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西餐和中餐的区别在哪求详解

西餐优雅中餐随便

西餐和中餐的区别在哪求详解

2,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

你两样吃过就知道了
一个是中国菜 一个是外国

中餐和西餐有什么不同

3,中餐与西餐有什么区别

主食也不同,中餐是米饭,西餐是面包。上菜的顺序也不同:中餐上菜顺序应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点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

中餐与西餐有什么区别

4,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在哪

简单说中餐是按桌上菜,大家坐在一个圆桌上共享桌子上所有的菜品,菜品比较丰盛,各种风味菜品一应俱全。体现出团圆、团结。尤其是各种聚会,大家坐在一起更显氛围。菜品根据个人消费能力拟定菜单。通常一桌人就餐,由一人请客买单。西餐一般讲究个人就餐、个人买单、餐品一般相对简单,一份牛扒+一份果汁或者一杯啤酒。餐具更是个人使用,没有像中餐相互夹菜送给旁人以体现热情。(现在中餐也配有公筷、公勺)中餐和西餐主要区分在于地域不同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西餐在就餐礼仪上更加注重个体的感觉。而中餐在就餐礼仪上更加注重的大家共同的感受。
西餐是用很多种餐具,而中餐不用
最显著的区别是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
中国大厨一把铁锅,一把大刀走天下,不论搞到什么食材,都可以尝试一煮二炒三红烧,放姜放蒜放辣椒,总能找出最适合的烹饪方式。而欧洲人呢,贫民搞到了穿山甲或鳄鱼,或者蛇,也只能整只烤了;而贵族们根本不会考虑这种奇怪的东西,更不会琢磨怎么煮才好吃
1、写法和叫法不同,呵呵 2、用具不同,中餐用筷子,西餐用刀叉。 呵呵,祝你好运,吃的开心!

5,中餐和西餐的区别在哪些方面

中西餐饮文化差别分析 中国和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不同造就了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别。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大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大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馆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厅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馆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厅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可见中西餐饮文化本质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分析比较这些差异,在经营管理中巧妙地处理这些差异,是中餐连锁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中餐餐饮文化 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国、土耳其烹饪并称世界三大烹饪体系,也是我们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中餐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雄厚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文化、科学、艺术的结晶,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风格但同样是无与伦比的餐饮文化。品种众多、风味独特的地方佳肴,香飘四海,风靡万方,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海外爱好者。还可以说,饮食功夫也是一种学问,一种特色的突出,一种交流的途径。 内涵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历来讲究色、香、味,讲究餐饮的形式,可以用“精”、“美”、“情”概括。这几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中餐之美不仅表现在味道上,而且在形式上、颜色上、器具上,甚至在服务人员的服饰上,都透着美的成份,让人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冲击和享受。可见,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中华文化历来以情为纽带,同样,中华饮食“情”为重要的功能。在中国,吃饭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一边谈生意、交流信息、采访。古往今来,中国人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活动的社会调节功能和心理按摩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惟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惟其“美”,才能激发“情”;惟有“情”,才能合乎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形式文化 中餐往往注重配料精细而考究,千变万化,技巧繁多。从刀功来看,就要求眼、刀、心的一致配合,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在烹制过程中还要做到火候、味感的把握,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出盘则是圆盘相托,一团和气,又可反映出中国人的聚气而生, 以圆为主,平和而儒涵,往往是大家共享,以筷进食,灵巧而善于思考,理性而知性的中国人形象在饮食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合餐文化 中式餐饮一般采取圆桌共餐的形式,这是中国餐饮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往往能够制造和谐融洽的气氛。餐饮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保留下来的一种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中式餐饮的就餐形式即体现了中国餐饮文化传统的某些特点),国人长期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 (二)西餐餐饮文化 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餐文化是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现代工业文化的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其中无形地渗透着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些方面,如,“平等”、“自由”、“卫生”、“隐私”等文化内涵。 休闲文化 美国最多的还是快餐店,美国的快餐文化体现的是休闲文化。薯条、炸鸡、饮料之类都是西方食谱中最平常的玩艺儿,正是这些在中餐看来上不了大台面的寻常东西做成了世界上的大企业,像麦当劳、肯德基等。这可能是与美国人的时间观念、生活方式有关。美国来讲究效率,也最不拘小节。快餐文化在美国的蓬勃兴起大概也和他们的这种秉性有关。快餐的卫生、高效、节约时间和休闲浪漫是西方快餐发展壮大的文化基础。 平等、自由文化 在中餐中,席位的摆放、餐具的摆放、吃饭的规矩以及饭桌上的行为都是受传统文化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制约的,更别说来宾的身份、尊长、兴趣爱好等因素限制着用餐的形式。而在西餐中,饮食的时时刻刻都是人人平等自由的表现,每个人自主决定食物的种类、分量,分餐适用,丰俭由己,在大多的场合实行“AA”制。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大家平等自由地坐在一起享受食物,随便自由。 分餐文化 西方用餐习惯于在长条桌上进行,实行分餐制,即各自点菜,各持一份。最普遍的盘式服务是将餐食在厨房分装到每一只餐盘中,由服务员从厨房端出,再迅速、礼貌地送给每位客人。西餐形式从表面上看似乎少了些热闹,多了些客气和独立,但实质上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卫生。分餐制还可以体现适度节俭、合理饮食的理念,克服中餐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的缺点。分餐制的菜肴和主食由人定量,可以减少浪费。不管是餐前小吃还是正餐主食,所配原料都是与就餐者的食量挂钩的,菜肴道数尽可能少,但保证每餐吃完。分餐制使每位宾客对个人的用餐数量有了明确的量化概念,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又益于身体健康。我们现在的自助餐、冷餐会也都体现了这个宗旨。
中餐上菜顺序应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点和水果。宴会上桌数很多时,各桌的每一道菜应同时上。 上菜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是把大盘菜端上,由各人自取;二是由侍者托着菜盘逐一给每位分让;三是用小碟盛放,每人一份。 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斗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冷菜、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冷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汤分渍汤和奶油浓汤。主菜有鱼、猪肉、牛肉、鸡等。甜食常有冰淇淋、布丁等。然后是咖啡或红茶。至于水果,可上可不上。

