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汽车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活塞按照进气-压缩-做功-排气规律往复运动,燃油定时喷入燃烧系统保证发动机做功,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

汽车发动机原理

2,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什么啊

我建议你去书店买书看看,能结合实物最好.
把燃油的化学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进气 压缩 做功 排气
别看他的、、看晕了、、就是吸气、压缩、点火、排气、、简单易懂、、
发动机的工作也就4个工作行程循环 进气 压缩 做功 排气 然后把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柴油在工作时,吸入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因活塞的运动而受到较高程度的压缩,达到500~700℃的高温。然后燃油以雾状喷入高温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自动着火燃烧。燃烧中释放的能量作用在活塞顶面上,推动活塞并通过连杆和曲轴转换为旋转的机械功。 汽油机是靠火花塞把混合气点燃。

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什么啊

3,汽车发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汽车发动机属于活塞式发动机,工作过程分四个过程, 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因此活塞式发动机也被称为四冲程发动机。进气冲程:活塞在缸体向下运动,汽门打开,吸入空间和燃油;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空气与燃油的混合,通过火花塞进行点火;作功冲程:压缩的空气燃油混合气体被点燃后膨胀,将活塞下压,活塞杆推动传动杆转动;排气冲程:活塞被膨胀气体下压,到底后另外的缸体内活塞运动带动活塞上升,排气门打开排出废气。活塞再次在另外在其他活塞动能带动下向下,进入进气冲程。多个缸体内循环进行4个冲程,从而源源不断的输出动力。进气量、缸体内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程度就成为了关键,就有了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废气带动涡轮将压缩后的空气压入气缸,增加气缸中空气密度。缸内设计多个更细的喷油嘴,将燃油雾化喷出,使得燃烧更充分就出现缸内直喷发动机。

汽车发发动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4,汽车发动原理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是依靠油气混合物爆燃产生的力量推动活塞,然后驱动曲轴旋转进行工作的。一共可以分为四个行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在吸气行程,活塞下移,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油气混合物(柴油机就是空气)在负压作用下进入气缸。在压缩行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上移,油气混合物被压缩升温。做功行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是喷油嘴喷油),混合气被点燃(柴油机是雾状柴油被高温空气引燃),产生爆燃,推动活塞下行,继而通过连杆把推力传递给曲轴。排气行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排除缸内废气。然后就是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其中,凸轮轴转一圈,曲轴转两圈,做一次功。手打文字,引用不究 by~神秘大叔
要了解发动原理,主要是要知道发动机是怎样点火的! 汽车的点火系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电容器、分电器(断电器和配电器)、火花塞以及高压线和附加电阻等组成。 点火线圈由初级线圈(低压部分)和次级线圈(高压部分)组成。与初级线圈相连的是点火开关、断电器和电容器。与次级线圈相连的有配电器、高压线和火花塞。 当某个气缸的活塞到达压缩冲程终了时,分电器内的分火头刚好转到与这个气缸火花塞接通的侧电极上,此时断电器的触点也刚好打开,次级电路在感应出的高压电通过分火头、侧电极和高压线流向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由发电机向蓄电池和点大系供电;如果耗电量大,则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供电;在发动机起动时,发电机无法发电,则由蓄电池供电。 蓄电池类似一个能源转换装置。在充电时,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起来。用电时,又将贮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调谧爸米槌伞? 断电器的作用是周期性地接通和断开初级电路,以使次级电路中感应出高压电。它的主要部分是一对触点。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是活动的。这两个触点一般时间是闭合的,活动触点随发动机曲轴的转动而开合。 配电器的作用是将高压电按妇动机各气缸的工作顺序轮流分配给各气缸的火花塞。它由分电器盖和分火头线成。 汽车点火系中产生电火花的设备是火花塞。火花塞承受高压、高强度负荷、化学腐蚀和热负荷,在忽冷忽热交变频率很高的环境下工作。它的电极和裙部遭受高温燃气的腐蚀,因此它的电极必须用传热性好、耐高温及高腐蚀的材料制成 其他就不用我说了吧,就是离合器和汽油机的原理!

