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1、洛阳和江阴名字是怎么来的?
我是洛阳人,这个问题我来说一说吧。在全国各地名字里带有阳、阴的城市很多,例如洛阳、襄阳、阜阳、江阴、淮阴等等,这些地名确实沿袭了古代的命名法则,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些地名大多都和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有关,一般都位于河流沿岸,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称呼。洛阳一名确实依据水北为阳的惯例,但是如果你看地图会发现洛阳的市区显示的是在洛河南岸,为什么不叫洛阴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它不是静态不动的,
洛阳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城市中心一直在洛河北岸,也就是今天的老城区、瀍河区和西工区一带,甚至直到解放后几十年,市政府都在洛河北岸,当时的洛河南岸还是一大片农田,属于城市郊区。从这个角度看,洛阳这个名字并没有毛病,近十几年来,洛阳大力开发建设洛南新区,市政府也搬迁到了洛河南岸的开元大道边,随后洛北的机关单位纷纷南迁。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洛南新区俨然已经成为洛阳的市中心了,逐渐取代了洛北老市区的主导地位,一般绘制地图都会用一个圆圈⭕来代表某个城市,这个圆圈一般都是以当地政府所在地为准,如果市政府搬到郊区,那个圆圈就会画到郊外去,例如平顶山市就是典型的例子。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自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变化,全国很多城市的中心都在向新城区转移,不能说因为这个就要改地名吧,
2、洛阳为什么叫洛阳?有什么历史渊源?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
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洛阳最早的时候,不叫洛阳,叫做中国!对吗?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国魏文帝曹丕定都雒阳,改名为洛阳,称呼沿用至今,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鼎江山,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
文章TAG:洛阳怎么得名 洛阳 江阴 得名 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