6,西餐与中餐的区别都有哪些

1、烹饪材料的区别:中餐:由于我国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禁忌的约束较少,除了部分少数民族餐厅有一些禁忌外,几乎无所不吃,所以中餐的选料非常广泛。西餐:由于受到宗教信条的约束和现代营养学的建立与发展,大多常用选用牛肉、羊肉、猪肉和禽类以及乳蛋类等,作为餐饮的料理材料。2、食物色相的不同:中餐:讲究勾芡、明油亮芡,使菜肴达到增色诱人的效果;在出锅后,加入葱姜蒜进行点缀调味。西餐:则采用浇小汤的方式来完成此过程,从而提高菜肴的档次,在出锅后加放奶油和起司等。3、口味的区别:中餐:中餐菜肴以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为名,并富于变化,并且多数菜肴是完全成熟后再食用。西餐:菜的口味变化比较少,并且主要以甜食和咸食为主,追求菜肴鲜嫩,如牛排、羊排等,讲究熟嫩程度,分为三分、五分、七分熟等。4、主食的区别:中餐:拥有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主食有米、面等多种制品。在这之下还有地域的区分,像北方人,通常以面食为主,如面条等,在南方则以大米为主。西餐: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面包及其他面食、米饭经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少。扩展资料西餐: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台形。正规西菜而言应包括了餐汤、前菜、主菜、餐后甜品及饮品。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中餐:讲究色、香、味、意、形、养,一般以筷子作为餐具。在国际乐施会日前发布一项对全球17个国家民众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全球600多种不同食物中,意大利面最受欢迎,中餐在不少国家同样受到青睐。排名世界第8。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中餐搜狗百科-西餐
不管是学习中餐,还是要学习西餐,就看你自己喜欢什么,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来选择一个适合的行业。中餐与西餐是有很多的区别,你可以看一下,自己了解一下后,选择适合的自己的专业。如果还是不知道的话,其实你两个专业都可以学习的。第一,中餐对刀功的要求高于西餐。现在不管是厨师学校,还是拜师学艺,大部分都要经历过砧板刀工这部分。第二,中餐对火候的要求高于西餐。这里并不是说西餐不要求火候,只不过在火功的运用上,中餐更胜一筹。第三,中餐对灶台功夫要求高于西餐。这个就很好理解,大翻勺,侧翻等等。例如。扒菜,要保持菜品在锅里的原型翻个。翻过来之后菜品不散。这个虽不用练几年。但是也是一个学习的地方。第四,中餐对调料的运用高于西餐。中餐酸,甜,苦,辣,咸,鲜,麻等味道都是通过调料的运用调和出来的,著名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菜品的味道就是一种复合味道的调和。
百度知道西餐和中餐的区别西餐与中餐的区别都有哪些?查看全部11个回答西餐与中餐的区别都有哪些?我来答Zero天秤sssLV.2 2019-11-171、烹饪材料的区别:中餐:由于我国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禁忌的约束较少,除了部分少数民族餐厅有一些禁忌外,几乎无所不吃,所以中餐的选料非常广泛。西餐:由于受到宗教信条的约束和现代营养学的建立与发展,大多常用选用牛肉、羊肉、猪肉和禽类以及乳蛋类等,作为餐饮的料理材料。2、食物色相的不同:中餐:讲究勾芡、明油亮芡,使菜肴达到增色诱人的效果;在出锅后,加入葱姜蒜进行点缀调味。西餐:则采用浇小汤的方式来完成此过程,从而提高菜肴的档次,在出锅后加放奶油和起司等。3、口味的区别:中餐:中餐菜肴以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为名,并富于变化,并且多数菜肴是完全成熟后再食用。