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制作陶艺作品

关于制作陶艺作品

2,哪位大师告诉我这两件紫砂壶是谁的作品图片如下先行谢过了百度知

第一个周菊芳制。周菊芳,1968年生于陶都宜兴,自幼酷爱紫砂艺术,被紫砂名家潘春芳、许成权夫妇收为关门弟子,尽得其传,后又得大师何道洪指点,壶艺大进。199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陶瓷专业。毕业后入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潜心研究历代紫砂名作,从传统入手,探索现代紫砂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尤以花货见长。其构思巧妙,创作思路广泛,表现手法新颖,作品刻画细腻,动静有序,线条流畅,追求整体的和谐。现为宜兴紫砂工艺一厂高级工艺美术师,世界名人陶瓷艺术研究会高级陶艺师。2003年夫妇两人首创紫砂《大地系列》壶并获国家发明专利,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展“中陶杯”金奖。 第二个图片反光太严重了,能否重照?

哪位大师告诉我这两件紫砂壶是谁的作品图片如下先行谢过了百度知

3,比较现代的陶瓷陶艺作品

进入景德镇陶瓷网 很多好看的陶瓷啦·

比较现代的陶瓷陶艺作品

4,跪求俄罗斯陶艺大师的陶瓷小动物作品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谁

这是俄罗斯现代陶瓷工艺作品,作者是Аня Стасенко 和 Слава Леонтьев(俄文)国内还没找到翻译过来的资料,你可以复制搜索他们的俄文名访问他们的网站Аня Стасенко 和 Слава Леонтьев两位艺术家分别于1965年和1967年出生,教育程度:哈尔科夫美术学院(绘画系) ,哈尔科夫艺术与工业研究院(平面设计) ,涉猎平面设计、珠宝设计、陶瓷设计和工业设计等领域。他们的陶瓷小雕像从4厘米到40厘米不等,都是运用的传统陶瓷工艺,但设计的造型和色彩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和一些区域性元素,将不同风格的艺术糅合于方寸之中,从图片上看,图案主要采取手绘的方式。以上是我自己查阅和总结的资料,仅供参考

5,请问大家知道哪些关于文明的陶艺作品图片啊上传一些来

http://www.caan.cn/img/works/2008/07/12/17724_s.JPG

6,如何欣赏一个陶艺作品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古陶瓷鉴定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例如,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识甚至重量等方面入手,作出准确的判断。对初学者来说,如能潜心钻研,循序渐进,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观胎辨釉 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掌握好各朝陶瓷瓷胎、色釉的主要特点,是我们鉴别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的可靠的依据。 观察造型 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饭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一般人对它也许注意不多。其实,它的造型也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又如,我们常见的口小、肩丰、圈足的梅瓶,它也随着不同时代而变化。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好看。这时期的梅瓶,虽然丰肩,但肩的上部不是忽平就是下斜,下身又有所加粗,造型呆板,失去线条美。到清代后期,其造型更加呆板,更加粗糙,艺术欣赏价值也就更差了。笔筒是文房四宝之一。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重。到康熙年间,体形略为降低,这时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型,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但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不同的造型,打着鲜明的时代的印记。因此,认识、熟记各个时代器物的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拿起一把“鸡头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产物。说起“宫式碗”,则应该知道是明正德年间产品的一种造型。如果是“观音尊”、“棒槌瓶”、“花觚”、 “太白缸”、“柳叶瓶”等等,这些都应是清代康熙时期生产的器物。所以说,型制对古陶瓷鉴定是非常重要的 .辨别款识 从历代陶瓷的款识来判别 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铜器上铭纹和徽号已经盛行,但在陶器上有官方款的,可以肯定是在陕西咸阳出土的一件秦代陶器上的“王”字。前些时候,广州中山五路发掘一处秦汉遗址,曾发现有带“官”字的陶片;在三元里一个西汉初年墓中,也发现有“居室”款。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以官方有关。五代至北宋初,北方白瓷中常有“官”、“新官”的刻款;在宋代的瓷器中,也见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常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用瓷有关的记年款。明代开国至清代末,有500多年,换了27个皇帝。这个时期的瓷器,普遍书写皇帝的年号。对于这些年号,我们在鉴定时,可以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明清的款识最多,但伪款也特别多。所以,在鉴定时要多作比较,要注意每个朝代的字体、风格、每一笔划的特征,这样,才能准确的判断出真伪。明清的记年款有一定的规律性。绝大部分的记年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的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仅有“隆庆”一朝写“年造”而不写“年制”。明代最早写款从永乐开始,但它的款识也仅写“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大明永乐年制”、“永乐年制”从未有楷书款,若有则是假款。从明宣德至清康熙的年号款,都是六字楷书款。但雍正一朝楷、篆书款同时使用,有六字款、四字款(即“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时款识,篆书盛行,楷书渐少。嘉庆、道光两朝以篆书款为主。但由咸丰至宣统三年,这四朝又恢复了楷书写款,篆书款已不使用了。这是明清款识的规律性。例如,同治时的写款应是楷书,而我们鉴定时发现一件同治瓷器的写款是篆书,那就应该对这件作品的真伪多打几个问号了。鉴定古陶瓷,除了注意它的各朝写款的规律、风格和特征外,还要注意各朝写款的颜色。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呈色也就不一样。以青花料为例,明代至清代初期的青花款,在放大镜下可见其色下沉,周围有细小的均匀的小气泡,清代后期的仿制品则没有这种特征。上述这些是大家鉴定瓷器必须注意的

