲜卑人是否全部是东胡被匈奴击败后,退保鲜卑山产生的呢? 终于,看到一篇文章。知道了在东胡之前,就已经有鲜卑这个名字。 而且知道了在鲜卑山之北,还有大鲜卑山。 终于,我有了一个设想。建立燕国的慕容鲜卑和建立北魏的拓拔鲜卑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把他们都称为鲜卑是一个错误。 二者只是同名同姓而已,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 首先,说说拓拔鲜卑。 他们很早就居住在大鲜卑山(大兴安岭)。祖先遗迹是嘎仙洞。他们在东胡之前就已经以“鲜卑”的名字出现了。被东胡驱赶进入大森林。 后来他们离开了大鲜卑山。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后来在东汉中期来到阴山一带。和匈奴人结合。形成了号称“鲜卑父,匈奴母”的拓拔部落。 他们和匈奴人没有血海深仇,相反还是亲戚关系。他们的人种和匈奴一样。 都是黄种人。 而慕容鲜卑(包括宇文部和段部)则是东胡的后代,在东胡被匈奴亡国后,退居鲜卑山(辽西的努鲁尔虎山)。当匈奴被汉朝多次讨伐而衰弱后,他们开始向匈奴人复仇。并拿着匈奴人的耳朵去汉朝换赏赐。匈奴是他们的死敌。他们中只有宇文部有一点匈奴的血统。 他们被称为“白虏”,应该是具有白种人的特征。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都被称为鲜卑。我认为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它是我们对于研究本就很复杂的北方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历程,无疑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使得很多问题更加复杂。 有个建议。把拓拔继续称为鲜卑(或原始鲜卑)。而把慕容、宇文、段都称为东胡鲜卑。这样可以比较清楚的搞清。他们只是被混同的两个民族。

6,拓姓的由来

拓拔姓北魏拓拔氏起源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爰历三代,以及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残暴,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焉。积六十七世,至成皇帝讳毛立,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崩。 另,羌族党项皇室自称鲜卑皇室后裔,以拓拔姓自居!后建西夏国。经查实,无此姓,乃笔误,应为“拓跋”姓。拓跋[拓跋,读音作tuò bá(ㄊㄨㄛˋ ㄅㄚˊ)]一.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后裔鲜卑族拓跋(亦称托跋)部拓跋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人则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土德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大张旗鼓地进行汉化改革时,率王族改为汉字单姓“元”氏,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第二个渊源:源于李姓所改。出自西汉时期有李氏者改为拓跋氏。由于李氏有三个主源,改为拓跋氏的李氏,一说源自嬴姓即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一说源自回族阿跌失氏,到底源自何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得姓始祖:拓跋力微。拓跋氏寻宗溯源,黄帝有四妃,有二十五子,其中十二个儿子继承父姓姬姓,另外十三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若水(由帝子下降为诸侯),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即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据史籍《魏书·序纪》记载,拓跋氏历史的序幕是从拓跋毛开始的。他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所谓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大约都是一个氏族部落联盟中的氏族部落。拓跋毛之后,五传到了拓跋推寅时候,正值东汉初年,拓跋氏开始从原来的居地向南迁徙。“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七传到了拓跋邻,以所在地荒遐,又谋南迁,因年老,传位于子拓跋诘汾,帅部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神兽之说,是拓跋氏早期的神话传说。拓跋诘汾死,子拓跋力微立。在《魏书·序纪》里,拓跋力微被称为始祖,他在位五十八年,活了一百零四岁。在拓跋氏历史上,力微是有贡献的,因此他被称为始祖。
北魏时,孝文帝改拓跋为元,而有些人不服,就改成拓。
中国没有拓姓,只有拓跋,是复姓

文章TAG:拓跋氏  北魏  拓跋焘  是什么  拓跋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