西餐:菜的口味变化比较少,并且主要以甜食和咸食为主,追求菜肴鲜嫩,如牛排、羊排等,讲究熟嫩程度,分为三分、五分、七分熟等。4、主食的区别:中餐:拥有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主食有米、面等多种制品。在这之下还有地域的区分,像北方人,通常以面食为主,如面条等,在南方则以大米为主。西餐: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面包及其他面食、米饭经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少。扩展资料西餐:西餐一般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多以长形桌台为台形。正规西菜而言应包括了餐汤、前菜、主菜、餐后甜品及饮品。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中餐:讲究色、香、味、意、形、养,一般以筷子作为餐具。在国际乐施会日前发布一项对全球17个国家民众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全球600多种不同食物中,意大利面最受欢迎,中餐在不少国家同样受到青睐。排名世界第8。
西餐和中餐有以下区别:1、选料的区别:与中餐相比,西餐在选料上局限性较大,常用的原料有牛肉、羊肉、猪肉和禽类以及乳蛋类等,对动物内脏的选择很少。2、原料加工的区别:中餐厨师非常讲究刀工,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丝、丁、片、末等。而西餐虽然厨刀的种类非常多,干什么用什么刀也很讲究,但很少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刀口,大都是体积较大的排、卷、块等形状,讲究造型。3、口味的区别:中餐菜肴大都有明显的咸味,并富于变化,多数菜肴是完全成熟后再食用。而西餐菜肴很少有明显的咸味,口味变化相对没有中餐多,但追求菜肴鲜嫩的效果,像牛排、羊排等菜肴,多数人喜欢吃五成熟的,有些海鲜还喜欢生吃。4、主食的区别:中餐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主食有米、面等多种制品。而西餐并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面包及其他面食、米饭经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少。5、上菜顺序不同:中餐的上菜顺序是:先上冷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 后上甜点和水果。而西餐的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冷菜,汤,副菜,主菜,甜点心一咖啡和水果。6、其他区别:在就餐形式上,西餐是每个人点自己的菜,自己吃;而中餐是主人把菜都点好,大家一起吃。中餐与西餐,用餐工具不同。吃中餐主要用筷子,而吃西餐要用刀叉。扩展资料西餐的主要特点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观,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供应方便等。正规西菜而言应包括了餐汤、前菜、主菜、餐后甜品及饮品。西餐大致可分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中餐,即指中国风味的餐食菜肴。其中有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餐百度百科-西餐