5,汽车的发动机原理

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二、燃烧是关键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在此不讨论,汽车画报曾做过介绍) 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2圈)。 理解4冲程 活塞,它由一个活塞杆和曲轴相联,过程如下: 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 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注意:内燃机最终产生的运动是转动的,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最终由曲轴转化为转动,这样才能驱动汽车轮胎。 三、汽缸数 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进行往复运动,上面所描述的是单汽缸的运动过程,而实际应用中的发动机都是有多个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较常见)。我们通常通过汽缸的排列方式对发动机分类:直列、V或水平对置(当然现在还有大众集团的W型,实际上是两个V组成)。见下图 直列4缸 V6 水平对置4缸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在顺滑性、制造费用和外型上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配备在相应的汽车上。 四、排量 混合气的压缩和燃烧在燃烧室里进行,活塞往复运动,你可以看到燃烧室容积的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来度量。汽车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间。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来说,排量表示发动机动力的大小。 所以增加汽缸数量或增加每个汽缸燃烧室的容积可以获得更多的动力。 五、发动机的其他部分 凸轮轴 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 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点燃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发生。火花必须在适当的时候放出。 阀门 进气、出气阀分别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来吸入油气混合气和排出尾气。在压缩和 燃烧时,这两个阀都是关闭的,来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活塞环 在气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压缩和燃烧时油气混合气和尾气泄漏进润滑油箱。 2.防止润滑油进入汽缸内燃烧。 大多“烧机油”的汽车就是因为发动机太旧:活塞环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气管冒青烟) 活塞杆 连接活塞环和曲轴,使得活塞和曲轴维持各自的运动。 润滑油槽 包围着曲轴,里面有相当数量的油.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车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4冲程:分别是:进气、压缩、燃烧、排气。完成这4个过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周期。1.活塞在顶部开始,进气阀打开,活塞往下运动,吸入油气混合气 2.活塞往顶部运动来压缩油气混合气,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当活塞到达顶部时,火花塞放出火花来点燃油气混合气,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运动。 4.活塞到达底部,排气阀打开,活塞往上运动,尾气从汽缸由排气管排出。
每一款的发动机原理都不一样你要告诉我们,你是哪一种型号的发动机,这样我们才能明确的告诉你:一、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有两点需注意: 1. 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 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一楼说的太详细了,简单入门的,一说就明白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把汽油和空气混合,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汽缸,高压线圈(点火模块)传出高压电,经缸线传到火花塞点火,点燃混合气,缸筒内产生的瞬间高压使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转动,而其他活塞正好是向上运动,就这样循环使发动机运动,你看下曲轴的实物就什么都明白了,帅哥。不懂就问我7776804
首先要知道有缸套.缸套里面是活塞,活塞用活塞销连着连杆,连杆下端连着曲轴的曲柄,缸套上面是缸盖.活塞下去的时候进气门,然后喷油.这时候活塞上来.空间很小的时候进气门关闭,点火,汽油燃烧产生压力,压力使活塞下行,力通过活塞销.连杆传到曲轴使曲轴转动,活塞下行到下止点时靠曲轴惯性上行,这时排气门打开,进行排气。

