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长安丶洛阳都是历代皇朝定都的上上之选,一方面是这两座皇城位于华夏大地的中部,兼顾东西南北,另一方面是关中平原、河洛地区,物产丰饶。洛阳在我国历史发展史上有过太多的故事,总之,洛阳的荣华与兴衰折射出了整个中国朝代的兴衰更替,它承载了太多太多怀着对历史名城的敬仰,我曾有幸去过几次洛阳,感觉洛阳这个城市不仅古朴大气,而且还有几许灵气。
1、历史上洛阳没落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的长安丶洛阳都是历代皇朝定都的上上之选,一方面是这两座皇城位于华夏大地的中部,兼顾东西南北,另一方面是关中平原、河洛地区,物产丰饶。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华夏人口逐渐增多,到两汉时期,全国人口已突破五千万,这也就意味着长安丶洛阳,若要成为帝都就必须扩大到空前的规模,也要承载更多的人口,这样就超出了长安与洛阳的承载能力,
据说盛唐时期长安、洛阳的人口都超过了百万,须要明了,古代百万人口的大城占地面积比今天要大得多,据考古发现,盛唐时期的长安面积要比今天的西安市的占地面积还要大不少。由此可见食粮供应将极为紧张,而当时天下物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南方物产要运往洛阳、长安,因路途遥远,所以成本极高。据说隋朝隋文帝时期,长安就发生过粮荒,而南来的粮食运到洛阳后,再前往关中,就还需要一大笔开支,
为了节约开支,隋文帝也只好率领大臣及家属前往洛阳去吃饭,史称“天子就食”。隋炀帝为了解决关中、洛阳的物质供应危机,于是开凿了从洛阳到南方的运河,这充分显示了隋炀帝的远见卓识,只可惜后来的统治者将隋炀帝修运河当成了暴政的反面教材,导致运河被荒废了。因此自宋朝开始长安和洛阳,就失去了作为帝都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华夏经济重心南移,另一方面是长安丶洛阳的南向交通不方便,不利于朝廷对南方的掌控,也不利于南方的物产供应帝都。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代人杰,他显然看出了华夏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于是在隋朝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京杭大运河,水运的运输量大和成本最低。这样就使得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重心,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从此南方的货物都可以从长江经京杭运河前往北京,这样以来,北京就可以支撑比洛阳丶长安更大的政经规模,同时也更便于朝廷掌控南方。
2、历史上建都洛阳的朝代的和平时期加起来只有百余年,是为什么?
洛阳是华夏民族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有一千五百年以上建都历史时间并不短,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几个朝代都曾在此建都,洛阳被称作神都。其中后梁(907一923)国祚17年,后唐(923一936)国祚14年,后晋(936一947)国祚12年,在古代洛阳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交通也特别便利特别是大运河修通之后水陆和陆路交通特别方便,中央政令容易下传,物资流通方便,这是洛阳的优势,和平时期商贾云集城市规模宏大,但是洛阳地区一马平川难守易攻,在战乱年代叛军也容易从水陆和陆路攻击洛阳。五代时期战乱不断后梁朱温死后子孙无力阻挡后唐李纯勖攻击17年亡国,同样后唐在契丹铁蹄下灭亡,后晋亦如此。
历史上,河南洛阳名人不少,介绍从洛阳走出的4位开国少将和2位开国大校,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赵章成(1905—1969),河南省洛阳市人。1931年入党,开国少将,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营长,第129师司令部炮兵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炮兵主任,炮兵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炮兵3师师长,特种兵纵队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炮兵第三训练基地司令员,炮兵14师师长,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第二司令员,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王学武(1916—1984),河南省洛阳市人,1937年入党,开国少将,抗战时期,1938年5月参加新四军。曾任河南自卫军大队教导员,第1支队政治处主任,新四军游击支队第2总队政治部主任,淮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4师12旅政治部主任多种。
文章TAG:洛阳 没落 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