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此如江浙人当官众多,同乡官员之间是可以用家乡话交流的。官话的作用类似今天的普通话,就是让全国的人能够互相交流,当然由于传播方式以及教育水平的限制,官话在职能行使上是远远不如普通话的,基本上只局限于上层阶级和士大夫,而这些人,都是识字的,管理他们的人,其职位被称为“主客”。
1、古代没有普通话,南方人和北方人怎么交流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主要是两种方法:第一,官话,朝廷使用的汉语在周朝称“雅言”,至少明清时已称“官话”,1909年则定称“国语”,1956年中国大陆开始称“普通话”,台湾则继续惯称“国语”。简而言之,这就是古代的普通话,汉代的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正音”、“雅言”,也称“通语”,
唐朝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音。宋代国语称“正音”、“雅音”,仍以洛阳读书音为标准,只有元代,法定蒙古语为国语(主要为蒙古族使用))。然而由于汉人占大多数,所以元代仍然有汉化官话,还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汴洛音,明朝及清朝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一直是以南京官话为基础。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国语的地位,
在当时,朝廷的官吏大多会一些官话,基本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普通老百姓会的不多,但比如开酒馆的,开客栈的,做生意的,搞运输的等等基本都会一些,所以,南方人如果去北方,只要他会一些官话,基本的衣食住行沟通没有太大问题。如果都是通过科举考上的官员,说官话是不成问题的,有的还能说得很好,第二,写字。中国文字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保证了中国的完整和统一,
2、在古代,外国人是怎样跟中国人交流的?
确实,谈丝绸之路,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汉代,虽然因为学者们地考证,其历史逐渐可上溯到秦代甚至是战国时期。但无论何时,“外语”都必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沟通障碍,在汉代,中国的使馆区叫“藁街”,为汉武帝所设立。至明代为止,还有“竿俺答之首于藁街,以示天下万世”这样的使用(见《明史·杨继盛传》),在这一时期里,明代常见翻译有两类,译字生和通事。
而管理他们的人,其职位被称为“主客”,这个主客如果上溯到汉代叫“客曹”,起于汉成帝,再早时如武帝称大鸿胪,景帝称大行令,而在秦时则称分典客、典属国。在《后汉书》中的介绍是,客曹主管外国夷狄之事,后来又分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又有左右丞辅之。这个客曹的职责、管辖以及下属的人数,基本与秦时典客一致,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对“典客、典属国”有详细记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王莽改大鸿胪曰典乐。初,置郡国邸属少府,中属中尉,后属大鸿胪,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可以看到,在秦汉时,涉及具体的交流工作,有“行人、译官、九译”这三种官职。其中行人这个职务古已有之,《周礼·秋官司寇》中是这样介绍的: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而在周代,负责外交事务者被称为“象胥”,其职责是“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
”至于九译令与译官,这倒是需要说明的。在汉代有很多书提到“越裳氏重九译而来”,简而言之就是越南人通过九重翻译拜见了周成王,九译令或因此得名,而《后汉书》中,虽然提到汉宣帝时周堪曾为译官令,但此后于《班彪列传》中又提到“今乌桓就阙,稽首译官”,后世也有言“秋官象胥郑注译官,则翻译有自来矣。”(见《盛世危言·西学》)这里提到的“自来”大抵只是依赖于诸夷入驻,而后再被动学习,
对比明清两代也确实如此。比如明代《全辽书》中提到的“按辽东例有朝鲜女直通事送四夷馆以次铨补鸿胪官”,又或是清代有酋长曰金美金那者,自来于檀香山(夏威夷、火奴鲁鲁)的某岛(见《皇朝经世文》),因此译官更可能是一些精通语言的边民、少数民族或是外国人,并且像汉代张骞的“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能看出,他对语言的掌握,得益于实际日常生活交流。
文章TAG:交流 南方人 广东 北方 古代 古代广东人怎么和北京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