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斑蛰是什么中药 有别名吗

是豆象科斑蝥的虫体,没有别名。
斑蝥,有剧毒,0.1克可致中毒
动物类中药,没有别名,有毒的,使用注意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斑蛰是什么中药 有别名吗

2,斑螯是何物

斑螯,别名“斑猫”,“龙蚝”,“地胆”,属鞘翅目芫青科斑螯属,是最毒的甲虫.全世界约有斑螯2300多种,我国则有29种.斑螯全身披黑色绒毛,翅细长椭圆形,质地柔软,体长为11—30毫米,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中央前后个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具有黑色长绒毛,危害大豆,花生,茄子等作物. 查看原帖>>
你好,应该是中药材.

斑螯是何物

3,斑蝥是什么

放屁的臭虫
斑蝥 (《本经》) 【异名】斑猫,龙尾(《本经》),螌蝥(《说文》),斑蚝、龙蚝、斑菌、晏青(《吴普本草》),龙苗(《药性沦》),羊米虫(《陆川本草》),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中药志》),花罗虫(《广东中药》),章瓦(《吉林中草药》)。 】①南方大斑蝥,又名:大斑蝥。 体长15~30毫米,底色黑色,被黑绒毛。 头部圆三角形,具粗密刻点,额中央有一条光滑纵纹。 复眼大,略呈肾脏形。 触角1对,线状,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棒状,末节基部狭于前节。 前胸长稍大于阔,前端狭于后端;前胸背板密被刻点,中央具一条光滑纵纹,后缘前面中央有一凹陷,后缘稍向上翻,波曲形。 小楯片长形,末端圆钝。 鞘翅端部阔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各有2个大黄斑,个别个体中斑点缩小;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密生绒毛,黄色部分刻点及绒毛较疏。 鞘翅下为1对透明的膜质翅,带褐色。 足3对,有黑色长绒毛,前足和中足跗节均为5节;后足的跗节则为4节,跗节先端有2爪;足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接触皮肤,能起水泡。 腹面亦具黑色长绒毛。 具复变态,幼虫共6龄,以假蛹越冬。 成虫4~5月开始为害,7~9月为害最烈,多群集取食大豆之花、叶,花生、茄子叶片及棉花的芽、叶、花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②黄黑小斑蝥,又名:黄斑芫青。 外形与上种极相近,体小型,长10~15毫米。 触角末节基部与前节等阔。 生活习性及分布同上种。

斑蝥是什么

4,急需有关斑蜇一种昆虫的详细资料

你说的应该是斑蝥吧!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 M.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 【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产地分布】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药材特征】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一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黄色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化学成分】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Caantharidin)1~1.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 0.97~1.3%。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症积,经闭等。本品丰散而入血分,能破血瘀,消症散结,通经。治经闭不适《济阴纲目》以本品配桃仁、大黄用之。近代用治多种癌肿,尤以肝癌为优,可以斑蝥1~3只放入鸡蛋内煮食,若以斑螯素片内服更佳,(每次0.25~0.5mg)能使症状改善,部分病例瘤体缩小。 2.用于痈疽恶疮,顽癣,等。本品为辛散有毒之品,能以毒攻毒,消肿散结。治痈疽肿硬不破,《仁斋直指方》用本品研末,和蒜捣膏贴之,可攻毒拔脓;治顽癣,《外台》以本品微炒研末,蜜调敷,近代有以本品配甘遂研末,醋调外搽治牛皮癣者;治瘰疬瘘疮,配白矾、白砒、青黛等,研末外掺,如《证治准绳》生肌干脓散。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0.03~0.08g;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以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及孕妇忌服。外用可刺激皮肤发红发泡,甚至腐烂,不宜大面积使用。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尿血及肾功能损害。
治疗脉泻用的
斑蜇加工;先察看斑蜇的优劣,然后加工去毒,使之药性柔和,方能启动疾病。斑蜇之优者,色红花白,产自刺丛中,干旱秋季扑杀者为佳品。而体色黄色,产自青篙丛中,秋后雨季采集者为劣品。斑蜇之毒在硬壳下白色膜翅面上,必须拔去,但斑蜇之足必须齐全,否则影响疗效。炮制参见药物本。常与水甲虫或蝗虫头配伍。

文章TAG:斑蛰  是什么  什么  中药  斑蝉  有别名吗  
下一篇