7,知道陶艺作品华夏图腾和金秋吗

不知道 图腾是华夏里城战时最重要的东西 哪个氏族在城战结束时还占着图腾 谁就是那个城的城主
only one

8,哪里有陶艺大师的陶艺作品可供鉴赏

我知道有一个百度空间上的叫“华夏珍陶阁”,上面有很多关于国家级和省级等众多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照片,主要以佛山为主。除了这个网站外我还知道有一个叫“中华陶”的网站,它上面的陶艺作品覆盖面相对比较广,而且除了供别人鉴赏外,你还可以进行订购。是一个集鉴赏、资讯和销售于一体的平台。

9,谁能找到 刑良坤 陶艺作品的图片

http://bbs.xm60.com/html/2005-11-22/1103015512.html这里!http://bbs.qyf.com.cn/dispbbs.asp?boardid=63&id=2657http://www.dssq.com.cn/8xingliangkun.htmhttp://www.xlk.net/好象就这些了,你自己再找找看.

10,寻找谢楚余陶大图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3&tn=baiduimagedetail&word=%D0%BB%B3%FE%D3%E0%CC%D5&in=1&cl=2&cm=1&sc=0&lm=-1&pn=0&rn=1打开有点慢,请耐心等一等就好了!http://byfiles.storage.msn.com/y1p3075eRBr4J--gMkbSXre8efi5Q6rZx87DTmhI2gSUIwfU3XrvkWWsAzgPHqGH_fkwSvs4dMAHUY
你自己去找谢楚余要一张不就完了嘛!他又住得不远,就在34栋!
《陶》,是谢楚余1997年初完成的一幅油画作品。《陶》的创作,缘于三个模特,一个青岛人,一个汕头人,一个混血儿。在谢楚余看来,这三种人“杂交”,最漂亮。《陶》一经问世,便以一种中西合璧的美打动世人。但是,它也成为中国油画史上被翻版盗印最多的一幅油画,盗版数不少于一百万次。这幅画总让我想起新古典主义最后的大师安格尔的《泉》。谢楚余的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将中国的题材与人物用西方古典绘画手法表达出来,既典雅高贵,又为大众喜闻乐见。
请你参考: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C%D5+%D0%BB%B3%FE%D3%E0&z=0

文章TAG:陶艺作品图片陶艺  作品  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