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盘点一下,演唱会的举办之中,大众的票价要为多少人买单,而且各个部分的心理分析,就能知道为什么开演唱会血亏的原因。不能对比,什么叫演唱会,有演有唱,王菲的演唱会主办权在公司A手里后,是否就是公司A来做演唱会,歌手和经纪公司签订第一份演唱会收益合同,华语1线歌手整个演唱会巡演费用在600W起步;歌手签订完合同后,演唱会最终效果就和歌手无关。

1、如果是刘德华和张学友同时开演唱会,谁的演唱会人会更多?

如果是刘德华和张学友同时开演唱会,谁的演唱会人会更多

不能对比,什么叫演唱会,有演有唱。我们从唱功上先说,学友大哥肯定要略胜一筹的,但从演唱曲目等上面去说,两个人的经典歌曲也都非常之多,办一场演唱会的首要条件就是你能拿得出手的经典歌曲数量,回忆杀,万人齐唱等都好,记得99年华哥的演唱会是首创演唱会的演,被誉为香港最经典演唱会之一,庞大的疯狂粉丝数量,可以直接说就是华哥听歌迷给他唱了,而学友大哥94那场红馆也是经典,从头唱到尾不带累的,几乎不跟观众互动的,简直就是耳朵的盛宴,

2、歌星开演唱会,是否会出现亏钱的情况?

主办方亏钱,歌手永远不亏,学生黄牛最易赚钱。如果你是从事公关演艺或者票务行业,从入行开始就会得到一个消息:国内演唱会最终承办方,除了陈奕迅、张学友、邓紫棋歌手之外,演唱会的最终票务收益,绝大部分都是无法盈利,即使是周杰伦也无法保证100%盈利,而王菲直接是压力拉满,2016年主办方血亏。我们以2016年王菲演唱会为例,简单解析一下:2016年王菲的经纪人抛出消息:天后王菲复出演唱会,代理费整整一个亿,这一个亿之中,王菲个人收取一小部分,其他归入公司所有,但是王菲是自己公司,所以就是王菲;代理费是什么意思?是王菲所属的经纪公司以合同制出售演唱会承办资格,由从事各大大型演唱会的公关演绎公司来竞标,

最终的演唱会票房和王菲的经纪公司无关,王菲方面只拿这1亿。也就是说,演唱会行业最终的票房压力并不是在王菲经纪公司方面,而是和王菲经纪公司对接的一手公司,我们假设是公司A,王菲的演唱会主办权在公司A手里后,是否就是公司A来做演唱会?答案是:不是。公司A花了1亿的预期,他们会以更高的价格抛售给下一家接盘公司,

这样的结果有两种,成功抛售和未成功抛售。成功抛售那么王菲的演唱主办权会造成第一次溢价,公司A资金回流,赚钱走人,由公司B来接盘。为成功抛售,会进入寻找承办方,主办方和承办方,存在是一家公司和两家公司合作。这里又会出现一次溢价,一般而言,主办方会在自己的投入基础上加入自己公司的预期利润,再转手或者找承办方合作,

如果是两家公司,那么承办方会再加入一次溢价,因为演唱会的举办费用本身就是需要纳入。演唱会的经济逻辑是:1:歌手和经纪公司签订第一份演唱会收益合同,华语1线歌手整个演唱会巡演费用在600W起步;歌手签订完合同后,演唱会最终效果就和歌手无关,王菲大概在1000W左右;2:经纪公司打包演唱会主办权,第一次溢价出售,在600万的基础上,根据歌手名气溢价。

比如王菲的十倍溢价,经纪公司完成抛售后,经纪公司退出,演唱会最终效果和经纪公司无关。拿钱走人,配合即可,3:大型传媒/公关公司购买歌手经纪公司的演唱主办权,完成第二次溢价。再抛售,或者直接承办,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多一个公司参与,溢价就多一次。4:最终落定,主办方和承办方确定,以上所有的费用来源和票房压力,都压在了这一步。

主办方和承办方开始按照溢价 自己的收入预期来确定票价,到了第四步后,就完了吗?错!才刚刚开始:因为接下来会进入更为复杂的环节:票务定价和代理商销售,也就是溢价原则和黄牛分销阶段。溢价原则和黄牛内定分销;一次大型演唱会,一般而言不低于9场,那这九场之中,会有票价逆天的上海站,会有票价低迷的延吉站,那么演唱会的票务该如何确保完成承办方的预期?答案是将延吉站的预期亏空算入上海站的票价,同时在座位上分级。


文章TAG:刘德华在郑州开演唱会能有多少人  演唱会  人会  刘德华  郑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