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嘉业堂藏书楼的现状

南浔镇于1949年5月2日和平解放。大军南下时,周恩来同志十分关心浙江两大藏书楼(南浔的嘉业堂和 宁波的天一阁),曾要陈毅司令员派兵保护,不使损失。故解放军专门派一连战士驻守藏书楼,保护了这批珍贵书籍。1951年11月,刘承干写信浙江图书馆,“愿将书楼与四周空地并藏书,书版连同各项设备等,悉以捐献与贵馆永久保存”。当时由浙江图书馆和嘉兴地区图书馆派干部接收。接收时藏书有十一万册左右,杂志三千余册,红梨木书版三万余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给藏书楼带来了新生。浙江省人民政府1984年拨款二十二万元作了修葺。嘉业堂藏书楼房屋修缮一新,园林整治有序,大树参天,绿荷细柳,亭子出新,曲径通幽,人历其境,似处身世外,荣辱皆忘,心旷神怡。一些海内外名人学者大都慕名前来参观访问,这座藏书楼重又名噪于世。

嘉业堂藏书楼的现状

2,嘉业堂藏书楼的藏书规模

藏书楼鼎盛时期的藏书全部为五十几万卷,号称六十万卷,共十六、七万册,至1949年藏书仅存十万册左右。其中:宋、元两代精椠一百四十九部,其中完整的一百另六部;《永乐大典》珍贵孤本四十二巨册;《四库全书》(翁覃溪手纂)原稿一百五十册。刘承干还特别注重明清两朝的诗文集,有明代椠本二千种,清代椠本五千种,还有抄本近二千种。此外,尚有全国地方志,从州志、郡志、府志、县志、镇志共收有一千二百余种,三万三千三百八十卷,其中海内秘本有六十二种。藏书数量之巨大,使不少藏书家亦瞠乎其后。最著名的是《清实录》和《清史列传》两部书的底稿,均在北京国史馆内,社会上已经绝迹,为刘氏出资二、三万元派专人花数年时间,把这两部书全部抄回来。藏书楼不仅藏书,还聘请专家刻印书,用的是红梨木书版,共有三、四万块。刻印书有《嘉业堂丛书》、《求恕斋丛书》、《吴兴丛书》、《留馀草堂丛书》、《希古楼金 石丛书》以及《景宋四史》、《旧五代史注》、《晋书?注》、《章氏遗书》、《北琼室金石补正》等,共二百几十种,约三千卷。刘承干还刻印了不少清朝禁书,有屈大均的《安龙逸史》、《翁山文外》,蔡显的《闲渔闲闲录》,李清的《三恒笔记》等。

嘉业堂藏书楼的藏书规模

3,盘点中国四大藏书楼古人智慧的汇集之处你知道吗

中国的藏书起源很早,大约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朝设“史”这一官吏,专门掌管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汉代设立国家藏书馆,其中有专门抄写书籍的人员,并定出标准本。汉朝的兰台、石室、麒麟阁都是藏书的地方。其后官私藏书籍有了更大的规模,藏书楼也越来越多。几千年来,藏书楼在保存文化遗产、开发文献、总结藏书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历史的贡献。现存古代四大藏书楼为天一阁、皕宋楼、嘉业堂、文渊阁。天一阁是明代私家藏书楼,誉为中国藏书“第一楼”,位于宁波城月湖之滨由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创建,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阁名取义。于汉郑玄的《易经》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表“以水制水”之意。天一阁原有藏书7万余卷,藏书的一大特色主要为宋元以来刊本、稿本、抄本,而以明刻本为主,其中明代的地方志书、政书、诗文集等为多。后历经沧桑,藏书散失很多,至清嘉庆十三年(1808),天一阁藏书实存5.3万余卷,4094部。鸦片战争时,天一阁藏书被英国侵略者掠去《大明一统志》等数十种。咸丰年间又遭盗窃,至1940年,天一阁藏书仅存13038卷,1591部。加上清代范氏子孙添藏和范氏家著,总数不过24752卷,1854部,只及范钦当年所藏的三分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多方征集了许多原天一阁的藏书和其他重要善本图书,现天一阁藏书达30万卷,其中善本图书8万余卷。2003年中国和匈牙利联合发行的《图书艺术》邮票中,中方选用的图案是《十竹斋书画谱》和天一阁藏书楼。皕宋楼皕宋楼是我国近代社会比较著名的藏书楼,由浙江陆心源创建。陆心源喜好文化事业,爱购书藏书,共建藏书处三所,总藏书量达15万卷,号称当时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皕宋楼藏书丰富完整,内容涵盖经、史、子、集。宋楼藏书为天一阁的两倍,其中宋、元刻本多达600条种。这些书分藏三个地方:一是皕宋楼,专藏宋元刊本、名人手钞手校秘本。所藏之书最引人注目的是近两百部的宋版书,所以取名“皕宋楼”,“皕”即两百的意思。嘉业堂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因末代皇帝溥仪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和赏赐“抗心希古”匾额而得名。1920~1924年,由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创建。嘉业堂藏书楼有中国经典的楼台亭阁轩,典型又精致的江南园林风格,藏书楼四面环水,以一衣带水替代围墙,使书楼建筑、花园景观与四周村野风光浑然一体。嘉业藏书楼藏书有两大特点:一是不专重于宋元刊本,更着眼于明清两代;二是广收地方志1200多种,3380卷,其中可称“海内秘藏”的珍本,就有62种。全盛时期,藏有古籍57万余卷,18万余册。尤以收藏地方志最多最全面而著称于世。文渊阁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清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1774~1776)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为藏巨典《四库全书》,清朝共建有七座楼阁储存,以文渊阁最为壮观,位列七阁之首。阁为三层楼房,依浙江宁波天一阁规制,外观若二重,阁前有池,引御河水,楼外有直房,阁内上下全部存放书籍,全阁有103架,共6144函,36275册。文渊阁设阁领阁事总管全阁事务,又设文渊阁直阁事,具体负责阁内图书管理事务。文渊阁的《四库全书》于1948年年底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现藏在台北“故官博物院”。另外,故宫文渊阁还存放过康煕时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大量的古代文化典籍,至今仍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盘点中国四大藏书楼古人智慧的汇集之处你知道吗


文章TAG:嘉业堂藏书楼嘉业堂  藏书  藏书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