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治学和做人的国学名句

你好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杜工部集》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4、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 5、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 莎士比亚 6、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 罗曼·罗兰 7、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 奥斯特洛夫斯基 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10、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熹立业:1、必达宏标远,兼关不计程。——臧克家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灵。(在现在来说强调的是领导在团队中的核心作用。领导者管理有方,用人有道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能否与他人竞争的核心基础。)——刘禹锡4、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5、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 —— 海涅 6、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7、发射自己的光,但不要吹灭别人的灯。——牛根生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有关治学和做人的国学名句

2,国学经典语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 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 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 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 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 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 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国学经典语句

3,国学经典名句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国学经典名句

4,求国学经典语句出处翻译和得到的启示三句就够

1、尽信书,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尽心下》)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①,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②,取二三策③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④伐至不仁⑤,而何其血之流杵⑥也。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么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只取信二三册就罢了。仁者在天下是无敌的,凭借最仁慈的人(周武王)去讨伐最不仁慈的人(商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启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古往今来,人们关于书已不知有过多少礼赞。的确,书是我们人类拥有专利的恩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他们崇拜的神圣对象。但是,如果我们完全信书,唯书本是从,轻则使个人成为书呆子,重则形成所谓“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唯书”的作 风,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终于有人说了:“不唯书,不唯上。”于是我们也都可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2、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翻译生于忧患:在忧患中会使人受到激励而得以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在安逸享乐中会使人萎靡死亡。启示关心国家大事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3、上善若水”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启示学会“上善若水”的处事哲学 它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文章TAG:国学经典语录国学  国学经典  经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