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可以看到,守荆州的人马,是多么的强壮。无论如何,让诸葛亮离开荆州是对的,去他的隆中对,刘备的霸业,没有荆州作为跳板,是根本建立不起来的,整个荆州,得到最大一块肥肉的是刘备,关羽在荆州战败的消息,要传到刘备的大本营西川,由于路途较为遥远,而且许多地方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传递消息的人需要骑着战马翻山越岭将荆州危急的消息送达刘备手中,确实颇费时间。
1、三国时期荆州被东吴夺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山雅舍,畅谈历史。前言作为古之名将,忠义表率,关羽失荆州一事,常令人扼腕痛惜,难以释怀,原本在大好的局势下,东吴却背后捅刀,以致于关羽功败垂成,蜀汉损将失地。那么关羽为何没有防备东吴?作为沙场宿将,他难道不知道出征在外必须要稳固后方吗?△关羽襄樊之战的背景形势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前,割据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刘备占据汉中并在汉中称王,而后曹操不甘失败,提大军再度来战,
当时关羽已被封为前将军,假节,全权统管荆州事。这个假节就是授予将官天子符节的意思,有了天子符节,将军就可以独自决策军事,便宜行事,以免需要事前请示而贻误战机,那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封五虎将后,眼看着入川众将皆创下不少功绩,关羽内心骄傲,不甘落后于人,便也想建功立威;二是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对峙,关羽发兵襄樊能够与刘备的汉中蜀军遥相呼应,起到牵制魏军的作用。
所以其实从关羽发动战争的逻辑来看其实是无可厚非的,△水淹七军那最后荆州为何会被东吴夺取呢?@清山雅舍认为原因主要有二:1、关羽见好不收这一点@清山雅舍觉得是最遗憾的,关羽在襄樊之战其实本可以见好就收的。但是关羽为人骄傲,可以推知他的内心是想竟全功,打下樊城的,但是偏偏在满宠的劝阻下,曹仁硬是把樊城守了下来,以致于关羽大军在城下耽搁日久,从而给东吴留下了充足的偷袭准备时间。
如果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于7月份撤军返回,那么东吴就没有偷袭的机会,毕竟在正史上,东吴是在11月才发动偷袭的,之前足足有2~3个月的准备时间。此事让人大感惋惜的同时,也警示带兵之人一个道理,那就是将帅领军作战一定不要冲动上头,时刻保持冷静谨慎,做出最理智的选择是一位优秀将军的必备标准,2、错判形势,小看他人这第二点就更加令人感到无奈了,因为第二点原因是关羽本人性格造成的,而偏偏性格的问题很难得以纠正。
关羽这个人敏下而傲上,就是说他对士卒百姓是非常亲切有礼的,但是对于士人和官员则显得很傲慢,△关羽他在失荆州这一事上,小看了所有人:他小看了孙权,没想到孙权在同盟的情况下会跟他直接翻脸;他小看了吕蒙,没想到东吴的精兵干将们能够策划一场如此漂亮的偷袭;他更小看了糜芳和傅士仁,他本以为自己是荆州大将便可以对这两人随意辱骂,殊不知这两人竟直接投降了东吴,狠狠地坑了他一回。
但凡关羽没能够正视其中任何一人,可能历史的轨迹就会得以改变——如果他能正视孙权,那么他就会在后方留下足够的防备,甚至是能够提前撤军;如果他能正视吕蒙,那么他就不会自信地撤回江陵,认为可以重夺失地,如果他能正视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人就会死守公安和江陵,也不至于让关羽连撤军的时间都没有。结语综上所述,@清山雅舍认为荆州之所以会被东吴夺走,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主帅关羽身上,
2、三国时期如果让赵云守荆州,会是怎样的结局?
赵云肯定可以守住。并不是说赵云的军事才能和武艺要高于关羽,而是说,如果赵云驻守荆州,孙吴方面就没有袭取荆州的机会,其实,荆州之失,从最根本上找原因,还得怪刘备。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曹刘孙三大集团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情,刘备收得益州后,继续扩张,北进汉中。阵斩曹军重将夏侯渊,张郃临危被推举为主帅,严防死守,双方僵持,
曹操率主力来援,双方激战。经过数月的激烈格杀,刘备集团取得了胜利,曹操率主力撤退,刘备将汉中地区纳入囊中,取得汉中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将防御重任交给了后起之秀魏延,回到成都,但是,对于刘备来说,汉中地区从此就高枕无忧了吗?当然不是,曹操并没有走远,他还在长安呢,而前期的战斗给刘备集团造成的消耗是惊人的巨大,“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后方的诸葛亮绞尽脑汁,尽一切努力为刘备的战斗提供了有效的后勤支援。
文章TAG:荆州 三国 时期 赵云 失守 三国时期荆州是怎么失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