1、烹饪材料的区别:中餐:由于我国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禁忌的约束较少,除了部分少数民族餐厅有一些禁忌外,几乎无所不吃,所以中餐的选料非常广泛。西餐:由于受到宗教信条的约束和现代营养学的建立与发展,大多常用选用牛肉、羊肉、猪肉和禽类以及乳蛋类等,作为餐饮的料理材料。2、食物色相的不同:中餐:讲究勾芡、明油亮芡,使菜肴达到增色诱人的效果;在出锅后,加入葱姜蒜进行点缀调味。西餐:则采用浇小汤的方式来完成此过程,从而提高菜肴的档次,在出锅后加放奶油和起司等。3、口味的区别:中餐:中餐菜肴以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为名,并富于变化,并且多数菜肴是完全成熟后再食用。西餐:菜的口味变化比较少,并且主要以甜食和咸食为主,追求菜肴鲜嫩,如牛排、羊排等,讲究熟嫩程度,分为三分、五分、七分熟等。
买了一套工具,于是,最近在家里琢磨西餐食品。多次找到成功它老母才把蛋糕发起来。发起了蛋糕又信心暴膨想发面包。面包就真的难发,发得我发脾气了还是做出来硬的象石头。 总结了一下,觉得西餐真的不好弄,技术含量颇高。 每样东西都要设备,仪器,称重,算时间,和做化学实验一样,而且稍有差错便前功尽弃。 习惯了做中餐:盐少许,酱油少许,味精少许,,,多一点,少一点,都能做成菜。 猛的一下要弄西餐,这个也要称,那个也要算,连鸡蛋都要称一下多少克,(kao,鸡还得看着称下蛋)很不习惯。 我能做出象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一般的面包,绝非偶然和个别。去网上查了一下,很多和我遭遇类似的家庭主妇都贴了苦哈哈的求助帖子,寻找原因。 我觉得原因大多数出在中国人天生就对数字概念差。以前还不以为然,做了西餐就觉得这是真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差,数字概念少,认真程度低,在我做西餐的过程中,已经完全暴露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用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其实也说明了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中庸和模糊,但也有两样精准的东西被世界所赞赏:算盘和中药。 这两个东西必须要计较,一个是钱的问题,一个是命的问题。这两样东西无论文化怎么忽悠,国人从来就不马虎。 除了这两样,其他东西差不多就行了。五千多年了,中国人民始终生活在温饱线附近,饱已经不错,还讲个什么味道!富也至多富到了把动植物煮个遍的野蛮阶段,还没到把该吃的食物弄多点化学反映的文明阶层,所以,烹饪也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最多的技术就是两点,一是如何把各种各样的动物杀了,一个是如何把它们煮了。所以,简单的说,我们只需要刀和锅,生个火,盐少许,就能达到目的。 好家伙,西餐就不同了。简直是仪器大战!我在一个论坛看一些人败装备,打蛋器也就罢了,还有什么烤炉,微波炉,面包机,搅拌机,甚至酸奶机等。记得《老友记》里那个莫尼卡同学特别喜欢满是不锈钢仪器的大厨房,那是,我刚刚说的这么多设备那才是西餐设备的一小部分而已,不弄个大厨房怎么装得下吗! 看西餐做菜的节目,一般那些做西餐的牛人都是男的。国外做西餐的节目,基本都是男生。有时候还有一男一女。在机器操作的空闲,两个人还顺便调个情。男生一般特帅,觉得他们在那操纵那些仪器有开飞机一般的潇洒。不过,折腾半天,也就那么一小碟。每回看完,总是对做菜的人和他的设备以及操纵设备的快感非常的仰慕,但对他做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欲望。 中餐的节目多是一个老太太,现在有时候也换帅哥了。不过,我觉得男人还是不要做中餐,一点技术性都没有。最多就是切切,放水里飞飞,放油炸或者炒蒸焖,只要不懒,没有不会做的。中餐师傅,总能和油乎乎,粘乎乎,婆婆妈妈这些词关联起来,还是觉得做中餐太女人,怪肉的。这种事情还是交给women女人来做比较合适! 西餐比较刻板,理性和科学,总体上比较男人;而中餐比较中庸和模糊,感性和随意,显得比较女人。中餐和西餐在整体上,也象男人女人一样,各有其长短,不能硬分个好坏出来。当然,作为中国人,肯定还是喜欢中餐了。

文章TAG:中餐  西餐  区别  和中  中餐和西餐的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