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检察院提起刑事抗诉依据哪个法条

刑事诉讼法
你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06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抗诉期满后3日内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由此可知,应当由第一审法院刑庭的工作人员交嫌疑人签字。

检察院提起刑事抗诉依据哪个法条

2,简述刑事抗诉的特征

1.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2. 刑事抗诉具有权威性与全面性的特征。
简单归纳一下,刑事抗诉具有权威性与全面性。刑事抗诉的权威性,表现为: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法院必须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刑事抗诉的全面性,表现为:检察机关既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也可依二审程序提起抗诉。仅供参考。

简述刑事抗诉的特征

3,刑事诉讼中上诉和抗诉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刑事诉讼中上诉和抗诉的区别: 1、理由不同。 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上诉。 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 2、提起方式不同。 上诉的方式,既可以采用书状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抗诉的方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应当提交抗诉书。 3、上诉、抗诉的途径不同。 上诉的途径:提出上诉既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抗诉的途径:提出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检查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

刑事诉讼中上诉和抗诉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4,刑诉中如何提抗诉

《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根据上述规定,请求抗诉权是被害人的法定权利,请求的对象是检察院。 申诉权是针对生效裁判所行使的诉讼权利。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引起的原因都是不服判决。两者的不同是:1、行使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请求抗诉权的主体只有公诉案件的被害人,申诉权的主体,不仅有被害人,还包括的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2、行使权利的对象不同。请求抗诉权的对象是一审未生效判决,申诉权的对象是生效裁判。3、行使权利的途径不同。请求抗诉只能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可以向法院提出,也可以向检察院提出。

5,基层法院审判的刑事案件假如产生抗诉的案件检察院是如何抗诉的

检察院的抗诉程序一般是这个样子:提出抗诉的时间是,刑事案件是在上诉期(十天)之内,民事案件是在判决生效之后。比方说基层检察院认为对基层法院的判决应当提出抗诉,会形成材料,上报到市检察院,市检审查后认为应当提出抗诉,会制作抗诉书,加盖市检察院的公章,向基层法院的上级,即中级法院提出抗诉。抗诉书递交后,刑事案件会在中院二审。民事案件的话,中级法院会做出裁定,裁定原审民事判决中止执行,依法再审,或者指令原审法院再审,加盖中院公章,署中院院长之名。刑事案件抗诉,市检一般会派员直接出庭支持抗诉。民事案件中,中院指令基层法院再审的,市检一般不派人,指令基层检察院派员出庭,原审原被告都到庭参加诉讼,但是检察院的作用只是宣读抗诉书,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均不得向检察官提问。
没有具体的法律对其进行规定,这是每个法院自行进行的职能划分。 划分的标准可以为:第一审刑事案件,第二审刑事案件,一般刑事案件,经济类刑事案件,未成年人犯罪类刑事案件等等。
公诉公诉案件的抗诉,由检察院提出,被害人没有权力提出,被害人只能向检察院提出意见,是否接受是另一回事。自诉案件被害人自己提出抗诉

文章TAG:刑事抗诉刑事  抗诉  检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