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史书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没有“借”荆州,更不用“还”荆州什么是“借”,“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大家熟悉的歇后语,不过说起来刘备肯定觉得很冤枉,因为他从来没有借过整个荆州,实际上当时荆州被曹、刘、孙三家分割,各占了一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一句民间歇后语,来源是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
1、民间传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是真的吗?真相是什么?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一句民间歇后语,来源是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但“借荆州”的说法多是来自于民间传奇故事以及正史中孙权一方的说法,实际上蜀汉并没有承认,这一事件的关键就在于,刘备得到荆州到底是不是“借”的。刘备没有“借”荆州,更不用“还”荆州什么是“借”?将所拥有之物暂时给予他人,这才是“借”,孙权一方其实并没有荆州的所有权,那么何谈“借”呢?我们来看荆州的归属问题,
在最初,荆州是归刘表所有,也是汉室宗亲,和孙权一方非但没有友好交往,反而有着杀父之仇。相反,刘备曾经投奔过刘表,为刘表守御疆土,名义上二者是兄弟,实际上双方为君臣,刘备的势力也是在这一时间得到了极大发展,形成了其称霸路上的班底,诸葛亮、马良等人都是在此时收于麾下。后来,刘表逝世,没有将荆州交给长子刘琦,反而是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之主,
曹操南征,刘琮等人一时害怕,就以荆州为资本,投降了曹操,一班文臣武将也都成为了曹操手下的人才,比如中了反间计而被杀的水军首领蔡冒等人。这时候荆州的归属在名义上是属于曹操的,和孙权没有关系,而刘备等人自然不会降曹,于是拥立了刘表长子刘琦,在荆州的地方与曹操作战,最终大败,不得不逃向东吴,寻求联盟。刘备与刘琦名义上是叔侄,荆州在孙刘双方看来,名义上是属于刘琦的,但实际上能做主的是刘备,但有趣的是,地盘却在曹操手中,
从这层关系来说,只有刘备等人来东吴结盟,荆州和东吴没有任何的关系。真正出现问题的是赤壁之战以后,荆州七郡(或为八郡、九郡)被曹、孙、刘三家瓜分,曹操北还,但依然手握襄阳、南阳,孙权只取得了南郡的一部分;南郡剩下的一部分以及零陵、桂阳、长沙、武陵都落入了刘备的手中,再加上其原本的势力江夏,可以说荆州大部分城池都是属于刘备势力的。
有鉴于此,孙权曾经借过小部分的南郡给刘备,使得其城池完整,但这背后另有目的:首先,曹操虽然兵败,但并不是孙刘任何一方可以抵抗的,孙刘联盟还必须保持住,暂时不能散伙;其次,孙权一方害怕曹操嫉恨,想让刘备在前方顶住曹操的报复,所以才将南郡交于他守御;最后,也是最实际的原因,荆州百姓不认可孙权,而刘备在此地的威望极高,只能他来治理,
所以,从这里能理出事件的始末:从东吴的角度来说,孙权没有“借”荆州,最多最多就是借了一小块“南郡”给刘备,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治理的原因,那么这块南郡算不算得上东吴的地盘,还是两说。从刘备的角度来看,他没有向孙权“借”荆州,荆州本来就是刘备等人拥有的地盘,此次不过是重新拿回罢了,退一步讲,曹操是名义上还是大汉丞相,刘备是汉室宗亲,他们占据荆州都有道理可说,孙权不过一军阀,拿什么来“借”荆州?在大义上这也说不通。
只不过因为孙刘联盟的需要,孙权不想散伙,刘备不敢散伙,所以一方说“借”,另一方也就打个哈哈,不承认“借”,也不承认“没借”,这才出现了历史上“借荆州”这一段公案,那么,东吴一方为何一直要强调“借荆州”呢?这要从孙吴一方为自己定下的战略规划说起。“荆州”对孙吴来说,是必须要取得的地盘刘备一方有《隆中对》,诸葛亮曾经这样给刘备规划: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也就是说,荆州实际上是蜀汉政权的发力点,一切都要从占据荆州开始,这也从后续的历史走向里得以证实,
但相对于这个故事,其实孙权一方更早地便提出了“三分天下”说。《隆中对》最迟发生在208年春,但早在公元200年,鲁肃就向孙权提出过类似的意见,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文章TAG:荆州 一有 刘备 民间 怎么借荆州一有借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