6,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汽车要在道路上行驶必须先有动力,而动力的来源就是发动机。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汽车行驶性能的最大因素。目前汽车使用的发动机均属于内燃机,发动机的功能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成热能再转成机械能,而机械能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动力。发动机在将燃料转成动力的过程中会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而且此程序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一个工作循环。凡是曲轴旋转两圈,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一圈,即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1. 四冲程汽油机的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1)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时结束。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370K~440K。 (2) 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6MPa~1.2MPa,温度约为600K~800K。 (3) 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并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从而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作功结束。 作功开始时气缸内气体压力、温度急剧上升,瞬间压力可达3MPa~5MPa,瞬时温度可达2200K~2800K。 (4) 排气行程。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推动下,被排出气缸,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因排气系统存在排气阻力,排气冲程终了时,气缸内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MPa~0.115MPa,温度约为900K~1200K。 2.四冲程柴油机的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由于使用燃料的性质不同,四冲程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与汽油机有很大区别。下面主要叙述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循环的不同之处。 (1) 进气行程。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 (2) 压缩行程。压缩行程中将进入气缸的纯空气压缩,由于柴油的压缩比大,约为15~22,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压力可达3MPa~5MPa,温度可达800K~1000K。 (3)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被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00K左右),柴油混合气便立即自行着火燃烧,且此后一段时间内边喷油边燃烧,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作功。 作功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5MPa~10MPa,瞬时温度可达1800K~2200K。 (4)排气行程。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由上述四行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可知,两种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基本内容相似。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他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做准备工作的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发动机起动时的第一个循环,必须有外力将曲轴转动,以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当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便通过曲轴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以后的循环得以继续进行。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曲轴旋转一圈,活塞上下各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二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的气缸上,设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扫气)孔,这些孔通过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时实现开与闭。 1、 辅助行程(吸气、压缩过程) 曲轴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活塞上行,把扫气孔和排气孔关闭时,使已从扫气孔进入气缸的新鲜可燃混合气被压缩;由于活塞的上行,使活塞的下方的曲轴箱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把进气口的舌簧阀吸开,燃油与空气经化油器混合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当活塞到上止点时,这一行程结束。 2、 作功行程(爆燃、排气、扫气) 当活塞上行,将要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把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的气体迅速膨胀,使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迫使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高压气体的推力传给曲轴使之旋转作功,使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由于活塞的下行,使曲轴箱的容积减小,压力增高,进气口的舌簧阀被关闭,进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被预压缩;活塞继续下行时,排气孔打开,燃烧后的废气从排气孔排出;随着排气孔打开,扫气孔被打开,曲轴箱中被预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经扫气孔进入气缸,并将废气进一步驱逐出气缸,这一过程称换气过程。 作功行程结束时,一个工作循环便完成了。从上述过程中可知,在辅助行程中,活塞上方在压缩,活塞下方在进气;在作功行程中,活塞上方在作功、排气和扫气,而活塞下方对进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进行预压缩。只要曲轴连续旋转,工作循环便能连续不断地进行。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常用以上几种,但还有一种叫转子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有点很大的不同。 发动机是汽车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决定车子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犹如人的心脏。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是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又分为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以下以四冲程发动机为例),但是还有一种不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发动机,那就是转子发动机,又叫汪克尔发动机。我们日常经常看到的为活塞往复运动形式的发动机,即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的直线运动,通过曲轴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而转子发动机没有这个转化过程,它是通过活塞在汽缸内的旋转来带动发动机主轴(即普通发动机的曲轴,因为不是弯曲的故不再叫曲轴)旋转的,故两者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有着很大的区别。
最讨厌百科复制给别人,由空气和汽油以14.7比1的理想比例混合在燃烧室压缩后点火爆炸产生推力推动活塞{就像你踩缝纫机一样,膝盖就是活塞}向下使曲轴{就是缝纫机的踏板}转动,通过变速器传到车轮!电控发动机有进气 供油 点火 排气 四大系统构成
汽车要在道路上行驶必须先有动力,而动力的来源就是发动机。发动机性能的好坏是决定汽车行驶性能的最大因素。目前汽车使用的发动机均属于内燃机,发动机的功能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成热能再转成机械能,而机械能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动力。发动机在将燃料转成动力的过程中会经过一定的工作程序,而且此程序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一个工作循环。凡是曲轴旋转两圈,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一圈,即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1. 四冲程汽油机的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1)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时结束。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370K~440K。 (2) 压缩行程。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6MPa~1.2MPa,温度约为600K~800K。 (3) 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并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从而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作功结束。 作功开始时气缸内气体压力、温度急剧上升,瞬间压力可达3MPa~5MPa,瞬时温度可达2200K~2800K。 (4) 排气行程。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在活塞推动下,被排出气缸,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因排气系统存在排气阻力,排气冲程终了时,气缸内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MPa~0.115MPa,温度约为900K~1200K。 2.四冲程柴油机的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由于使用燃料的性质不同,四冲程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着火方式与汽油机有很大区别。下面主要叙述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循环的不同之处。 (1) 进气行程。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纯空气。 (2) 压缩行程。压缩行程中将进入气缸的纯空气压缩,由于柴油的压缩比大,约为15~22,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压力可达3MPa~5MPa,温度可达800K~1000K。 (3)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喷油泵将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高压空气中,被迅速汽化并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由于气缸内的温度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500K左右),柴油混合气便立即自行着火燃烧,且此后一段时间内边喷油边燃烧,气缸内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作功。 作功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5MPa~10MPa,瞬时温度可达1800K~2200K。 (4)排气行程。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 由上述四行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可知,两种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基本内容相似。四个行程中只有作功行程产生动力,其他三个行程是为作功行程做准备工作的辅助行程,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发动机起动时的第一个循环,必须有外力将曲轴转动,以完成进气和压缩行程。当作功行程开始后,作功能量便通过曲轴储存在飞轮内,以维持以后的循环得以继续进行。 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曲轴旋转一圈,活塞上下各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二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的气缸上,设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扫气)孔,这些孔通过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时实现开与闭。 1、 辅助行程(吸气、压缩过程) 曲轴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活塞上行,把扫气孔和排气孔关闭时,使已从扫气孔进入气缸的新鲜可燃混合气被压缩;由于活塞的上行,使活塞的下方的曲轴箱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把进气口的舌簧阀吸开,燃油与空气经化油器混合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当活塞到上止点时,这一行程结束。 2、 作功行程(爆燃、排气、扫气) 当活塞上行,将要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把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的气体迅速膨胀,使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迫使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高压气体的推力传给曲轴使之旋转作功,使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由于活塞的下行,使曲轴箱的容积减小,压力增高,进气口的舌簧阀被关闭,进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被预压缩;活塞继续下行时,排气孔打开,燃烧后的废气从排气孔排出;随着排气孔打开,扫气孔被打开,曲轴箱中被预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经扫气孔进入气缸,并将废气进一步驱逐出气缸,这一过程称换气过程。 作功行程结束时,一个工作循环便完成了。从上述过程中可知,在辅助行程中,活塞上方在压缩,活塞下方在进气;在作功行程中,活塞上方在作功、排气和扫气,而活塞下方对进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进行预压缩。只要曲轴连续旋转,工作循环便能连续不断地进行。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常用以上几种,但还有一种叫转子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有点很大的不同。 发动机是汽车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决定车子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犹如人的心脏。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是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又分为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以下以四冲程发动机为例),但是还有一种不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发动机,那就是转子发动机,又叫汪克尔发动机。我们日常经常看到的为活塞往复运动形式的发动机,即活塞在汽缸内作往复的直线运动,通过曲轴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而转子发动机没有这个转化过程,它是通过活塞在汽缸内的旋转来带动发动机主轴(即普通发动机的曲轴,因为不是弯曲的故不再叫曲轴)旋转的,故两者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有着很大的区别。
汽车发动机的工做原理图

文章TAG:汽车  汽车发动机  发动  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